学术研究

王国维纪念碑铭

时间:2018-04-12 浏览:597

image.pngblob.png 推荐者 blob.png

  彭 林

  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校客座教授,《中国经学》主编。长年从事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研究。主讲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古文字学、《四书》讲论、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等课程。曾获清华大学首届“十佳教师”、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特别奖、北京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blob.png 推荐缘由 blob.png

  坐落在清华园内的王国维先生纪念牌,是三位学术大师合作的结晶:梁思成先生设计碑式,陈寅恪先生撰写碑文,马衡先生题写篆额,人称“三绝碑”。

  王国维,字静安,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中国近代学术的开创者,20世纪独步史坛的巨擘,其学淹博,几无涯略。举凡甲骨金文、钟鼎彝器、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流沙坠简、敦煌写经、西北史地、宋元戏曲、版本目录、典籍校勘等领域,无不卓有建树。其所创立的以“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堪称史学研究之革命。1927年,王静安先生自沉于昆明湖。两年后,清华同人仍追思不已,决定为之立碑,以志纪念。士人读书治学以发扬真理为标准,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尤为关键。这也正是王国维学术思想里蕴含的最高贵的财富。追寻民国时期大师辈出、大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那一代学人“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的学术追求精神更值得今人深思和借鉴。


blob.png 经典原文 blob.png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 ① 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 ② 曰:“宜铭之贞珉 ③ ,以昭示于无竟 ④ 。”因以刻石之辞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 ⑤ 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 ⑥ 而永光。


【注释】

  ① 煦育:教诲、熏陶。

  ② 佥:众人,大家。

  ③ 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

  ④ 无竟:没有穷尽;没有边际。

  ⑤ 真宰:宇宙的主宰。

  ⑥ 三光:日、月、星。


【译文】

  王国维先生自沉昆明湖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同人都不能停止对先生的怀念。他的弟子受先生的教诲、熏陶多年,特别想做些事情来永远地纪念他。大家说:“应当铭刻石碑,来昭示无尽的思念。”于是把写碑文的任务交给寅恪,屡次推辞没有得到应允,现在我恭敬地概括先生的志向事业来告诉天下及后世之人。其词曰:

  知识分子读书治学,以脱离世俗羁绊,发扬真理为宗旨。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这是古今仁人圣贤不惜生命以追求的共同的精深微妙的义理,哪里是庸常鄙陋的人能够看到的。先生凭借一死显现他的独立自由的意志,不是俗论所说的在于个人的恩怨、某一王朝的兴亡。呜呼!树立这块石碑在校园,以表达哀思而不忘先生。显扬哲人的奇特节操,诉说宇宙的主宰于茫茫后世。未来的世界是不能够预知的,先生的学术文章从未来看或许并非全是真理。先生的学说,或许也有可商榷的地方。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经千万年不变,和天地同存,与日月星辰一样永远闪耀光芒。


blob.png 一句话阅读 blob.png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春秋)孟子




责任编辑:木之子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