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马楠:谈孟子的论说艺术对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启示

时间:2018-01-24 浏览:3055

一、学习孟子文章整体思路的清晰

(一)递进式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全文属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递进式论证思路。

(二)推论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论点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推论过渡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推论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总结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点示全文内容的核心词——“和”“道”;二者之间构成因果关系。全文的两大核心话题——军事,国事;隐含话题——天下事。

  文章结构层层深入,由军事,上升到政事,皆重在“道”之一字,进而言之,天下事皆需重“道”,只有重“道”才有“人和”,进而天下大治。

二、学习孟子文章论证的充分严密

(一)学习孟子文章举例论证的广泛性、代表性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孟子所举例子中人物出身不同,地位不同,经历磨难不同,这样就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提出仁政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由基本生活方面到教化方面,层次清晰,论说严密。还有上一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所举事例分为林业、农业、渔牧业,面广,说服力强。

(二)学习孟子文章比喻论证的形象性,独特性

  “孟子长于譬喻”,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未免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子》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再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这种简短浅近的比喻,在《孟子》中大量运用。此外,《孟子》中也有少数就近取譬,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离娄下》),人物毕肖,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成功地以齐人言行譬喻官场中那般钻营富贵利达之徒,讽刺他们的卑鄙无耻,揭露他们灵魂的丑恶。

(三)学习孟子文章对比论证的鲜明性、现实性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结尾孟子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鲜明的对比呈现残酷的现实。面对同一个猎苑,齐宣王嫌太小,而老百姓嫌太大,原因何在?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七十里,可是老百姓可以进去砍柴,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这不是设下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了吗?君王不同做法,人民就有不同的认识,即使面对同一个苑囿。对比让现实更有说服力,突出强调自己要说明的道理,同时寓启发在其中。

三、学习孟子文章充沛的气势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养气”是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说大人,则藐之”(《尽心下》),在精神上首先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写起文章来,自然就情感激越,辞锋犀利,气势磅礴。正如苏辙所说:“今观其文章,宽厚弘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上枢密韩太尉书》)气盛言宜,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那么对于学生的启示是文如其人,人正,有“浩然之气”才能写出充溢阳光,正直,昂扬的文章。

  《孟子》中的排比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孟子擅长论辩的言语风格,《孟子》中的排比问蕴涵了《孟子》的言辩智慧。

  首先排比往往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所组成的句子序列,这种句子序列必然不是孤立的“光杆”句子,其自身即可形成一定的语境;第二,排比问既然是问句的排列,则势必存在或蕴涵了一定的答句,这样,排比问就一定会引出或自身蕴涵其他的句子,从而形成句子系列,形成特定的上下文语境。

  《粱惠王上》中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蔗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以问开始,以问结束。有助于激发或引发接受者的思考,且多主体的问句,在结构形式上形成并列,而又是在语义上形成一定的层递。这些都使得排比问在形成语境时更便于人们认知。

  “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反诘本是语气较强的一类句子,而三个反诘问并用则更突出强化了语气,这种情形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孟子擅辩的言语风格。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的,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这恰恰是学生议论文写作追求的风格。有正直的人品,有清晰的思路,有严密的论证,同时有晓畅语言,那么我们学生的议论文自然日臻完善了,向理想的路上行进吧。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