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陆云泉 :师道尊严与专业发展——在敬德书院2016年秋季论坛上的讲话

时间:2017-12-19 浏览:633

    师道尊严与教师发展的话题,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话题。师道尊严出自《礼记·学记》篇,“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师严道尊,只有老师受到尊重,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十二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总书记的讲话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重视以及对教师心灵幸福的关注。

    不可否认,因师生关系恶化而导致的教师受辱事件频见报端,我们慨叹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当代社会不复存在之余,更要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韩愈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中国的传统社会之所以尊师重道,是因为师代表了道的存在,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师道尊严的前提是“师”与“道”的合一,教师本身应该代表和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理想信念,儒家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教育的文化传承上升到了道统的地位。而我们现在,教师自身究竟是不是心怀大道还难以确认。所授之业,我们更多是注重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解之惑,也是更多关注学习,而忽略身心成长的心理生理生活之惑。探究教育,就要回到原点。教育的本质或者说核心就是塑造或者说重建学生的生命核心价值,包括自由、幸福、安宁。我们不必过多指责大的社会氛围的价值多元甚至混乱,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否在新的时代真正实现了传道授业解惑,从而获得了师道尊严。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学者研究指出大概包括三方面,一是作为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二是学科教学知识,也就是说用学科知识去教育学生促进他的学习。三是专业活动,也就是要学会处理专业伦理关系,即师生、老师和家长和社会的关系。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谓人师,就是德行、才识都卓越者,可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要做这样的人师。

    作为教师,专业知识必须扎实且不断学习提升,那么所提供给学生的就不只是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知识,而是传授给学生科学客观的知识与理论,进而为他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与能力。如此,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教师要用理性的现代教育理念来实施课程,学习而不是盲从,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理性的教育是“告知而不是灌输,是疏导而不是强制,是提醒而不是管教,是互动而不是被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育,才能以知识的学习赢得学生的尊重。真正的教育就是面对特定的对象用恰当的方法恰当的内容在恰当的教育时机进行恰当开发的系统工程。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发掘学生天然的创造潜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保有天然的求真向善的本能。

    总之,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维持管理、保障自身的教育教学的平稳和高效,教师的德行修养、境界提升、精神塑造同样是教师应有的人生追求。教师需要内在的主体性发展,在注重自身专业化进程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视野的拓展、情怀的追求、公共教育理念的树立。让自己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者,还是公共性的社会良知者以及转化性的实践者,这样才是传承师道,才能获得尊重,恢复师道尊严。

                            




   (编辑:宋俊玲)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