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楼宇烈:传统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步骤和教育思想

时间:2017-12-19 浏览:676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观今以鉴古”,就是我们要看今天,最好拿古代作为一面镜子来照一照。大家都感觉到当代教育里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无论教育理念,教育步骤,还是教育方法都有相当多的问题。怎么样来改进?我想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间,特别是儒学中间,大家可以寻找到很多对今天有启发意义,有借鉴意义,有指导意义的理念、步骤和方法。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最注重教育。在《礼记·学记》里面一开始就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建设国家管理民众,教育是第一位的。教育对个人来讲是立德树人,对整个社会来讲是化民成俗。所以一个人的德行确立,修养和人格提升跟教育分不开。社会的风气习俗的形成,也跟教育分不开。只有每个社会的成员,都能够在德行上面树立起来,整个社会的习俗是良好的,这个社会才有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

一、教育理念

    传统的儒学在教育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理念,教育的目的,儒家强调最根本的是培养有高尚人格的人,把立德放在教育的根本位置上来推行。我们读《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最后一句话给我们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育就是修道,修道之谓教。率就是遵循的意思,遵循人的本性就是道。人的本性是什么?《三字经》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本性中都有善,这就是道,我们修道就是修善,这个善是天命的,天生就有的,所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当然,人“天性”中间就有善,这是没有问题的。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义的。先秦大思想家荀子讲,天下的万物可以从四类来看:第一类是水火,水火有气而无生,没有生命;第二类是草木,草木有气也有生,但无情无知;第三类是禽兽,禽兽是有气有生又有情,但它无义;第四类是人,只有人才有气、有生、有情、有知又有义。什么叫义?义就是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义者宜也”,“义,人路也”。人应该走的路,只有人才有这样一种判别是非,判别善恶,崇善弃恶的天性,这是一个方面。但是人生下来以后,这些品性就会受到环境的污染而丢失,所以我们要把它找回来。怎么找回来?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所以孟子讲“为学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把放走的心找回来。什么心?孟子讲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生下来把这四个心丢了,那还能养成好的德行吗?不可能。只有找回这四个心,发现这四个心,我们才可以具备仁、义、礼、智这样做人最基本的德行和品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是通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发展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树立起这样的品德要通过教育和学习。

    荀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性的问题,认为人生来也有动物性的一面,“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趋利而避害”,这也是人的本性中间的一个部分。饿了要吃,冷了要穿,累了要休息,哪里有利往哪儿去,哪儿有害就躲开,动物也有这个本性,比如山上有石头滚下来了,一只羊或者一只狗不会往上跑,让这个石头砸自己,人也一样。本性如果不加以管制,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形成相互的争斗,好吃的大家就抢,谁力气大,谁本事大谁先抢到。所以人的本性在这些方面不加管制,就要天下大乱,争夺不休。所以荀子提出来要“化性”,所谓化性就是改变。如果说孟子要“复性”的话,那荀子就是要“化性”,就是改变,实际上就是克服你的贪欲。化性怎么化呢?要“起伪”,“伪者,人为也”,就是人为的东西。我们要用“人为的东西”去改变“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去争夺,制造混乱”的本性。什么是“人为的东西”?制定礼乐,通过礼乐教化来变化人的本性,所以荀子这个命题叫化性起伪,通过礼乐教化来改变人的争夺本性,使人趋于善。

    礼乐教化同样也是教育,我们有时候把孟子强调的性善一面,跟荀子强调的性恶一面对立起来,其实没有什么可对立的,人的本性就是这两个方面,要发挥性善的一面,要改变性恶的一面,都要通过教育,所以教育起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所以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崇善弃恶,这是儒家传统文化最根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我们接受教育以后,要懂得做人的道理。第一就是要跟动物有所区别,动物没有主动性,它一切都是被规定的,生存的环境规定它只能这样,不能那样,或只能那样,就不能这样。而人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所以人必须自我管制,自我选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是义。这就是人跟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所以教育需要达到的第一步就是这样的。

    第二是接受了教育,你就跟一般的人不完全一样,知书达礼,要在社会中起引领作用、起示范作用、起带头作用,能够让大家跟随着你、向你学习。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我们的境界还要提升,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君子。能不能做君子,君子什么样?有很多标准,很多说法。古书里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上千条的教导。但是有一条是最根本的,《周易》讲:“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用“敬”来管理自己的心,用恭敬心、尊敬心、敬畏心来管束自己的心,这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来规范我们外在一切的言行举止,达到完全的自觉,完全的自律。

    如果我们再上升一步,就做一个贤人,圣贤;再上升一步就成为圣人。当然做到圣人不容易,也没有几个人能成为圣人,但是我们向往每个人能够成圣成贤。所以儒家通过教育,就是让我们从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普普通通的人,成为一个读过书的、知书达礼的人,进而能够做君子,做贤人,做圣人,一步一步的上升,这是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责任

    整个教育围绕着怎么传道、修道,教师的责任也在这里。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写了《师说》,里面讲到老师的职责,第一个就是传道,传什么道?传为人之道,老师第一个责任就是传“让人怎么样做人的道”,这是根本,是核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授业。授业是教很多具体的技艺,但是授业也有根本,儒家强调不是教一些很具体的东西,就是教会人一种思考问题、掌握问题、运用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智慧。所以授业的重点是教会人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智慧。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的第三个责任就是解惑,解什么惑?解我们的偏蔽之惑。我们看问题往往会带有片面性,于是产生很多的偏见和执着,很多的苦恼和烦恼。老师的责任就是让人从片面看问题中解脱出来,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既要有崇高的理想,也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实践,不能只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现实的实践,更没有面对现实种种磨难的勇气,那他一定是困惑的不得了,人生的困惑就来源于这里。所以中国的儒学整体解决教育的问题和宗旨,就是围绕着人怎么样成为真正的人来展开的。

三、教学步骤

    儒家的教育告诉我们很多具体的教学步骤,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里面首先引了一段程颐话: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然后朱熹讲“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我们历代教育的步骤全靠《大学》这本书保留了下来。朱熹讲: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是给成年人学的,当然这个成年人跟今天的概念不完全一样。所以他在《大学章句序》里面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了特别分析,传统的教育分成两个阶段来进行,即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大学》这本书是大学阶段,此外小学阶段也有特定的内容。从年龄上来讲,从8岁到15岁是小学阶段,是从王公大臣以至于庶人子弟都要受的教育,这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的全民义务教育。到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是择其优者而用之,选择的是优秀的人,跟我们现在差不多。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把全民教育当作专业教育来进行,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专家和学者,而不是作为全民的普及教育来认识的。

    这两个阶段里面,小学阶段学习什么呢?很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节就是节点,就是应该这样做的。

    洒扫应对进退,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言行举止规范。所谓洒扫就是整理内外环境,整理周边生活的环境,这个从小要养成,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不让孩子自己整理内务和环境。清代朱用纯《朱子家训》第一句话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整理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内外务,要让孩子们懂得自己怎么样叠被和穿衣。现在我们的孩子这方面不行,自己不会整理内务,即使考上大学,母亲跟着来给他整理家务,给他洗衣服,叠被子。过去小学一开始就要学习洒扫,从小养成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应对,什么叫应对呢?跟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让他懂得怎么跟不同的人交往,应该有怎样的礼仪、态度,要懂得应对。包括各种场合下,一起吃饭,一起站立,一起坐下等等都要从小教,这就是应对。现在很多孩子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睡没有睡相,缺乏家教。

    进退,就是什么事情你要主动做,什么事情你要等着别人来招呼你,告诉你怎么做,要懂得进退。什么时候该走在前面,什么时候该走在后面,跟长辈一块走,就应该“徐行后长”,慢慢跟在长辈后面,不能抢道,到了一个门口,你要紧走两步帮着开门,进退有节。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该进,什么样的场合下该退,不知进退,会让人很反感,很讨厌。这些言行举止、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等等都要从小要养成,这是小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节是行为规范的准则,文是道理,文理。要懂得“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最基本的道理。礼乐,就是各种各样的仪式场合和活动,纪念仪式中各种各样的唱歌、跳舞、吟诵等等,都要知道。这在很多的日常活动中,就可以学习。民间很多习俗里都有礼乐的东西。射御,是各种体育活动,当然也不是专门的体育活动。射箭、驾车也是有很深的内涵的,射中这个目标,必须要保持身正,站的正。站的正,就要心正,心正身正才可能射中目标,不能心猿意马,心不在焉。万一射不中怎么办?射不中,不要埋怨客观条件,要反躬自问,反躬自问这个词来自哪儿?就是射礼,射礼告诉我们什么事都要反省自己,不要埋怨客观的条件。大家都在同样一个客观条件下,为什么别人能够射中呢?因为他心正身正,为什么你射不中呢?你当时心不在焉……。射礼是很重要的,也是很被重视的,后来简化成投壶礼,前面搁一个大瓶子,然后拿箭往这个瓶子里扔。现在民间摆地摊的套圈也一样,也是这个的延续,要明白这些才行。

    最后两个字是“书数”,“书”是告诉我们怎么认识汉字,汉字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样从象形到假借,到指事,到形声等等六种形成汉字的道理,而且还要认真地去写。书法不是简单的艺术,汉字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载体,汉字伟大,世界独一无二。所有的国家民族,文化的中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字的问题。现在全世界的文字都是一种拼音文字,是来表音的,没有形的,它通过拼写来读出一个音,让我们通过语音交流思想。如果我们的发音不一样,交流就困难了。中国的方言几百种,说话可能听不懂,我是浙江人,可温州地区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但是只要一写出来,大家就明白了。汉字通过形来让大家进行思想文化的交流,很伟大。也正是汉字,把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那么多民族,上百种的方言能够聚集在一起,而且让我们从古至今的文化不中断,这是非常伟大了不起的。我们千万不能像现在有些人讲的:“汉字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它的载体功能已经消失了,甚至将来可以完全抛弃。电脑来代替了,书法只是剩下了欣赏的艺术功能。”绝对不能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我们要强烈地维护汉字形、音、意三者一体的文化传承和交流的载体功能,必须要保留。

    所以通过“书”的教育,让大家明白汉字的形成、结构、笔顺,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比较规范的。我们之所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能够流传下来,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我们有汉字载体。现在很多国家可以看到,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他们在古代有很多重要的典籍都是汉字书写的,现在韩国、日本年轻的人,他没有认汉字,所以要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就有很多的障碍和困难。现在我们认汉字也有困难,但总还是一脉相传的,没有中断,这就是“书”的教育,对于六书的认识,对于书写的认识,要认真的学。“数”,包括天文、地理、历法等等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和常识。

    所以小学阶段,除了言行举止规范的养成,君子规范的养成,还要把握一些最基本的文艺、武艺、技艺。如果说礼乐是文艺的话,射礼就是武艺,书数就是技艺。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全面的,但是又很实际、很实用。让他从小养成这样一些基本的习惯以后,习惯就成自然了。在这个时期学到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的规范可以说终身受用,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规矩,于是到了70岁就像孔子一样可以从心所欲,不会逾距。我们想逾距,又要从心所欲,那是不可能的,任何的从心所欲都是在不逾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所以从小就养成这样一个规矩,年龄大了就可以从心所欲,不会越轨的。就像我们学开车,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那你怎么开都没问题。如果你学会了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你处处都要受到处罚。

    第二个阶段是大学阶段,15岁以后上大学了,“大学”学什么呢?学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学为人之道。其实这四个概念就是根据《大学》的精神概括的,《大学》有三纲领、八条目,八条目就是为学的次序。八条目讲格物致知就是朱子概括的穷理,然后诚意正心,就是朱子概括的正心,然后是修身齐家,就是朱子概括的修己,再有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朱子概括的治人,这就是为学的次序。大人之学、成人教育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开始进行教育,在这八条目里面修身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中心位置。所以《大学》讲完八条目以后概括了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为人的根本,而且是从天子到庶人,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所以修己是基础,修己里面不光包括自身,还得有家,家也是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则万事兴,所以修身跟齐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我们常常讲家教,也是这个问题。

    《大学》里面已经告诉我们,教育从基础教育到成人教育的步骤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中庸》里面看到另一个学习的次第,那就是学习方法的次第,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这样的顺序,这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次第。首先要博学,然后要审问,学了以后你要去思考,你要问,我们法院里面不是审问犯人吗?“审问”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审问就是要追根究底、要搞清楚。博学以后要搞清楚,你要“审问”一下,光“审问”行不行?还要认真的思考,所以要“慎思”。通过“慎思”以后还要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等等,分辨是非这是“明辨”。最后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面去,叫“笃行”,就是去实践。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过程的次第,从学到行,不能学而不行,也不能光行而不学,所以才有《论语》里面那句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就是做事情,仕者,事也。做事情你不光是去做,有空了你得好好学习一下,学习有了空闲你要去做,所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个“优”不是“优秀”,是“悠闲”的概念,是做事情空了就要学,学习有空了就要去做,强调知行合一。所以从学到行经过审问、慎思、明辨,这个行才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所以儒家思想里面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次第,从内容的次第到过程的次第,学习本身的次第和方法的次第都可以体现出来。

四、教育思想

    儒家还有很多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比如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等。上个月我在清华做一个报告,有个同学提了一个问题:怎么理解“有教无类”?当时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回答。“有教无类”我们现在很多理解成,不分身份如何我们都要教育,这是一个含义。但是从原来的含义来讲,这个“类”主要是指人的智力上面的差异,有聪明的,有愚笨的。不应该说他聪明我们就教他,不聪明我们就不教他。这个“类”是指智力上面的类(不同)。也就是说不管是聪明的孩子,还是比较愚钝的孩子,我们同样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这是普及教育,特别是刚才讲到的小学教育,更是应该如此。

    而这种教育里面,必须要遵守一个原则,就是因材施教。不是用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理念去进行教育。人的差异是很大的,不管是智能上面、体能上面,人跟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有的简直是天壤之别。既然作为人,就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是在很多方面也有差异。根据这些不同的差异,我们要因材施教,有的人喜欢动脑,有的人喜欢动手,有的人善于思考深奥的问题,有的人善于探求精湛的技艺,我们就应该按照孩子们的天性引导他们向长处去发展。我们不能用一个要求,尤其是普及教育,并不是要求孩子将来成为什么家什么家,可以成家,也可以不成家,他把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做到最极致,就是他自我价值的实现!所谓的自我价值不是跟别人去比,是跟自己来比,所以必须要因材施教。材是不同的,教育应该不同,顺着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率性之谓道。所谓率性就是顺着他的本性去开发,根据他的本性去引导他学习。所以我一直推荐三篇文章让从事中小学的老师们去学习一下,去琢磨一下。一篇是唐代柳宗元写的《种树郭橐驼传》,这位种树的驼背老人,他种的树长的茂盛,结的果实丰硕,于是大家问他有什么奥秘,他说没有什么奥秘,我就顺着树的本性去种,让它自然生长。移栽的树,树大根多,我们就把坑挖的大一点,深一点;树小根疏,我们就把坑挖的小一点浅一点。埋下去后浇上水,就让它自由的生长,不要今天去看看,觉得土少再给它埋一点,树上有点什么疤就梳理一下,结果你干扰它自由的生长,它长不好,枝叶不茂盛,果实不丰富,名曰爱之,实之害之,这很值得我们借鉴。这篇文章后面还有很多启示,问他用这个道理管理社会可不可以……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篇文章是王阳明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就是怎么样来教育儿童,强调要顺着儿童的天性去教育,不要强迫他一会儿要这样做,一会儿要那样做,一会儿让他背这个,一会儿背那个,那这个孩子是有抵触情绪的。弄的不好孩子会把学校看作囹圄、监牢,把老师看作仇寇、敌人,那就学不好。要顺着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喜欢游玩,在游玩中间引导他们学习。

第三篇文章我推荐大家读的是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龚自珍指出当时人们欣赏的标准出了问题,把梅花的枝条都捆起来,以扭曲为美。他认为只有梅花树自然的、舒展的生长才是最美的。所以他买了一个大的房间叫做病梅馆,把这些扭曲的梅树都请到这里面,把捆在它们身上的绳子解开,让梅花自由的生长。他说他财力不够,如果财力够,他会买更多的、更大的,把天下的病梅统统都弄到这儿来,让它们恢复身心自然。所以要因材施教。

    然后是启发式教育。什么是启发式教育?就是充分调动孩子们、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怎么样才能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呢?就是要开拓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广泛的兴趣,有广泛的兴趣他才能有求知欲望,才能主动的学习,所以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是他胸中有郁闷的问题,解决不了来求助你。所以启发式教育是启发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如果他没有主动性和能动性,你教他什么,他就记什么,举一不反三,告诉你这点,你就知道这点,你不知道另外一点,那就不再教了,孺子不可教也。所以一定要进行启发式教育,开发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能够融会贯通。

    我们传统的儒学从根本理念、教育目的,一直到教育的次第,到教育的很多方法,都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是可以供我们今天的教育来吸取、来运用的。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