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读这八首诗词,可消烦暑送清风

时间:2022-07-07 浏览:149
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消  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心静自然凉,静坐也许是对抗暑热的最好办法。诗人一直坐到“眼前无长物”,自然能感受到窗下吹来的凉风。

图片



纳  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携杖出户纳凉,画桥南畔,绿柳成行,诗人倚坐胡床(类似于今天的“马扎”),看月亮上来,听笛声悠扬。晚风初定,池中莲花散发幽香,诗人气定神闲,自在快活。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这首节气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随着小暑的到来,热风扑面;大雨来临之际,竹子在风中喧闹,雷声中山色灰暗;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图片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

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

能赋堂中偶坐身。



诗人笔下的小暑温热得如此惬意。约上好友,烹上好茶,叙旧海聊,别有一番情味。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夜晚像中午一样燥热,打开门出来,站在月光下,虫鸣声在密林竹丛中响起,偶尔有点凉快却不是风造成的,是这夏夜的静谧给人一点微凉的感觉。


图片



夜  望


宋·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才到小暑,夏雨有转晴的倾向,夕阳已落,月亮升起,夜晚的天空中南斗北斗的斗勺直指南北,方位清楚易辨。古人话语依然流传,世道仍然多不平,感觉草虫也是多事,好像在用鸣叫应和我的感叹。



喜  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釭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屟到西厢。



“青奴”就是竹夫人,古时消暑用的器具。古人深知“烦夏莫如赏夏”,所以诗人说“小暑不足畏”,用上竹夫人,时时处理公务,听竹林鸟鸣,雨打荷叶,傍晚凉爽,闲暇无事,穿上木屐到西厢去。

图片



夏  日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自夏至一阴生,到小暑已经伏藏了些许肃杀之气,肃杀之气也就是秋气,秋属金,所以说:“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宋·刘克庄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做个小官就对文书公务感到畏惧,其实贫寒之家也有疏食淡水的乐趣,还有祖辈留下的书籍可以阅读,做官用的笏扔在床上,只能做一时的观赏。书信从远方寄去,问候你的平安,前人都感叹坚守正道之难,不如抛开党争,容纳异见,暂时归去和家人做个小的团聚。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