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中学、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 海思沙龙(2)

时间:2024-04-12 浏览:7

图片
按语

2024年3月28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和现代教育报社联合举办的2024年海思沙龙第1期成功举行,沙龙主题是“青少年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本期刊发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校长苏纾、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的精彩演讲内容。


中关村中学:构建“金字塔”育人模型

助力学生走上科学舞台

图片


图片

(苏纾校长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科教人文资源,积极开展科学教育。2014年,学校加挂“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学校”校牌,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开办高中“国科大科学实验班”,形成了“科教协同,共育英才”的办学机制。2024年初,学校被区教委授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面向未来,作为科技创新腹地的中关村中学,理应是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先锋。因此,结合学校在地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学校做出系列探索。


首先要营造浓厚的科学育人的学校文化,让每一名学生沐浴在科学学习的芬芳中。


中关村中学以培养“崇德、尚礼、笃学、求真”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学校系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关键要素,学校在传承中谋发展,与时俱进,优化学校文化内核,从教风、学风、作风崇尚科学改变,以“院士题词室” “动物标本馆” “科技文化长廊”“科技浮雕”“科技专业教室” “图书馆科技专区”等资源开发系列科学启蒙教育,科学文化润心,激发每一名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像科学家与工程师一样思考与实践的舞台,让每一名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幸福成长。


学校根据学生的结构层次、个性成长需求,构建了“金字塔”型梯队育人模型,搭建了“博式”+“专式”的科学育人体系和课程体系,落实“人人享有科技教育、人人参与科学实践、人人提升科学素养”育人观。


1.“塔基”——面向全体,普及知识,提升素养。


学校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设院士讲堂、科学人讲坛、社会大课堂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源高端课堂,让学生零距离听科学人讲科学的事,学科学人故事;学校打通课内外,开放学校实验室、科技社团专用教室、地学、动物学、航空航天展馆,建设多元、多样、多领域的学生兴趣体验课程,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科学是什么;学校建立常态机制,举办“主题科学节”,或演讲、或介绍、或动手操作,让每一名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如2023年,教育集团内四个校区同步举办了首届“数学文化节”,以数育人,以文化人。


2.“塔腰”——面向团队,传授方法,培育精神。


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成长。学校采用“学校+学生+社区+高校、研究院所”的方式,在校内组建了无线电测向、科技创新、头脑奥林匹克、建筑模型等16个大项30个小项目的科技社团,学生采用自主参与、自由退出的方式参与实践学习;利用中科院野外台站,建立了北京门头沟小龙门森林站、东北兴凯湖湿地科考站、广东深圳大亚湾海洋所、内蒙古额济纳、千岛湖科学考察实验船等十余个科考基地,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完成微课题。


3.“塔尖”——面向个体,贯通培养,引领创新。


学校采取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的机制,为敢创新、能创新的学生搭建成长平台,依托“英才计划”“翱翔计划”组建高端项目研学小组;依托中科院大学建立“国科大科学实验班”,两个平台采用“跨学科““双导师””项目式”推进,近五年来,学校完成150余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科研成果30余篇,获全国、省市级科技竞赛一等奖100余项。


构建学校科学育人系统,学校成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 “北京市金鹏科技团第九分团”,“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基地校”等八个科技教育基地。


最后要牢记高端人才自主培养的历史使命,创新学校育人机制,发掘、培养每一名科学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在落实好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主动作为,调研学生需求,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可持续发展条件等,充分利用科学院资源、数字资源、人工智能技术等加快青少年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规律研究,构建了数学拓展课程群、人工智能课程群、生物医药课程群。以人工智能课程群为例,学校与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深度合作,开设面向全体的普及性课程,该课程以人工科普讲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等为主,让全体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开设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深度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底层设计逻辑;面向对人工智能具有一定探究能力且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人工智能社团课程,引导学生参与人工智能的初步研发与领域应用。目前,学校成立了AI智能社、人工智能信息社团, 人工智能创客社团,学生将参加了科技竞赛白名单超级工匠和人行机器人任务挑战赛等赛事,成绩未来可期。


在新形势、新条件、新发展背景下,学校积极参加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擦亮学校“科学教育”品牌。近期学校拟成立“嘉木人才培养创新学院”,致力于建设中关村教育集团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开展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理和人文四个学科建设,计划2024年9月正式招生授课。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构建“三三三”体系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图片

(周建华校长 



科学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和落实教育强国政策的有效抓手。加强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既是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学校要利用好“双减”减出来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实践和科学精神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培养,促进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其在科学学习与探索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通过构建“三三三”体系,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一、确立三级目标


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以科学教育课程为依托,传授科学基本知识,体验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精神,以建立完整的科学本质观、知识观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与实践,甚至未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教育综合实践活动。鉴于此,结合我校进行的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建设,学校构建了科学教育的三个层次,确立了科学教育的三级目标。


基础性目标。科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升科学素养。


拓展性目标。科技教育,面向分层学生,提升科技素养。


研究性目标。航天科技教育,面向个体学生,注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


二、建构三类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课程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为此,在确立三级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建构了三类课程。


基础性课程。科学课程,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在国家《科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化拓展和实施,建构了《科学与艺术》课程。


拓展性课程。科技课程,提升分层学生的科技素养。将科学与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以及劳动技术融合,建构了小初一体化的科技课程体系。


研究性课程。航天特色课程,指向航天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建设航天特色的科技高中。在航天专家、科技专家、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建构了航天特色课程体系,启航课程主要包括了解航天、走向太空、航天与生活等课程群;领航课程主要包括科技前沿文献阅读、模型设计与制作、实验设计与参观等课程群;荣誉课程主要包括课题研究、高端实验室科研、科技社团等课程群。现正筹建火箭、空间站、卫星、深空探测、月球车、通用实验等主题实验室及通用实验室,支撑航天特色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三、开辟三条路径


为了发挥好课程载体的作用,做好科技教育加法,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开辟了三条路径。


教学方式变革。学校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持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现有科学科技类专任教师24人,其中,科学教师10人,信息、通用技术教师4人,理化生地教师10人。按学历来看,博士教师8人,硕士教师14人,学士教师2人。此外,学校还聘任学生家长、高校教授、科研机构研究员、企业高工担任学校科学科技兼职教师,促进科学科技教师队伍建设。


科技资源拓展。一是加强教学装备配备和使用,建设科学科技航天实验室,用好学校内的资源;二是利用好社区、社会的资源,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社会成为学生的大课堂。让学生走近科学家,走进国家实验室。三是利用好网络科学科技资源。


来源:海教思维公众号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