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于爽苹:让传统节日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田

时间:2022-06-03 浏览:156

作者:于爽苹(北京交大附中)


倡导传统节日,赓续文化传统


近年来,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影响范围大的圣诞节、情人节自不必说;宗教色彩浓厚的万圣节、复活节也日益盛行;而年轻人在中国忙着过与美国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的感恩节,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一些人学习外国文化,过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忘记自己的民族节日。看到现在的学生对洋节日津津乐道,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数典忘祖,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


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是在青年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长期得不到重视的结果。由于受商业大潮的冲击,传统节日的商业味越来越浓,它本来的文化底蕴渐渐被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忽略。许多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只局限于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放假吃饺子……对于为什么吃这些食物以及这些节日的来历、传说、习俗、乃至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等却一无所知。


在韩国,人们是非常尊重传统风俗的,每到他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他们都会换上传统服装来庆祝。日本人也是一个相当重视传统节日的民族,每个人都有出席节日盛会的和服。当然,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日本、韩国分别于1950年和1960年就通过了专门的“文化财产保护法”,而我国直到2006年韩国靖江端午祭申遗成功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稿)才进入到立法计划;在日本和韩国,在对青少年教育时,他们会将民俗文化内容写进课本,甚至连课外活动都穿插民俗内容,我们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进步发展的同时,是否更应该重视自己的文化与风俗?当俄罗斯的孩子在讲述彼得大帝,当美国的孩子在讲述圣诞传说,当日本孩子在过偶人节时,我们的孩子却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图片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同语文学科相融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是: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理解与传承


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


《初中课标》中明确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也强调:要“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深层次问题。”


为了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了解文化的源流,为了用实际行动贯彻《课标》的教学思想,本学年,我在高一年级开设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选修课。学生报名出乎意料的踊跃。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发言踊跃,提问也很积极。这对我的备课与授课的一种积极的促进力量。


课程安排是以重大的传统节日为单位,向学生介绍七夕、中秋、重阳、冬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并附带介绍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修禊祈福等民间习俗。每个节日用一小时,前半课时介绍节日的历史由来,有关的传说以及过节的风俗。后半课时重点介绍和品味这个节日相关的诗词文赋。有时还会安排一些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比较等内容,如七夕与情人节,圣诞节与春节等。


图片


传统节日文化有益于铸造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中国人根据各种知识现象而自发形成过许多很有意义的节日,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蕴涵着深刻的文化科学内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无论现代化的步伐迈得再坚定、再迅速,也不会有人愿意去接受一个失去祖先和传说的民族。要保护传统节日,更应强调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用心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这种文化活动,了解文化的源流。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很多历史传说。历史和传说有时可以构建和丰富一个民族传统的文化生态。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春节这些大大小小的传统节日里都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这些节日就像是一条珠链,将传统文化串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中,潜移默化地积淀成一种文化心理,并在“润物细无声”中铸造起了独特的民族精神。


我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图片


图片

专    栏

观    点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谦   山

          惠   风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