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丨看,这所学校的师生如何在校园“搭龙船”“赛龙舟”

时间:2022-06-02 浏览:209

作者:马捷  李月阳 (首师大附小柳明校区)


图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的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兼容并包、强调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内核,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宽广,首师大附小着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首师大附小柳明校区以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研发了“乐搭龙舟”系列实践活动课程。在设计和搭建龙舟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发扬团队精神。同时,本次课程需要应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材料所需数量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大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乐搭龙舟课程内容构想


图片


图片


二、如何让龙舟安全地划起来?


如何让龙舟安全地划起来?我们请国家皮划艇队退役的李老师,针对龙舟的知识和文化进行讲解,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


但是如何实践呢?端午的传统文化,如果问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提到几点:龙舟、屈原、粽子、雄黄酒。后几项都比较容易实现,唯独划龙舟,作为水上的群体性活动,在北方的学校内实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为此,我们组成了策划组,思考这项活动如何在校园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介绍。


在思考的过程中,孩子们所玩的滑板,给了我们启发。滑板、冲浪板,海上、陆地,平板、轮子,这些信息汇集碰撞,让我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们做一条船,再给船装上轮子,那是不是就能模拟滑板的效果,在操场上划船了呢?


我们找到了几名积极参与尝试的学生,先进行船体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地上就坐,通过学生的身高、腿长、人数等,按照龙舟的比例进行建模,记录下详细的数据。并以纸箱,制作出第一个等比模型。这个模型的完成,让我们初步对船体有了实际的概念,但是整个船体并不稳定,为了保证船体的稳定性,我们将学生分成了等比的两排,这样也间接的模仿了龙舟的双排坐形式。


图片


但是整个船体的长度成为了最大的问题,20人的排列在制作完成后船体有十余米长。学校操场的空间,不能满足此项要求。为了尽可能的保留龙舟的状态,同时降低船身的长度,经过模型的实践,我们将人数定在了6人。加上船头和船尾,总长度控制在了5米以内。同时为了保证船体模拟水面的漂浮感,我们将设想的大轮子,换成了轴承式的万向轮。


实体船开始制作,为了让船身能够承载6个人的重量,我们选用了方形不锈钢材质,同时在船头和船尾增加了防撞条。但是由于钢材的应用,船加上人的重量使设想的四个轮子压强过大,船很难移动,为了分割压强,我们又等距的将四个轮子增加到了10个。船体终于能在操场上正常滑行了。


但是如何能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模拟出龙舟赛的状态呢?靠外力推,显然不是正确的方式。为了更接近龙舟的滑行方式,我们给每个在船上的孩子配备了一根船桨,但是由于船体距离地面太近,船桨的长度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力臂太短,造成了滑行的速度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由于船桨与地面的接触,还对操场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性。这让校园龙舟的活动完全搁置了下来。


图片


学校的生活依旧继续,体育课、运动会等团体活动也按部就班的开展,随着一次运动会上的拔河比赛,让我又是灵光一现。记得在过去的长江上游,船要从下游向上游行进,由于水势平缓,浅滩较多,应运而生了一个职业,叫做纤夫。他们将绳子系在船上,船在水中,人在岸上,靠人力将船从下游,通过人力拉过浅滩,到达上游。如果我们的汉地龙舟采用纤绳的方式,以此为前进的动力,不但解决了船桨对地面的破坏,同时也解决了船的动力问题呢?


再次的尝试,将拔河绳的一头固定好,孩子们在船上拉住绳子,通过不断的交替手收绳向前。果不其然,船能够自己前行了。不过问题还是存在的。绳子一头固定了,船的轮子是万象轮,在拉动的过程中,船体会不断的左右晃动,同时船的框架,让孩子在船上拉动时,身体不稳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有了之前的突破,有问题,那就再想办法解决。凭借着这股信念,我们继续实践!首先我们给龙舟加上脚踩的下护板,让学生模仿拔河时候的状态,能够脚踏实地;其次我们为每个学生安装了一个座椅,从而稳定好孩子们的身体;最后为了固定学生的前进方向,我们将纤绳延长,在每条船的后方增加四名纤手,以保证绳子始终笔直。


终于,旱地龙舟在操场上笔直的滑行起来了。扩大生产,四条龙舟出现在操场。经过培训后,孩子们带上手套,可以开始比赛了,为了能够更象龙舟赛,我们还在比赛时,为孩子们擂鼓助威。


图片


三、乐搭龙舟的课程效果


有的同学说:“我很喜欢这次的端午课程,很有意义,不只有老师给我们讲解,更多的是我和同伴们可以一起合作,查找资料、设计龙舟、搭龙骨等等,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很喜欢”;有的同学说:“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起初设计龙舟的时候自己没有想法,但是同组的同学互相启发,最终我们能设计出一个满意的龙舟,我觉得团队合作的力量很大”;还有的同学说:“我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习了中国古代先贤们的精神,学习了他们高尚的品德,让我们在搭建龙骨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放弃,大家互相鼓励,最终搭建出了稳固龙骨”。


老师和孩子们同场竞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深埋于孩子们心中。呐喊、奋进、欢呼、流泪,旱地龙舟在校园中飞驰,点点滴滴汇聚成学生时代的美好体验,相信这也将成为所有柳明学子童年时代深深的记忆。


图片


图片

专    栏

探    索

  供稿 | 首师大附小柳明校区
  责编 | 惠   风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