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播奖∣李红:优秀传统文化助我走出教育的困境

时间:2022-01-12 浏览:41
 图片

李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  获奖者


李红,从教32年,任班主任、语文教师、教学主任。2010年评定高级职称。2002年调入翠微小学,2004年至今,一直连任海淀语文学科带头人;从2006年至今,获五届北京市骨干教师称号,曾获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称号,在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参加海淀区“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获优秀教师等称号。


 获奖感言


获得这个奖项,使我感到无上荣光。我从教30多年了,但是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却对教育产生了更多的困惑。以敬德书院为开端,我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学习、思考、认同、践行之旅。文化能解释一切。通过学习,我理解了语言与文化、人与文化、民族与文化、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理解了这一切,不仅释然了我的困惑,还激发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中,在课程中实现文化的教育。

图片


图片


从2013年起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从自己感兴趣,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再到投入到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实现文化的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教育教学的困境中举步维艰


我参加工作30多年了,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社会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挤压了老师教育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老师对学校提出的提质增效的要求便渐行渐远。即使是这样,仍然难以保护好学生一颗颗“玻璃心”,经常挣扎在解释、道歉的漩涡中,热情逐渐被消磨,甚至感到无所适从。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在校的表现也变得越来越难掌控:每天放学后教室里常常是一片狼藉,外出实践活动前,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乱丢垃圾,非安排专人监督不能落实;学生在任何场合的喧嚣之声不绝于耳,无论开多少次班会,出了校门一拉上爷爷奶奶的手,一切便前功尽弃。除了生活习惯,一些学习问题更令人抓狂:以三年级语文的字词为例,错别字多的令人崩溃,我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默,我殚精竭虑,家长抱怨投诉,期末考试成绩依然让人感到无比沮丧。阅读也好不到哪去。无论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一篇写人课文,恨不得还没有读完,“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善良”“伟大”等等一些空词、大词就能脱口而出,习作更可怕,拿腔拿调、套路十足,动辄升华到非伟人不可及的程度……


图片


第二阶段:走进书院,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解惑


2014年1月,海淀区教科所在育英学校开办了第一期“海淀区中小学教师传统文化培训”。17位在中华传统文化有建树的学者,在中小学两个会场进行了历时五天讲座,从儒学四书经典到蒙学,从吟诵到训诂,还有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一场精神思想的饕餮盛宴,为我打开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此后,参加市区学院和敬德书院的文化培训成为了我职业生涯的福利、乐趣与休闲方式,随着学习的深入,感受到文化能解释一切,工作中的困惑,在学习中得到答案,一切纠结终于释然了。


理解学生的习惯问题。在今天看来,丢垃圾、喧闹等陋习,是农耕文明的一种“副产品”,土地能吸纳一切,一切垃圾都会变成土地的财富,庄稼不因为耕种者声音的尖锐而停止生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这些坏习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理解到这一点,就不再苛责学生“立刻、马上改掉”,开始变得心平气和了。


图片


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学生的学习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去找答案。比如,通过系统的训诂学习,我懂得了,随着汉字的流变,汉字的形义已经分离,而老师每天或是在强化“日月明”式的构字规律,或是牵强附会地组合部件,没有给学生讲明白字理,没有教学生记住理解这些字的有效方法,所以,到了三年级,课文的篇幅长了,生字增多了,但是教学的重心却从识字转向阅读时,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既不多,又不正确,错别字“井喷现象”便解释清楚了,从而摆脱事倍功半的强记苦练,自觉提高训诂能力,才能“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兴趣中写正确字,正确写字,写美观字。再比如,学生阅读、习作重腔调不重内容,动辄上升主题,惯用大词等,不是当下学生的发明,从古有韩愈的“文学革命”,后有胡适先生的“文学改良”,今有温儒敏先生指出老师就“不说正常‘人话’”,以至于现在很多老师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学生说话、写话无非是老师的翻版,站在社会的影子里。过去我总以为自己是个尽职尽责的老师,现在则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给过学生错误的导向?上课时,当学生说空话、废话、套话时,我的不置可否是不是另一种鼓励呢?


重新理解教师的角色。在书院,我跟随着“至圣先师”周游列国的轨迹,从孔子理想的窘迫中看到了自我,开始从孔子的遭遇中反思自己的职业“短板”——孔子的老师老子这样提示孔子:“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我们在崇拜孔子的优秀教育思想时,是不是把他的“教师病”也照搬过来了?孔子在列国好批评人使得各国国君对他敬而远之,最终只能离去,我们不是也总是以发现缺点、纠正缺点为己任,对学生“训导”多,沟通少;指出缺点多,欣赏优点少;期望多,肯定少;上升到原则上的问题多,淡而化之的事情少;总攥着学生的小辫不撒手,唯恐批评不到位而喋喋不休;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反映缺点问题唯恐不尽其详。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描述孔子“中年仕途受挫,屡不得志,一生穷困潦倒,累累若丧家之狗”,这样的境遇是不是每一个自认为认真负责的老师的精神写照呢?我们与“后世之师”的相同点在于,思想是伟大的,但有时方法是失当的,孔子把人人追求“仁”的理想境界作为标准,认为每个君王都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境界,这样的理想化要求不正是我们老师的“死穴”吗?理解了这些,一切困惑与纠结都释然了。


图片


第三阶段:走出书院,以学科为平台,探索文化的教育


学校成立的传统文化课程研究团队,我们致力于给学科的近景添加上文化的无限远景,把文化与学科对接,与现代社会生活对接,化就进老师的职业生命中。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探索出基于学科的文化融合式文化课程模式。

 

主要有四种模式构成:第一类是从学科出发,发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把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嵌入课堂的学科+文化;第二类是文化与学科并重的课堂。各个学科可以在同一主题下呈现不同视野,不同侧重的文化;第三类是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教材内容,由专职的教师任教的文化课型,承担哲学、史学、医学等不包含在学科教材的教学内容;第四类是跨学科的项目式研究。根据文化主题形成多学科、群学科、交叉学科甚至超学科融合的项目学习(PBL)。理解传统节日、饺子、纸、交通、桥等项目作业,每一个文化现象都激发师生形成深层次的追问点,有更大的兴趣探索文化。

 

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多样态的文化课程促进了师生的成长。教师队伍形成了三个梯队的文化力量。第一梯队是文化型教师。骨干教师主动探索,成为有浓厚文化意味的专家型教师,承担起培训、领头羊的责任;第二类是学科文化教师。对学科思考了然于心,注入文化的累积,学科教学具有了文化的深度。两股力量推动着学校文化课程向扁平化的全员、全学科行进;第三类是正在触摸文化的教师。他们边观摩边在前两类教师指导下“切问近思”,成为后备文化力量。

 

学生对文化有兴趣,喜欢触摸。为了配合语文实践活动,学校举办了“语文文化周”活动。师生依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各年级选择一个文化点位开展活动。一、二年级重在浸润音韵培养兴趣的“童稚启蒙”,诵读《三字经》、《对韵歌》;三年级以减少错别字,写正确字、正确写字和写美观字为重心,依据汉字构字规律,开启“汉字寻根”之旅;四年级以诗歌、经典的积淀为主。学生根据翠微小学校训“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编演课本剧,讲述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唱唐诗、咏宋词、说元曲、介绍小说、戏剧中的人物……从先秦文化到唐宋文化繁荣,从元明清小说、戏剧再到现代优秀诗歌,触摸经典,直观形象地展示一条文化发展脉络,为未来的文化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形式既指向学科素养,又充满文化积淀,过程是在浸润中触摸、感受、认同进而践行的。学生感受到了新奇、有趣和深厚,老师获得了职业成就感。

 

当我们学不明白、想不明白和做不明白时,我将继续学习,去求教古圣先贤,从经典中汲取力量,解决问题,师生共同接受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


图片


图片

专栏

敬德说师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杨惠芬
          冬    冬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