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的十种方法

时间:2021-12-24 浏览:279

古人读书的十种方法

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他们勤奋刻苦,还在于他们善于提炼和总结读书的经验与方法。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也如此,苦读是基础,善读是关键,这里说的“器”,就是读书的方法。

 

一是要有高尚的情怀和高远的志向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张“读书在得道利民”。司马光认为,读书要超越一己私利,明大道、求利民。

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在《中论》中谈道:“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瞻(通“赡”,丰富),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他认为,志是第一位的,才是第二位的。只有立志于学,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二是要培育崇高的道德操守

战国末期哲学家、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累知识是手段,培养道德操守、涵养君子人格是目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君子只有广泛地学习,每天省察自己,才会积善成德,见识高明,行为不会出错。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会做到博学多闻,永不停步!

 

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多处谈到为学读书,对我们很有启迪:一是要做到“不耻下问”。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二是要做到“学而不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诲他人而不知疲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这正是我们今天应当大力弘扬的良好学风和传统美德。

 

四是要善于利用时间

三国时魏国学者董遇在如何运用时间读书学习方面颇有见解。据《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记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的读书观,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倡导书要熟读,反复读,读书上百遍,书中之义自然领会。二是“当以三余”。不少人表示,想读书,没时间。董遇提出,读书要抢时间,运用好时间,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总能抢到读书的时间

 

五是要有选择标准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提出“言有三表”的评价标准,值得我们借鉴。墨子为我们提出了判断言论、文章和读物是非对错、真伪好坏的三个标准:第一要上能追根溯本,向上去探究古代圣王的事情;第二要能向下考察百姓的实情第三要能用之于实际,就是把它应用到刑罚与政务方面,看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大家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为依据,以古代圣王的间接经验、普通百姓的直接检验和国家治理的社会效果为准绳,来评价文章、言论的是非对错与真伪好坏。

 

六是要心无旁骛

南宋哲学家朱熹读书广泛,治学严谨,在读书方面多有论述。人们经常讨论善读书的问题,何谓善读书?朱熹认为,一心在书上,方谓善读书。此处,朱熹所谓“善读书”,即善在“心上”,做到读书时心无旁骛,雷打不动。如果心不在焉,纵有千万种读书方法也是枉然。《古今图书集成·训学斋规》记载了朱熹的这段话:“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所以,“三到”之中,心无旁骛最为重要

 

七是要下足“寻思”功夫

读书要读出成效,务必做到读思结合,下足“寻思”功夫。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第二》)孔子认为,如果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反之,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有许多疑惑。

明代学者薛瑄在《读书录》中谈道:读书记得一句,便寻一句之理,务要见得下落,方有益。先儒谓“读书只怕寻思”,近看得“寻思”二字最好。在此,薛瑄强调的是读书要做到边读书、边思考。思考每一句话的道理所在,含义所在,思考这句话的来龙去脉,要联系自身、联系万物去探究。如此,读书才有收获。

八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古人论及读书,多强调学与行相结合。西汉哲学家扬雄提出,“读而能行为之上”。扬雄认为,读书学习之后的成效,大致可分为四等:上等是在读书学习之后,能见诸行动,其次是著述立言,再其次是传道授业。如果前面的情况都没有,那就是第四等,即普通人。扬雄告诉我们,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是见诸行动,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王阳明曾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强调真知真行,真知必包含行,真行必包含知,要在日用伦常之间,在礼乐刑政之间,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用来修身齐家,用来敬老爱亲,用来为政理事。

 

九是要共读切磋

南北朝时期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将自己亲身见闻与立身、治家、处世之道,写成《颜氏家训》,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主张“读书须切磋相起”。他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谈道:“《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颜之推认为,《礼记》上讲得很明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读书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如此才能到达通晓明白、相互提升的目的,这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能提升读书学习的效果。

 

十是要会通古今

读书不仅要读懂,还要读通。清代史学家、经学家王鸣盛强调,“读书之道,会通古今”,其要旨在“会通古今”四字。在他看来,儒者读书、做学问,常有两种类型,即俗儒和陋儒。前者知今不知古,后者知古不知今。王鸣盛认为,知古与知今,并行不相悖,读书做学问,要古今会通。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