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付老师讲容礼:言行举止中彰显生命状态

时间:2021-05-20 浏览:473

专/家/简/介

张德付,字子闵,号继周,安徽宿州人。先后卒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历史系。学宗紫阳,师法桐城。主要从事儒家经学研究,尤其萃心于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以复兴礼学为职志。著有《中华日常礼仪基础教程》五册(容礼、传统伦常、宾主、燕饮、经礼)及《容礼学》等。

编者按:

礼者,履也,体也。礼学本是实践性的学问,尤其是其中的容礼,更是需要笃实地践履。但自东汉以降,容礼失传不习,几达两千年。中间或有学者注意及之,然不过纸上得来,犹不能祛除后世学人的误解——容礼不过是盘辟为容罢了。张德付老师从容礼源流、以礼修身、容礼学纲目与意义等方面系统阐述“容礼”在礼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容礼的根据,引导我们慢慢体悟中国礼学之博大与精深。



兴钟铭文:“于武王既殷,微史烈祖廼来见武王,武王则令周公舍寓,以五十颂处。”“五十颂”可见那时候容礼的条目大概有五十条。兴簋铭文:“皇祖考司威(义)仪,用辟先王。”“司”是掌管威仪,“辟”是辅佐,“先王”是武王这些人,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掌管威仪来辅佐先王。兴钟铭文:“丕显高祖、亚祖、文考,克明厥心,疋尹叙厥威仪,用辟先王。”“叙厥威仪”是司威仪,“高祖、亚祖”,可见这个家族世世代代掌管威仪,这是一个史官的家族。其实这样的史官的家族在文献中也有一些可寻的踪迹的。


保氏把威仪分为六大类: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周礼·地官》说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仪。”保氏把威仪分为六大类: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这些内容都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所以我们今天所讲的重点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仪容。

 

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小时候“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条细节。孔子小时候所摆弄的玩具是俎豆。“设礼容”是宴席仪容,孔子小时候就讲究宴席仪容。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那时情况非常危险,孔子还在习礼,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很可能习的是容礼。



容礼这门学科已经失传很久了,中间经过战国和暴秦焚书坑儒,学术流传发生断裂。


《论语·乡党篇》涉及的是礼容,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修养是读不懂这一篇的。我们知道南怀瑾先生写了一本《论语别裁》,其中有一篇他不讲,就是《乡党篇》。因为容礼这门学科已经失传很久了,中间经过战国和暴秦焚书坑儒,学术流传发生断裂,所幸的是到了汉代初年传习礼仪的流派据记载还有两大流派。第一派是传习经典的,这个经典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仪礼,儒家的“五经”中的礼。另一个流派就是传习容礼,他们手中的经典、文献比较分散。

 

一个人内心的生命状态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就有很微妙的彰显。


汉代贾谊写了一篇《容经》,非常精彩,是我们今天构建容礼的一个基本的文献依据。另外一篇叫《礼容语》,是记录历史上违背礼容的人悲惨下场的。其实我们翻开《左传》看一下就会发现,里面很多这样的内容,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的生命状态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就有很微妙的彰显。当然,这些我们具备了礼容的知识才能看出来。






(本文根据授课视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