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谈龙:龙有没有耳朵

时间:2024-03-15 浏览:23

今年春节,北海公园举办“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因是甲辰年,所以有关龙的设计作品最多,因是竞赛,也都因难见巧,各具匠心。欣赏之间,发现对龙的设计,部分有耳朵,部分没有,这就不免让人想起古代“龙无耳”的传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吉庆年年——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邀请展”参展作品

每肖各有不足

十二生肖,人人有份,所以妇孺皆知。关于每种生肖都有生理缺陷的说法,却未必人人尽知。元末明初叶子奇《草木子》卷二记道:
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也。
各肖皆有缺,唯独人样样兼备,大有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十足自豪的意旨。不论大人小儿闻听此言,均乐于接受,因此这个说法,借助生肖的流行,也传播得极其广泛。明清笔记多有转述和讨论,诸如明代的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陈耀文《天中记》卷六、李鼎《松霞馆赘言》、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一九、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卷九、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一,清代的程林《医暇卮言》卷上、宫梦仁《读书纪数略》卷五三、吴宝芝《花木鸟兽集类》卷下、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卷三八,直接转引《草木子》此段,可见其影响之深广。
“每肖各有不足”,不是一时的发明,而是吸收历代说法,外加新“创造”。《诗·召南·行露》云“谁谓鼠无牙”,春秋时期已在讲“鼠无牙”。《公孙龙子·指物论》云“牛无齿”,是战国时代已有的认识。元代以前无“虎无脾”之说,而有“兔无脾”之说: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云:“兔无脾,所以能走。”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陈师道《后山谈丛》都记有“兔无脾”,陆佃《埤雅》记作闽谚,足见此语流传地域的广泛。兔一作菟,而《左传·宣公四年》载楚人“谓虎於菟”。元代术家干脆嫁接为“虎无脾”。毕竟是嫁接,不能令人信服,所以有人改作“虎无项”(《三家村老委谈》卷九)、“虎无颈”(张岱《夜航船》卷一、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二十),这倒颇合乎人们的普通观感。十二生肖中只有猪胖嘟嘟,浑身都是肉,五代宋初刘词《混俗颐生论》就说“猪无筋”(宋傅肱《蟹谱》引),他是谈养生饮食,此语就得算是美食家的贡献了。兔无唇,蛇无足,更古的人都提到了,就不消说了。其他生肖的不足,《草木子》以前都未讲过。大概因马警惕性极强,反以为它无胆量,一转而称“马无胆”。羊长时间静立于光亮处,会像猫一样缩小瞳孔,眯眼打盹、无精打采的样子,就被说成“羊无神”了。“神”非身体器官,与其他生肖的讲法不太协调,有人觉得是因它无瞳仁,所以才无神,故自作主张改作“羊无瞳”(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六一、《夜航船》卷一)。猴子屁股有皮肤高度角质化形成的“臀疣”,可避免在树石上活动时擦伤,人们看到的只是血红色,以为“猴无臀”。鸡大小便自一肛门出,古人以为它不小便,肾主水,那就是“鸡无肾”了。后来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二就说:“单见鸡吃水不见鸡撒尿。鸡无肾,故不撒尿。”古人常看到狗吃屎,会以为它无肠消化。有人会不信狗无肠,就改作“狗无胃”(《夜航船》卷一、《茶余客话》卷二十)。《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最讨厌臭乳腐、虾卤瓜,而芸娘特爱吃,故他戏谑道:“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在芸娘的建议下,他勉强试尝,竟然喜欢上了。狗若见此,当引以为知己。

“龙无耳”来自经典

十二生肖除了龙,都是今天可以看到的。而人们没有看到龙,可是“龙无耳”的说法又是如何产生的?
产生此语最为直接的导火索,不得不归因于《楞严经》。它是佛教极为重要的经典,在初唐时期译出,到宋代被许多佛教学者传述、注解(如思坦、戒环、惟悫、可度、德洪、正受、德清),影响巨大。该经卷四写道:
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憍梵钵提异舌知味。
季羡林说:中译佛教中的“龙”译自梵文,本指“蛇”,西晋竺法护译作“龙王”,《法华经》记有八龙王,又作八龙,跋难陀即其中一只。北宋释惠洪造、张商英附论《妙法莲华经合编》卷一云:“八龙各因其所寓,得名龙”,“难陀,此言欢喜;跋难陀,此言善欢喜。”张商英官至宰相,对于佛经传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叶梦得《岩下放言》卷中、沈作喆《寓简》卷七等都抄过“跋难陀龙无耳而听”。1175年,范成大《复作耳鸣二首》其二把此句用作典故来作诗了:“如今却笑难陀种,无耳何劳强听声。”南宋陈普《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唇焦口燥朱晦翁,至今无奈龙无耳。”是讲朱熹对于佛教进行批评,用“龙无耳”来指佛教,双关它照行不误。
较早直接讲“龙无耳”三字的,是释惠洪,《泗州院旃檀白衣观音赞》云:“龙本无耳闻以神,蛇亦无耳闻以眼。”(《石门文字禅》卷第十八)受到诗歌字数的限制,将“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浓缩为“龙无耳”。这样的浓缩,其中的“龙”是特指跋难陀龙,但是很容易就混同于泛指的龙。即便惠洪、张商英,在《妙法莲华经合编》卷一也讲出了“诸龙无耳”的话,就更不用说汉语语境的普通人士了。

“龙无耳”来自理推

既然龙无耳,自然就是它生而不聪。这一理解认识,被北宋陆佃收入到具有辞典色彩的《埤雅》卷一:“俗云龙精于目,盖龙耸,故精于目也。”汉扬雄《方言》云:“耸,聋也……生而聋,陈、 楚、 江、 淮之间谓之耸。荆阳之间及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陆佃没有引到《楞严经》,而能如此讲,应该与他擅长训诂,对此前的文献相当精熟有关。传统文献里恰恰有“某物无某”的丰富记录,正是这些古文献使他对“龙无耳”深信不疑。
汉刘安《淮南子》卷十七云:“兔丝无根而生,蛇无足而行,鱼无耳而听,蝉无口而鸣。有然之者也。”“鳖无耳,而目不可以蔽,精于明也。”“有然之者”,有如是者,都这样呀,没有值得怀疑的。在宋代的动物分类观念中,龙和鳖一样是分在鱼部的。陆佃就是把龙放在卷一《释鱼》第一位。既然《淮南子》云“鱼无耳”“鳖无耳”,龙无耳就不是很自然的么,不是“有然之者”么。明何梦春《余冬录》卷六一、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七都讲:“龙无耳,鱼亦无耳。”也把两种文献放在一起来看了。晚清丁柔克《柳弧》卷二直接并称“鱼龙无耳”了。

“龙无耳”训诂学上的依据

北宋宰相张商英在注释“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时说:“龙耳为聋。”(宋宗晓述《金光明经照解》卷下引)“龙”字“耳”字叠加构成“聋”字。他其实从“聋”字的结体来佐证龙无耳。清代官至礼部侍郎的学者胡煦就直接把这个意图表达出来:“以龙耳为聋,谓无耳也。”(《周易函书别集》卷十五)晚清李亮丞创作的小说《热血痕》第三十六回说:“龙既无耳,所以‘聋’字从‘龙’从‘耳’,如何能听?”他们颠倒论证,想说的中心仍是“龙无耳”。
这样的论证,是望文生义,似乎有它的道理。但是,从文字造字原理来讲,却是错误的。这需要从更大的文字范围来考察,才能得到文字结体的真正原理。
我们试看龙字旁的一组文字。龙,在夏商时期已不存在,仅流传下龙名,是有其名而不见其实,借此意而造龙旁字。人虽有目而不得见,谓之眬,非说龙无目,有矇眬一词;日欲出而尚未见,谓之昽,有曚昽一词;月下有光而仍见不分明,谓之胧,有朦胧一词;笼,编竹留口,使兽随意进入,但见诱饵不见此器,即所谓蒙笼;咙,喉咙,以其中空而名;人儜劣无能,谓之儱;禾病无结实,谓之豅;大谷中间空旷,谓之豅。这些文字,均从龙有名无实之义而造得,与龙均无直接关系。聋字亦如此,说人虽有耳而不得听闻,谓之聋,与龙这种动物有无耳毫无关系。因此,说“龙耳为聋”因无耳,是没有道理的。

何以听

龙要与本族交流,要与他类沟通,无耳或者耳聋如何听闻?
宋代部分学者带着多闻阙疑的严肃态度,对龙无耳而听表示“未详缘起”(宋子璿集《首楞严义疏注经》卷八);而许多学者直陈“无耳而聪”(《岩下放言》卷中)、“无耳能闻”(宋释慧远《楞严六根》)。惠洪《泗州院旃檀白衣观音赞》云:“龙本无耳闻以神,蛇亦无耳闻以眼。牛无耳故闻以鼻,蝼蚁无耳闻以身。六根互用乃如此,闻不可遗岂理哉。”给蛇、牛、蚁找到了替代器官,而说“龙本无耳闻以神”,稍微圆了一下。
明清学者大概觉得这有些玄虚,还是为龙找个负责听闻的器官为好,而认定“龙从角听”,主要的参照是牛耳堵死,以角(或鼻)听,龙也是以角为听。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四三、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六一,清代查嗣瑮《査浦辑闻》卷上、关涵《岭南随笔》卷四都记录了这个说法。
龙无耳,应该就是说没有长出耳朵。但是,宋代以前,人们的观念意识中,龙是有耳朵的,不过会认为龙像牛一样,有耳不管用罢了。汉代《焦氏易林》说:“牛龙耳聩。”墓葬分龙头、龙耳等方位(《相冢书》)。《晋书》载郭璞曾为人葬,告诉主人葬在龙耳上了,但微服私访的皇帝却说葬在龙角上了。《旧唐书》载德宗夸奖李忠臣耳朵大是贵人相,他答对道:“臣闻驴耳甚大,龙耳甚小;臣耳虽大,乃驴耳也。”德宗很受用。五代时《云仙杂记》引《琴庄美事》记一家的李子肉厚而无核,有人说:“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血堕地,故生此李。”龙没有耳朵,就没有这些故事了。宋罗愿《尔雅翼》卷二十八引王符称“世俗画龙之状”,其中提到“耳似牛”,就更具体了。这应该是后世画龙有耳如牛耳的源头。
明郎瑛从比较龙、牛相似上,着手引了《易林》《尔雅翼》,得出“龙类牛,头似而窍亦同”的结论(《七修续稿》卷三),这是龙耳如牛耳、龙无耳听以角一如牛的逻辑基础。
图片
北海公园九龙壁局部
今天从科学的角度来反观历史上关于“龙无耳”的记录和讨论,可能感到古人的知识水平太低。可是,回顾历史,可以体贴古人的心思情感,体会历史的进步,体悟反思研究的必要,更可以重新揣摩古人曾经拥有的智慧。《妙法莲华经合编》卷一讲:“诸龙无耳,则闻无所闻。”跋难陀是善欢喜的意思,它之所以达到善欢喜的境界,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它“闻无所闻”。人们喜欢闻所未闻,积极探取未知的世界,但往往闻不必闻,受到无谓的干扰,甚至忘记迷途知返。“闻无所闻”给予我们的启示,像老子讲“五音令人耳聋”,孔子讲“非礼勿听”,都其实在指引我们“去甚,去奢,去泰”,深刻思考“无”的价值、多作减法的价值。

来源:中华读书报公众号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