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读《论语》?做到这几点,整本书阅读无障碍

时间:2022-09-26 浏览:168
中国历史数千年,儒家学说影响甚巨,历久弥新。《论语》是儒家早期著作,真实记录了孔子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作为一个青年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论语》自然是首选。


有人会说,《论语》是文言,阅读太困难。我的回答是,学习文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虽然是先秦文献,但与其他古文献相比属于浅易文言,读起来并不太困难。而且其篇幅不长,文字不多,只有15921个字,适合中学生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对象。最为根本的是,《论语》 对人的成长富有启迪意义,在古代它就是青少年的必读书,也是成年人的必读书。

那么,中学生该怎样读《论语》呢?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论语”的“论”为什么读lún?

第一,要理解书名的含义及来历。“论语”作为书名,始见于《礼记·坊记》,其中有“《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的记述。

图片

《礼记》(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论” 读lún,是 “编纂” 的意思。为何读平声呢?

“论”通“仑”,有出土文物为证。上海博物馆1994年收藏的《战国楚竹书·性情论》中有这样一段: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仑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


这段史料中的“圣人”指孔子。“比其类而仑会之”,就是排比其类别,有伦次、 有条理地编集简册,也就是汉人普遍讲的“论次”“论纂”“编次”的意思。汉代孔安国整理秘府书时就提出了“以事类相次”,后来刘向整理秘府书时称作 “以类相从”。这是古人发明创造的书籍编辑方式。许慎 《说文解字》 训“论” 为 “从言,仑声”。“仑”的繁体为“侖”,下部指编排典册。“仑会”之“仑” 与“论语”之“论”相通,取其声符以定读音,所以“论”应读作平声。

至于“论语”之“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 中早就讲得很清楚,那就是: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花多长时间读《论语》?

第二,做好整体规划。读《论语》整本书花费的时间比读单篇文章要多得多,所以要做好整体规划。多长时间呢?《论语》全书共20篇,512章 (注: 杨伯峻 《论语译注》 分为512章,其他版本分章定数各有不同)。建议大家从前往后依次阅读。每天读5章,用100天即可读完一遍。一个学期是20周,共140天。一学期读完一遍应该不成问题。建议至少完整读三遍,用三个学期的时间。最好在高一或高二的时间完成。初中阶段呢?我建议初中生挑选《论语》中50章左右的内容来读即可,不必读整本书。也就是说,《论语》整本书的阅读主要是在高中阶段来完成。当然,欢迎初中生全书阅读,可集中时间阅读全书。

图片

《论语(中学生版)》


每一章前面的序号有什么用?

第三,学会使用序号来检索。如果你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来读,就会发现原文每一章的前面标有两个序号,中间放一个间隔号 (其他版本有用 “-” 的),前面的序号代表篇数,后面的代表章数。比如10·25,指的是第十篇 《乡党》 中第25章。后来出版的各种注译《论语》的版本大都沿用了这个体例,这对阅读《论语》十分方便,要充分利用它。如果看到序号即能说出该篇名,那就说明你初步了解了全书的篇数;如果看到序号就能说出某一章的内容,那说明你对《论语》已经非常熟悉了。

《论语》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

第四,要把握《论语》中的重要概念。《论语》不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很可能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论语》 是一部思想文化著作,有很多概念,学习这些概念是理解《论语》的基本途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孔子辞典》收录400多个概念,核心概念也有数十个,比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耻”“道”“德” “命”“勇”“知”“成人”“君子”“小人”“士”“敬”“学”“习” “政”“文”“恕”“立”“言”“利”“佞”“性”“美”“善”“乐” “忧”“野”“史”“简”“直”“中庸”“艺”“敏”“明”“友”,等等。这些概念有的属于核心概念,有的属于外围概念,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有人说《论语》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这是没有进入《论语》内里的表现。这些概念大都围绕“政”“仁”“礼”“知”而展开。如果大家能够整理出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话,也就明白了《论语》整本书的内部结构。

图片


《论语》揭示了很多真理吗?

第五,学会运用“内证法”。《论语》中不光有概念,还有很多格言,大家容易把它们误作“概论”或“真理”。这些概念或格言大都有一定背景,有针对性,只是读者不清楚而已。所以,把特殊性误以为普遍性,是阅读《论语》须警惕的。不能孤立地解读《论语》中的格言与概念,更不能绝对化。清代经学家王引之说过,“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就是强调遵循“触类旁通”“比 例而知”的方法,我们不妨叫作“内证法”。比如《论语》有“三十而立”,怎么理解“立”呢? 可以参照《季氏》中“不学礼,无以立”,《泰伯》中“立于礼”,以及《尧曰》“不知礼,无以立也”来理解。

这种 “内证法” 既可以证其相同,也可以证其相异。比如“仁”这个概念,究竟如何理解呢? 我们发现,孔子的学生对此也不理解,所以《论语》中记载向孔子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很多,有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子张等人,其中樊迟问过两次。孔子每次回答都不相同;即便是樊迟两次问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也不相同。这就提醒大家,要想全面准确把握“仁”这个概念,就要把握住孔子每一次回答的侧重点,弄清孔子是从哪个角度来回答的。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就是相异点,把这些相异点合起来才是“仁”的全部内涵。这样读《论语》 你会感到很有意思,或者说你已经进入研究性学习的境界了,甚至比读小说还有趣。

图片

颜渊画像


为什么会看不懂一些内容?

第六,要了解相关的人和事。《论语》一书涉及的人名有160个左右,还有很多历史事件。要读懂这部书,需要了解这些人和事件。否则,就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比如,孔子一生的起伏顺逆与“三桓”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与季氏的关系,阅读时不可绕行。知道了季氏的情况,很多章节就很好理解了。再比如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在卫国停留的时间最长,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过:“鲁、卫之政,兄弟也。”(《子路》) 因为鲁国和卫国都是姬姓国,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康叔是周公的弟弟,所以孔子才有此话。另外,卫灵公、卫出公、卫后庄公三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如果搞不清楚,就读不懂《述而》 中“夫子为卫君乎”一章,也读不懂《子路》中“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一章。甚至也搞不懂子路究竟为什么而死的。读《论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还包括政治、哲学、历史、经济、 教育以及礼乐文化,等等,它是一个丰富而立体的文化宝库。所以,读《论语》时一定要认真看注释。

孔子对普通人有很高的道德要求吗?

第七,要清楚《论语》中人说话的 “大语境”和“小语境”。“大语境”就是历史文化背景,比如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引发了孔子很多感慨。孔子的感慨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针对性的。孔子说话往往是针对统治者提出要求,更多是对“君子”提出要求,很少对普通百姓提出要求。如果不加以区分,认为孔子所讲是针对所有人的,那就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比如 《里仁》 中记载孔子的话: “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这就要结合“大语境”来理解,是专门指向统治者而言的。

图片

孔子画像

除了“大语境”,还有“小语境”,就是一章之内有若干小句,章旨往往决定了 小句的用意。比如《泰伯》第一章的“小语境”是孔子盛赞泰伯“至德”,如果把“民无得而称焉”这句看作只是陈述百姓不知晓“三以天下让”这个历史事实的话,前后意思就不合了,就会出现难以理解的句意转折,无法实现“小语境” 内的自洽表达。如果从“小语境”的角度考虑,那就好理解了,不至于出现那么大的分歧,可以翻译成“泰伯,他称得上德行最高尚的人了,三次把天下让给季历,百姓不知道该怎样来称赞他”。结合语境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也是阅读《论语》的基本思路。

读《论语》能提高文言文水平吗?

第八,也是最后一点,读《论语》整本书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论语》一书几乎囊括了所有常用虚词、句式以及词类活用现象,还有一些常见实词和通假字。这可以为大家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圈点勾画,写出阅读感受和疑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图片


当然,《论语》这部书不管你怎么读,都会有一些问题是难以彻底解决的。杨伯峻先生说,古今中外关于《论语》的著作达三千多种。专家都没有完全彻底解决,作为中学生的你们解决不了,这太正常了。存下疑惑,留待后来。

(选自《论语(中学生版)》,程翔注解)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