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震:传统文化课程与学校文化融合的模式研究——以“连环画”课程为例

时间:2023-12-11 浏览:253

作者:魏震(北京市育英学校)



北京市育英学校前身为中直机关育英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红色文化积淀的学校。1948年创建于西柏坡,1949年跟随“党中央”迁入北京,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十二年学制学校。“好好学习好好学习”是毛泽东主席在1952年“六一”儿童节为育英学校的题词。胡耀邦总书记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习仲勋、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对学校的发展作出过重要指示。作为小、初、高三个学段兼具的学校,已在一贯制课程建设、学生教育、学校管理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此外,育英人还提出了“让十二年一贯制的教育为学生撑起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育英学子培养成“行为规范、热爱学习、阳光大气、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国家栋梁”,时时刻刻提醒全校师生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我们担负着兼济天下的使命与责任,提醒学生要在学校主动学习本领,锻炼能力,为日后担当社会、国家责任奠定基础。近年来,学校在关注学校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同时,更加尊重学生的丰富性、多样性、更加注重发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每一位学生追寻属于未来的自己。


图片


壹  课程理念


学校文化是软实力,其教育作用是强大的。育英学校在问道教师、问道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环境文化设计的基本定位。在整个校园环境改造建设过程中,学校以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旨,注重学校文化的传承,注重对学校育人目标的指向,注重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校史”连环画课题组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红色文化相结合,记录下学校发展历史和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同时,发挥校史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深刻的教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于会祥校长提出学校教育要回答这个根本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全面发展和志趣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知识学习和思维培养之间的关系;第三,真实生活和价值体认之间的关系。他强调学生的校园生活应该是真实的、丰富的;习惯、目标、体验、榜样是学生成长中的动力要素。课题组在学校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招募志同道合的对创作“校史”连环画感兴趣的师生加入课题组,引导师生在学习连环画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校文化的内涵,在创作“校史”连环画作品的过程中,与美好校园环境互动交流。不同年龄段的师生、生生相互关照、彼此温暖、共同学习,一起进步,使得学生的成长更具精神品质。


图片


贰  课程目标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广泛搜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故事,梳理学校发展大事记。通过校友访谈、录制校史故事等方式,深入挖掘每一个校史故事背后的实际教育意义。通过早间播报、美术课、道法课及社团活动等途径,组织同学们收看、讲述校史故事,并招募对连环画感兴趣的师生组建创作团队,将校史故事和学校大事记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学校、社团公众号、连环画册、校史故事、地面墙面彩绘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带领育英学子追寻学校发展的历史,了解学校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学校史,知责任,从而主动践行“行为规范、热爱学习、阳光大气、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育人目标,主动发展、规划未来。此外,引导育英学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刻理解并继承与学校文化密切相关的革命文化,在为学校文化建设助力的过程中,自觉担当起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责任。


图片


叁  程内容及课程设置表


根据组内老师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任务分工,道德与法治学科组的老师通过育英校史故事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育英精神并撰写故事脚本,美术学科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校史”连环画创作。美术老师将一部分“校史”连环画创作内容融入学校绘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指导学生进行“校史”连环画绘本创作。此外,美术学科老师还依托美术社团开展“校史”连环画的创作实践。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通过与校友会建立联系,收集校史资料与学校大事记材料,并与学校自主发展合作,完成校史故事录制、宣传、展播等工作,并依托美术类自主发展社团完成部分“校史”连环画创作。


图片

图表1 美术学科老师任务分工


图片

图表2 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任务分工


肆  课程实施策略


1  感受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参与创作的学生通过了解连环画及其创作过程,不仅可以认识连环画的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以及其独有的文图配合方式,还可以尝试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结合想象力,描绘事物、表达情感,提升自身的造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其他学生通过欣赏“校史”连环画作品,在了解感受学校发展历程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连环画这一独特表现形式,直观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趣味,提高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  参与创作实践,锻炼综合能力。


学生在了解“连环画”的知识基础上,感受连环画中不同人物的情怀和人文精神,在“校史”连环画创作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热情,体现出思维高度与情感温度,不仅积极独立思考,还学会了主动合作探究,在团队协作攻克一个个难题中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此外,老师们结合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将传统绘画与综合材料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制作绘本日记等作品,也产出了不少创作作品,开发了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  社团硕果累累,丰富校园生活。


为完成校史连环画创作,课题组广纳人才,招募了由学生自发组织的育英少年画刊社团参与创作。育英少年画刊创作团队积极阳光,善于发现,极具创作热情。他们不仅将学校大事记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还把校园日常生活、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创编成连环画故事,“校园萌宠”带着师生一起“游校园”,“话校史”,“办庆典”,他们还创办了育英少年画刊公众号,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4  依托连环画课程,开发特色课程。


在连环画课程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美术学科组开发了育英学校特色美术课程。如:彩绘课程作为最美育英课程之一,旨在充分利用校园的课程资源,通过校园地面、墙面、井盖彩绘等形式,将美术课程延伸到校园里,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校园,一个个彩绘作品让学校的美更加灵动了起来。此外,道德与法治学科组在整理校史资料、录制校史故事过程中,也开发“学校史知责任”相关课程,旨在发挥学科育人效力,培养勇于担当育英学子。


5  挖掘教育意义,弘扬育英精神。


课题组通过校史“连环画”与学校文化融合实践研究,将校史文化挖掘与连环画课程相结合,以绘制“校史”连环画为契机,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故事,梳理学校发展大事记,挖掘每一个故事、大事背后的教育意义,并将这些校史故事和学校大事记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了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了解校史的热情。学生从校史画作中感悟前辈们的责任与担当,从而自觉弘扬育英精神,主动践行“行为规范、热爱学习、阳光大气、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育人目标,主动发展、规划未来。


此外,育英学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刻理解与学校文化密切相关的革命文化,在为学校文化建设助力的过程中,促进“校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并自觉担当起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责任。


图片


伍  课程特色与创新点


1 聚合学科育人效力,挖掘学科教育价值。


课题组在组织学校师生进行“校史”连环画研究过程中,充分聚合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育人效力,挖掘学科的文化内涵及教育价值,落实学校育人理念,引导师生在创作“校史”连环画作品的过程中,与美好校园环境互动交流,不同年龄段的师生、生生相互关照、彼此温暖、共同学习,一起进步,使学生的成长更具精神品质,使学校文化生活更具丰富内涵。

 

2 独特记录形式,传承育英品质。


“校史”连环画用一种独特的形式记录了学校发展的红色历史和重大事件,在充分发挥学生创作潜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为育英学校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便于后人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传承育英品质,发挥校史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深刻的教育意义。


3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解读革命文化,弘扬新时代先进文化。

 

课题组组织师生利用“连环画”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记录学校发展历史及重大事件,在探究校史文化蕴涵的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每一个校史故事背后的实际教育意义,带领育英学子追寻学校发展的历史,了解学校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学校史,知责任,主动发展、规划未来。育英学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深刻理解并继承与学校文化密切相关的红色革命文化,在为学校文化建设助力的过程中,自觉担当起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责任。


图片


参考文献:

[1]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的形成与教育意义》

[2]《连环画的前世今生》2016年12月10日

[3]《中国中小学美术》2018年第4期欧云波《从帛画到“小人书——浅谈连环画的发展及其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4]《育英我们的家》《在育英我们走过童年》《革命摇篮育英才》

[5]视频资料:《马背上的摇篮》、《延安有个洛杉矶》、《记忆》等电视节目

[6]《育英学校校长的教育信仰:构建有逻辑感的学校课程》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3秋刊>)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