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睿哲:从民俗视角中的节日风俗切入《红楼梦》阅读教学——以元宵节为例探主旨

时间:2023-12-01 浏览:89

作者:宫睿哲(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图片


面对《红楼梦》内容宏博,但中学生群体阅历尚浅的情况,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实施《红楼梦》的有效教教学,无疑是一个难题。2016 年 10 月,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 2017 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第一条中提到“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这给了笔者一个崭新的思路,是否可以从民俗研究的角度切入《红楼梦》这一部“百科全书”的教学呢?


图片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自发地形成发展、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具有一定的形式和寓意以及独立性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一个民族对于生活、劳动,对于社会、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些共同的看法,形成一种潜在的较一致的心理定势”。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将民俗大致分为四类 :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它们广泛地存在于《红楼梦》中,而且有很多小说中的民俗延续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共通性使得民俗成为能够拉近作品与读者距离的一根红线,而且民俗活动本身便是丰富而有趣的,易于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另外,《红楼梦》还有一个异于一般小说的特质,即它的情节性并不强,这就使得片段化、以点带面的阅读成为可能。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可以以民俗活动为一条线索,串联起部分《红楼梦》章节的阅读。


笔者首先从节日风俗入手,《红楼梦》中写到了元宵、清明、芒种、端午、乞巧、中秋、重阳、除夕等我国传统的节日节气,这些节日节气自古至今世代相传,也各有其风俗。如元宵赏灯猜灯谜、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


元宵节在《红楼梦》中有三次重点描写:第十七、十八两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的元妃元宵节归省、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的元宵节猜灯谜和第五十三、五十四两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中的元宵家宴。


这三次对元宵节的描写各有侧重,共同呈现了贾府由盛转衰的趋势。


图片


元妃省亲可以说是没落中的贾府的最后一次辉煌,当阖府倾尽全力建造大观园、迎接元妃归省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最璀璨夺目的元宵佳节:“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熌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写院内园中赏灯的太平景象、富贵风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诸灯上下争辉”描沿河两岸的玻璃世界,珠宝乾坤。面对如此豪华的内外花灯装饰,元妃太息奢华过费,也暗示了贾府因靡费而走向衰落的结局。另外,本回元妃省亲是贾府极荣耀的大事,也可一解元春的思亲之情,理应处处欢笑,但曹雪芹却写元妃几番“滚下泪来”,欢喜热闹的赏灯外表之下是元春的思亲伤己之悲和对家族前途的担忧,喜中含悲,埋下伏笔。


第二十二回中涉及了元宵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猜灯谜。这一回中,贾府四春所做灯谜谜底分别为一响而散的爆竹、打动乱如麻的算盘、漂泊无定的风筝和孤寂清冷的佛前海灯,从这样的谜底中,贾政察觉到了不祥之意,以至“翻来覆去竟难成寐,不由悲伤感慨”。曹雪芹也似安排好了“原应叹息”四春的命运,使得她们今日所做之灯谜成了今后各自命运的谶语,一样的乐中写悲,在欢笑中预留悲音,引人慨叹。


第五十三回开篇已铺垫了节前宁国府入不敷出的窘境,五十四回再写荣国府开宴听戏等元宵节下的活动,也多凄凉之意。这次元宵佳节的“乐”已颇为勉强:主要活动由之前的观花灯、猜灯谜变成了击鼓传花讲笑话,其笑话见出婆媳妯娌等俗事纷扰、强逗人乐之意;其间又穿插了鸳鸯、袭人之母的丧事;加之亲族出于各样原因不愿来赴宴,致使本应热闹的家宴变得冷清;再加上凤姐的笑话以“聋子放炮仗——散了”做结;在在显示出这一个元宵节的悲戚之意。此时的贾府败象已现。


图片


可与五十三、五十四两回做对比阅读的是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本回故事发生在抄检大观园之后,当年的大观园文宴之乐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一去不复还了。在一派萧煞中,中秋节又到了。本回开端写到了甄家被抄;中间贾母吃罢素斋到凸碧山庄赏月时,座中半壁空着,人少了,冷落了,仍旧是“击鼓传花”,更加是勉强应酬来取乐贾母了。再到黛玉、湘云在凸碧山庄联句,那更是另一种凄凉了。


《红楼梦》有很多的章节写节日,在这样几个典型的节日民俗活动描写中,曹雪芹已暗让悲意渐渐浮上水面、弥漫开来。


在进行这一部分阅读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章节,课上围绕“喜”与“悲”之间的转换展开讨论,进而去讨论、理解曹公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图片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3秋刊>)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