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教师说文化:知“和”与求“和”

时间:2022-01-17 浏览:2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是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和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万事万物的诞生发展、人们的自我认知和修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国家和国家的和平共处都离不开“和”的思想。

 

“和”的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以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我们常说“和谐、祥和、和乐、和睦、和气生财、和和美美”,这些词语饱含着中华“和”文化的处世态度和哲学智慧。


图片
图片




“和”文化探义:知“和”与求“和”




一、知“和”


汉语中带有“和”字的词语很多:和气,和蔼,和风,和好,和乐,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家和万事兴……

 

把这些带“和”的词语归类,就会发现“和风、和煦、和暖”属于“自然之和”;“和气、和睦、和蔼、和好、和乐、和颜悦色、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和衷共济”属于“人之和”,当然包含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等多方面。

 

那么,“和”字如何起源的?

 

(一)溯源

 

“和”字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得较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发现,“和”是由一棵植物与一个“口”组成。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和”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更早的古汉语中,“和”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和(龢)字由“禾”与“龠”构成。“禾”表示龢的发音,“龠”包含龢的含义。

 

 

《说文解字》中记载:“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告诉我们“龠”是有着三个孔的竹子制作成的乐器,能够与其他乐声相协调。


从《说文解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和”与音乐相关。《乐记》认为“乐近于仁,义近于理”,清楚地指明了“乐”的陶冶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关联的。

 

在周代的礼乐制度中,“乐”用于熏陶人们思想,使人内心平和,顺应“礼”的等级秩序,进而实现政治上的和谐,国泰民安。

 

如:《庄子·天下》所言:“《乐》以道和”,即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真正的音乐不是一个声调的独奏,而是不同声调的和谐演奏,那么我们对“和”的理解拓展开来,是不是意味着不同元素的配合、协调发展呢?

 

图片
图片


(二)探义

 

西周末年的一个叫“史伯”的思想家在《国语·郑语》中最早阐释了“和”的内涵。他谈周朝时政时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东西互相和谐相融才能生长出世间万物,所有的东西都相同,世界就不再发展了。

 

史伯举例说,金木水火土互相配合,就能生成世间万事万物;五种滋味相配和,就会满足人们的口味;六种音律相配合,就能使人身心愉悦,这就是“和实生物”。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一种颜色、一种味道,就谈不上有动听的音乐、多彩的世界、可口的佳肴,这就是“同则不继”。

 

史伯对“和”的阐释使我们明白:“和”就是不同的事物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如果所有事物都是相同的、一模一样的,这个世界会因为单调而无法发展。

 

“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有子认为: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宝贵。他认为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可取的就在这里。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种思想体现儒家希望重整周礼,以建立一个和谐新秩序。

 

“礼之用”中的“礼”,是孔子所尊奉的“周礼”,“礼”的作用在于使各等级身份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实现“贵贱有等,长幼有序”,在孔子看来,君臣父子,各有严格的等级身份,只有各安其位,各得其宜,社会才会有秩序,如乐之和谐。

 

“礼”之“和”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要求。可见“和”不仅与音乐密切相关,还与“礼”密切相关。

 

《礼记乐论》指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与“礼”:分别确定了“天地之和”与“天地之序”,这样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礼之用,和为贵”的内涵。

 

《论语子路》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为人处事方面,与他人和谐友善但不盲从附和,容纳不同意见,却坚持自我;而小人在为人处事方面,对任何意见都认同,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和”不是不承认矛盾的存在,而是容纳不同见解,在求同存异中追求更高的统一。

 

图片
图片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里指出:“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间的和谐是友好的、没有挑剔、刻薄之心的。小人之间的“同”却有阿谀奉承、攀比之心。

 

晏子与齐侯论梁丘据的故事也很好地阐释了“和”与“同”:齐景公感慨说:只有梁丘据和我真是相处得和谐啊!对梁丘据的赞美溢于言表。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与您只是观点相同,而不是和谐。晏子接着举了做“羹”的例子,味淡就加些调料,味浓就加水冲淡,君臣之间也是这个道理,国君的想法有不当之处,臣子应不断劝谏,而不是附和国君的意见,这样国家才能政通人和。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梁丘据只是阿谀奉承、随声附和齐景公,是出于小人之心的“同”而非君子相处的“和”,君子之和应以为国为民、实现国家社会的进步为目标,虽然想法不同,但为了实现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实现国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思维与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处世态度。“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

 

我们学过孟子关于“和”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这里的“和”已上升到治国的层面。

 

由此看来“和”的内涵包含:由音乐之和到自然之和、由人与人之和到社会之和、国家之和,逐步深化。

 

“和”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渗透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中华文明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关系中,无一不闪烁着“和”的智慧


图片
图片


二、求“和”


下面我们看中国文化对“和”的追求。从古代哲人的思想、古代社会理想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崇尚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致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社会的和谐,努力实现国与国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自古认为人与自然是彼此和谐的,管仲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倡导尊重农作物、鱼类、树木的生长规律,不违农时,不过分捕捞,按时令伐树。

 

荀子“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的主张,也包含着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农牧业并不发达,但哲人已告诫人们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类才会很好地发展,这充分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观点。

 

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是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更高层面的追求。

 

从我们学习的课文中能看到人与自然的美好图景。《桃花源记》中“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了落红飘飞、明艳灿烂景色,充满了自然和谐之美。

 

《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冰雪融化、燕子归来……”,人们正是由于尊重自然规律、研究物候现象,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农业,这岂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济南的冬天》描写济南城外的小山温情地呵护济南城,济南的人们心情是愉悦美好的,这不是一幅和谐的画面吗?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要友善地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破环生态环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图片
图片


(二)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问弟子的志向时,曾皙的回答:在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沂水中沐浴,然后到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进自然,他描绘了一个从容洒脱、无忧无虑的画面,孔子听后十分赞赏。

 

这句话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的表现,因为曾皙没有谈治理国家、出使会盟的理想,而是回归自己的内心。

 

“与自己和谐”就是内心平和、从容淡定、超然豁达的生命状态。《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心里的喜怒哀乐还没有发泄出来时,心是平静,被称作“中”;如果情感表现出来,自己却能够节制,被称作“和”。“中和”是一种自我克制、达到平衡的状态。

 

“与己和”需要回归内心世界,让自己的心灵安然自由。陶渊明辞官不作,回归故里。沉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宁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也不愿重返官场,他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他认为身在官场,心志被形体役使,只能惆怅而独自悲伤,为什么不把心灵交给故乡和田园?他登东皋舒啸、临清流赋诗,这样的生活因为他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从而有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这或许是后人推崇和喜爱陶渊明的原因吧?

 

“乌台诗案”中苏轼被千里缉捕,锒铛入狱,坐牢103天,濒临死境,死里逃生。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从堂堂的知州到团练副使,他感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孤寂黯然的艰苦生活中,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耕作,自称“东坡居士”,他知道了五谷的香味,回归了生活的本真。

 

苏轼成为了苏东坡,因为他回归于自己的心灵,回归自然和宁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实现了困顿后的人生超越,他在黄州完成了一次精神突围。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在这里奏响,都源于苏东坡自由与平和的心灵世界……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无论身处低谷还是春风得意,都要寻求内心宁静,以“中和“的态度看待成败得失,守住内心和谐,就会变得超然旷达。

 

图片
图片


(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中国儒家文化认为“和”比争更加重要,一个人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人的人际关系。

 

《论语》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切磋学习心得、探索为人的道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岂不充满和谐之乐?

 

翻开历史,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三国有“桃园三结义”的佳话,清朝有“六尺巷”的故事,罗威伺犊、杨翥卖驴……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与人的和谐是国家稳定、社会美好的基石。

 

《社戏》让我们看到这样美好和谐的画面:在小村里,一家来的客人,也就是公共的客人。孩子们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月夜陪我看戏,归程一起偷豆,六一公公送豆……平桥村的人平等自由,友善洒脱。多年以后,作者依旧怀念平桥村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人与人关系和谐美好。

 

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人与人之间不断和谐,就会促进社会的和谐。

 

(四)追求社会的和谐

 

《礼记·礼运篇》中描绘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图景:天下为公、人人受到关爱,物尽其用,人尽其力……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一代又一代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优美宁静的环境,安乐幸福的生活,充满了社会的和谐美。

 

孟子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希望统治者能够“施仁政”,他的“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思想都是为了达到社会的和谐。

 

反之,不和谐、动荡的社会带给人民的是深重苦难。《卖炭翁》中的主人公艰难谋生但横遭掠夺,可见宫市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反映了尖锐的社会矛盾。《石壕吏》让我们看到惨烈的战争和苛酷的兵役让人民陷入悲惨的境地。

 

王阳明说过:“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天地万事万物和我是一体的。看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道不是觉得像痛在自已身上吗?告诉统治者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看到生民之困苦就像自己的痛苦一样。这样就会达到社会的和谐。

 

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图片
图片


(五)实现国与国的和谐

 

《尚书》提出“协和万邦”“庶政惟和”的主张。墨子提出“兼爱”和“非攻”的思想……可见,主张邦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反对武力征伐,一直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追求。

 

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当时明朝为世界强国,但舰队所到之处,没有战争和鲜血,只有友善和和平。郑和舰队强而不欺,威而不霸,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被后人永远传颂。

 

当今世界中,中华“和”思想依旧是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准则。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这是对中华“和谐”思想的继承创新。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时,中国显示了大国风范,向许多国家提供援助,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提供抗疫物资和检测设备,派出专家组,向世卫组织捐款……体现了与其他国家共战疫情、和谐发展的理念。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和为贵”思想是儒家先哲智慧的凝结,和谐文化正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和”思想启发我们每个人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去解决矛盾,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在国际关系中致力于国与国间的和平共处,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好!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2]《<说文解字>详解》[N]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0201.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著》[M]中华书局2016.11.

[4]李泽厚《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2009.7.

[5]王杰《以和为贵和而不同——谈谈中国文化的和谐观》《中国领导科学》[J]2019年第3期.

[6]田嵩燕.以和为贵和合善治[N].学习时报,2020.

[7]李肇星.“和”的精神与中国外交[C].北京论坛主旨报告与特邀报告集,2016.

[8]熊剑平.汉武帝反击匈奴:中原民族血性的张扬[J].文史天地,2019,(03).


(本文刊载于《敬德书院学刊》<2021年秋刊>,原题目为《儒家“和”思想研究及教学实践 》)


图片

专栏

敬德文丛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谦   山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