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

教师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于颖

于颖,教龄20年,中级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初中教导处副主任。主要荣誉:2020年,被评为海淀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2020年,荣获海淀区清河学区优秀党员;2021年7月,荣获北京外国语大学百名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2020年,作为初中工会主席,初中工会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分工会;在2020年海淀区第三届非遗优秀作品展活动中,荣获“最佳组织奖”。2021年,被评为海淀区骨干教师。


获奖感言:

获得“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此项殊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更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感到无比骄傲。作为一名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在自己的课堂上传播传统文化,教授传统体育项目,为学生培根铸魂。作为一名学校课程管理者,将更多非遗课程引入校本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能在学校里、课堂上,学习传统技艺,传承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跨界者”


一、教学“跨界”: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教学

还记得小时候,外祖父练功、教功,经常把我带在身边,我在旁边看,跟着学。稍大一点儿,跟随外祖父正式学习导引养生功。受家族文化熏陶,大学报考北京体育大学,继续学习传统体育,选择体育教育专业,更利于在校园内普及推广传统体育。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在完成日常的体育教学以外,注重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武术、太极拳贯穿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武术健身的同时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提高学生学练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我校国际班的体育课中增设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对于中学生来讲,开始学习太极拳有一定难度,在这个好动的年龄段,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如何让学生自发地喜欢太极拳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我从“心”出发,从学生内心愿意接受的教学形式出发,从学生学会“静心”开始学习,从培养学生的“爱心”为根本,逐渐培养学生有一颗热爱自己本国传统体育的“爱心”。在教授24式简化太极拳的过程中,讲明每一式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攻防意义,每式动作名称背后的历史典故,将实战动作纳入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当学生真正明白每一式背后的攻防意义之后,他们的兴趣就好像被点燃,学习一招一式也便水到渠成。

教自己的学生学习传统体育已经很幸福,当我教国外学生学习太极拳时感触更深。一次是教授法国大使馆学生学习太极拳,第二次是给我校姊妹校法国“雨果项目”的留学生上了几周的太极拳课。国外的学校来中国交流,点名要学习太极或是武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武术、太极是我国传统体育的瑰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怕,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的教师,我有义务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让下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牢牢握住中国的根。


二、课程“跨界”:实施海淀区非遗传承项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的意见》及教育部颁布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进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本人作为学校校本课程负责人,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2015年主笔申报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基地校,于当年6月,我校被批准为第一批20所海淀区非遗传承项目基地校之一。并于20159月,本人在优化校本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领域课程纳入到校本课程体系中,并邀请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每周来我校授课,定期为学校师生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到目前为止,非遗课程在我校已经开展了六年多,初中校区通过“外引内建”,对外引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对内培养教师自主建设非遗课程。初中校本课程先后开设多门非遗课程,包括齐派篆刻、葫芦雕刻、纸塑、掐丝画、书法、古筝等。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讲,传承是关键。我校以非遗校本选修课为契机,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每年非遗选修课参与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非遗课程也成为了学校的特色品牌。


三、活动“跨界”:组织学生非遗成果展示

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学习,我始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将非遗传承人请进学校授课,带领学生走出去参观交流,参加传统文化比赛或展示活动。

我多次带学生参加非遗展示交流活动:

20175月,带领学生参加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活动,在北京一零一中学观看非遗节目展示,学习面塑、脸谱等非遗技艺。

20186月,带领学生前往二十中学参加第三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活动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活动。

2019年—2021年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海淀区非遗优秀作品成果展,每年有多名学生的非遗作品参加成果展示,并且多名学生获得优秀作品成果奖。我个人获得非遗展示活动“最佳组织奖”。

组织学生参加2020年篆刻比赛清河学区分赛区中学组比赛,六名学生参赛全部获奖,两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四名学生获得二等奖。

组织学生参加2020年“印记中国”北京市篆刻比赛,获得北京市比赛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优秀奖两名。


四、科研“跨界”:组织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

我校作为外国语学校,办学目标为培养“双复型”人才,开设多种外语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初中开设英、德、西、法、日多种语言班型,并与多个国家建立合作项目姊妹校关系,我校学生每年都与姊妹校的学生进行访问交流,在访问交流的过程中,正是传播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时机,我校的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小使者,用不同国家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讲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展示我国的非遗作品,让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的学生中很好的传承,也要让学生带出国门弘扬光大,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力。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非遗课程实施进行融合,我在2018年申报了海淀区“十三五”课题《非遗课程与外国语学校文化融合的模式研究——以葫芦雕刻和齐派篆刻为例》,我作为课题负责人,主笔课题申报,主持课题实施,并于2021年顺利结题。

在葫芦雕刻和齐派篆刻非遗课程与英、德、西、法、日语五门外国语课程的整合过程中,采取“对内”和“对外”两条路径,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非遗”文明的认识和了解,传承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对内”即在学校的非遗课程教学和外国语教学、在选修课和社团活动中增设非遗课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即在姊妹校的来访或游学中,开展我国非遗文化传播、技艺学习交流等活动。课题进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非遗课程进校本选修课

第二阶段:非遗课程进社团

第三阶段:非遗课程进课堂

第四阶段:非遗课程进游学

在课题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觉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自己弘扬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五、管理“跨界”:以传统文化项目丰富工会活动

作为工会主席,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技艺活动,比如剪纸、编织中国结、插花等。在2021年的寒假,初中工会积极响应校工会“守望相助齐抗疫,心手相牵迎新春”寒假活动,特别组织“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工会活动,初中分会和海淀区非遗展示中心合作,利用抖音、百家号等直播平台、“文旅@海淀”海淀文旅公共服务数字平台参与非遗云体验直播活动,线上体验宫灯、传统结绳、创意剪纸等活动。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携手抗疫,通过此次工会活动,广大教职工不仅通过网络非遗平台学习了传统技艺,也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