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小学 侯晓颖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小学语文教师,二级教师。任教以来,多次参与高校、北京市、海淀区组织的传统文化培训,积极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漫漫长路,心向往之——我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
自2013年接触传统文化至今,深爱经典,深受启发,我积极系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并将所学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带领本班学生沉潜诵读,启蒙开悟,笃行立志,以传承文化为己任,躬身力行,矢志不渝。基于传统蒙学教育、语文教育、班级管理思想,我进行了较为整体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基于性情:幼儿养性、童蒙养正
没有接纳就没有教育。在教育阶段上,传统蒙学指出幼儿养性、童蒙养正。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性情,一切基于性情的涵养,接受孩子们的各种特点,正面引导,长善救失。其次是童蒙养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养正气,胸怀家国天下,厚德行,融化荣辱困达。
二、语文教学:深度记忆、音韵感知
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记忆能力犹强,尤其三四年级之前,再经吟诵熟读之训练,则记忆会更加深刻。吟诵对学生气息、脏腑、身心的滋养,对道德情感、品行情操的涵养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吟诵是汉语的独特风格,由音韵感知进入汉语与诗文,是我的教学研究重点。
在经典诵读教学上,我采用了百遍读书法和朱子读书法相结合。读书最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平稳的心态安定心神方才读书,我们利用每日的晨读、午读持久绵密地开展经典诵读,孩子们的经典积累量大增,对古文有了更深地理解,身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滋养。
为了更好地落实切己体察,我为孩子们开办旗萤国学堂,带领孩子们走进经典。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我会不定期地举行班级内的背书成果大赛。还会抓住升旗仪式、班级展示等机会让孩子们展示经典吟诵。小学生年纪小,缺乏舞台经验,在大平台上历练,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察自己的内心,历事练心、磨砺成长,获得信心和勇气。日复一日的开展吟诵,我们的班级也成为了学校特色班。
在语文教育的融合上,深度挖掘教材,精心设计课程,在多次的公开课上,将吟诵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让孩子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领略真、善、美。
三、班级管理:以德为本、循礼立身
“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四书章句集注》)立德树人,循礼立身,“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礼记·仲尼燕居》),重德兴礼以育班也。
班级管理,首先要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和差异的前提下,抓住每个教育的契机,凡是班级出现不正之风的,立即引导。只要启发的方式方法、语气心态、格局视野到位,孩子们都是能够深刻认识到错误和问题,积极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
班规的制定,也是我们施展礼仪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的班规一开始就简单到“上课举手,老师点到后,才可以发言”、“不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待其他同学发言完后,再举手发言”,把这些具体的列为班规,孩子们更有敏感度,如此一点点得前进,到最后的心法、心态层面的“循礼立身”,感受在任何场合的进退之度,以及礼的本质大讨论。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的行礼过于表面化,鞠躬行礼可能是为了获得表扬,但内心不一定真认知到礼的核心。这时就展开“礼之本质”的大讨论,最后共同得出结论“礼者,敬而已矣”,是对自我生命的尊重,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乃至对一切事物的尊重。
班风的建设,除了班主任的引领,还需要班委和小组长的协助,选拔树立品行好、负责人的同学担当,加强班委和小组长的学习落实,这是很重要的。班委起来之后,整个班风会好很多,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四、家校共育
刚接班时,我约谈了班里的所有家长,跟他们了解情况,交流教育,并推荐家长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一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也都会专题分享。此外我还主力推动了家委会成员的学习进度。
由于时间精力问题,家长工作还是做得不够深入。这是最可惜的一点,因为即使老师的努力再大,家长没有跟进,孩子很快就又回到原来状态,孩子就是家庭、家长的镜子和影子。家庭教育的大力推动,必将会根本性地转变今天的教育环境,尤其是深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孩子懂得感恩父母,跟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其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都差别太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落实,还有很多更为重要的工作要做,其中必然有探索之艰辛与不易,但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作为教师更当大义担当!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人性光明带来的力量,足以支撑我们穿越一切困难,创造更加辉煌的美丽中国,让我们更加有力量守卫国家与世界的和平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