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

教师简介

获奖者: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晓玉

        传统文化不是新知,也不是小道或机巧,而是深植于我们内心,习焉不察、日用不知的生命智慧。传统文化教育也不是学校教育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固本培元、立德树人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在立人中立己,在传承中传播,我愿为之恪尽绵薄。

        海淀区教科院课程研究中心科研员,文学博士,首师大国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兼职实践导师,中华书局经典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被评为中华书局2015 年传统文化年度教研人物、北京市高中课程网建设先进个人、海淀区教育科研带头人。作为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课题负责人。引领中小学开展教材实验和课程实践,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开展“读圣贤之书、成厚德之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聚焦经典教学 传承文化精神—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课程实践研讨会”等;多篇文章在《北京教育》等刊物上发表。


在立人中立己 在传播中传承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晓玉


  人生中的很多遇见,看似初始,实则是久别后的重逢。与传统文化的遇见就是如此。年少时的我也曾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在诗词古韵中吟咏徜徉。高考前的一念之差让我与心心念念的古典文学擦肩而过。之后被流转的岁月裹挟着向前,一直没来得及回应被潜压心底的那份渴盼。博士毕业后来到教科院工作,开始负责传统文化课题的研究。几经辗转,终于与当年的那份初心欣然相遇。

  2014 年 6 月, 海淀区启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我有幸成为课题负责人。在我看来,启动课题不仅是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政策要求,同时也是基于对教育现状的分析把握和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而做出的。因为传统经典是我们精神的来处,是取法乎上的不可替代。但随着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青少年学生的文化根基日益肤浅,精神底色日益淡漠,对本民族文化既不了解,也谈不上认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遗憾。作为承担着文化传承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构,学校对此责无旁贷,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把文化经典打开给青少年学生,把令他们敬而远之的经典变得鲜活、生动、有意思,从而吸引他们主动走进经典,成长为具有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现代学生。


image.png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带领着 60 余所课题学校开始了传统文化课程化的实践和研究,通过聚焦“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核心问题,努力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课题研究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砥砺和成长的过程。在自觉修身、涵养德行的基础上,主要在三个方面着力:第一,课题统筹规划。作为课题负责人,需要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细化研究步骤,建立研究团队;需要不断找到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将研究不断推向深入;需要将学校的实践经验凝炼为科研成果。第二,课题指导培训。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入学校调研指导,进行专题培训。自 2014 年以来,先后深入学校调研指导 70 余次,引导学校在总课题框架下形成 100 多个子课题,为课题校干部教师做了 20 多次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达 1500 多人次。第三,课题组织管理,主要体现在会议组织和师资培训上。自课题启动以来,负责组织了 8 场课程实践现场会,组织了 30 余次大大小小的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培训教师达3000 人次。

  课题开展几年来,陆续取得了一些较为瞩目的成果。在理论层面,研发了《海淀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手册》,确立了海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及实施途径,形成了由四类课程构成的全方位、立体性、结构化的传统文化课程群,并探索了每类课程的实施策略与评价方式。这些研究引发了中华书局、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专家教授的广泛关注。

  在实践层面,通过课题引领,学校育人品质显著提升,传统文化名师不断涌现。2014 年以来,负责组织举办了 4 场全国性的研讨会,共有来自17 个省份的 1600 余名干部教师参会,在京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活动向与会者全面展示了海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品质与高境界,让传统文化教育的海淀模式呼之欲出,被与会者称之为“领跑者的聚会” “实践者的盛宴”,为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实施提供了样本和示范。在这些活动中,打造并推出了 50 余节精品观摩课,青年教师参与其中,迅速成长。

  由于课题研究所产生的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2015 年国家语委主办的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评选中,海淀教科院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卓越贡献奖”,另有矿院附中等 8所课题校和 7 位教师获奖;在中华书局的年度人物评选中,窦桂梅、张文强、张红等 7 位教师获年度人物奖或提名奖,我本人也被授予年度教研人物奖。课题研究也引起了媒体的密切关注,累计报道达三万多字。


image.png

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思考,也陆续发表了多篇文章。但总结起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得实效,除了要考虑其对于国家、社会及学校育人的功用,也要充分考虑其对青少年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不包括考试意义上的)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传统文化往往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根本的道理,为个人处理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维度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和借鉴。而这四个维度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所面对的四种最基本的关系。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种效用之所以没有被青少年学生深刻的体验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切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教育力量充分地释放出来。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更多地仍然被作为一种知识进行传授,而不是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来践行。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要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传统文化再好,也不能静静等着青少年去发现它的美,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形式,打破时空语言等各方面的隔阂与障碍,让双方能够相互吸引,相互走近。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不是因为它的老,而是因为它的新,用创新的形式去触碰年轻人的脉搏。要有勇气破掉所谓的固定的界限,在保持原有韵味的基础上打破框框,在创新中赋予传统以生命。其次是要创新传统文化的践行方式。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是实践养成。需要进一步探求如何将传统文化创新性地应用于人自身、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把学生自然带入到实际场景,让他们在切身体验中转变行为,提升智慧。

  念兹在兹,反思更进。与传统文化的相遇让我在立人中立己,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不是一种新的知识或学问,而是深植于我们内心的生命智慧,虽然我们习焉不察,但一旦被触动被唤醒,终将繁荣彬蔚。我愿用我的点滴努力促成更多青少年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这种相遇,并在不断的唤醒中让中华文化得以赓续、发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