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海淀敬德书院 杨 阳
作为学术课程的班主任,我依然时有惶恐之感。从《诗经》《史记》到《左传》,皆非本人所长,却是教师授课所需。既是职责所系,自然不敢不慎。故此,发放讲义前再核对一遍,已是习惯成自然。这不单是为了课程,为了可爱的学员,也是为了自己。毕竟,作为教育史专业的毕业生,作为研究元代书院的专家的弟子,怎能不记得虞山书院的名联:“明是明自家,行是行自家,学问只求诸己。” 海淀敬德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理事。自书院成立以来,先后担任《诗经》班等 5 个班的班主任,为来自区内中小学、学区管理中心等 140 多个单位的 350 多位教师修改了近 800 篇的传统文化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编写了 156 万余字的文集,14 万余字的教师读本,并修改了 4 版3 万余字的人文手册,同时讲授书院文化课程,参与 7 次会讲论道,受到嘉宾和学员好评。出版家风相关专著两本,发表《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等论文、文章 50 余篇。
三年来听弦歌声
海淀敬德书院 杨 阳
秋风萧瑟,落叶满庭,丁酉暮商,敬德书院再次迎来一班新的学术课学员。不变的主讲,是书院学术委员李山教授;不变的教室,是丁香掩映中的明德讲堂;甚至还有不变的笑脸,是这些年一直支持书院课程的老学员。要说变化最大的,恐怕是我手中的讲义了。从担任自己的第一期班主任开始,课前校对讲义、编排文稿,课后浏览作业、修改讲义已成习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参考学员建议,听取教授指正,讲义的注释越来越精准,讲义的编排效率越来越高,受到学员的欢迎度也越来越高,收录讲义的文集也受到更多干部教师的好评。
但是,作为学术课程的班主任,我依然时有惶恐之感。从《诗经》《史记》到《左传》,皆非本人所长,却是教师授课所需。既是职责所系,自然不敢不慎。故此,发放讲义前再核对一遍,已是习惯成自然。这不单是为了这门课程,为了这些可爱的学员,也是为了自己。毕竟,作为教育史专业的毕业生,作为研究元代书院的专家的弟子,怎能不记得虞山书院的名联:“明是明自家,行是行自家,学问只求诸己。”
一、傍树百年古
因着心头所好,我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史博士,主攻中国传统教育,并将明清两代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时段。犹记甲午盛夏,正埋首于《明会要》和《大清会典》时,导师忽然告诉我,海淀教科所有传统文化的项目,可以去实习。自此,便与敬德书院结缘。
入院之初,我是震惊的。在“九加一”排列的古国槐树下,掩映的是一所散发刺鼻气味的院落,因为这是正在翻新中的古建筑。于是,捡烟头、洗杯子、“先绿后红”地刷窗漆……遇到赶工时,便也亲自动手搬家具、贴砖片,在油漆和甲醛味里联系专家、考据像赞、校对文稿……终于在2014年9月28日,看到了敬德书院的成立仪式。
此后,便是研修、游学、学术等各类课程的逐步开展,便是文化建设与软件配置的逐步完善,便是披云朝出、戴月夜归的的充实日子,便是对“傍百年树,读万卷书”的美好期待。
二、扫石倾青尊
虽无当门红树送晴晖,但有排闼青山输翠色。敬德书院的美丽毋庸置疑。于是,前来游学的贵宾、前来研修的学校以及前来报道的媒体越来越多。为了展现书院更美好的一面,我与大家群策群力,设计影壁,写作碑文,创作楹联,选择青铜礼器,摆设文房四宝……以期最大化地发挥书院的环境育人作用。
犹记深秋叶尽时,一张清扫游艺苑的照片放入微信群中,被同事戏言:“看你拿着大扫把练功,顿时乐了,工作疲累一扫而空。”由此,为了练好介绍书院的“基本功”,为了减轻同事负担,为了更全面地展示书院,使书院文化课程落到实处,在大家的建议下,我精心编写修订了《敬德书院》三版人文手册。经过近两年的蓄力、积累和改版,目前刊印使用的《敬德书院》共有3万余字,含有对两座碑文的24条注解与义理分析, 4所建筑的故事考证, 8位历史人物的考据挖掘,18个功能室的介绍,以及20个匾额、7对楹联的注释,共涉及39条古代文化常识的辞目解释。此外,还有7种家具摆件和23种景观绿植的人文意蕴介绍和17种老教具的简介。全书总计配图112幅,含老照片10幅,一经刊印就受到来宾欢迎。薄薄一册书,寄望“同心同德又同堂,此日杏坛如现在”。
三、书中得几分
古代书院讲求“时习之悦悦斯”,又讲究“多学而识识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怎能不多学,怎能不多识,又怎能不温故。而这些,都离不开能够提高效率的阅读书目。在领导的指点下,我协调书院同事们,大家勠力同心,编写了《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经过努力,本书稿邀请到楼宇烈、钱逊、彭林、郭振有、梁涛等38位学者教授,写作了精彩的80篇推荐缘由,最终完成80目84个古文选段的篇目注释、翻译和调整工作。整个读本共计14万1000余字,包含1450多条古文辞目的注释整理。数据库检索7000余次。本书最终由中华书局出版。
此外,为了直接惠及一线教师,我为每一个学术班,都组织教师们编写了结班文集。截至2017年7月,在担任“儒学思想发展史”等5个班的班主任之余,我为来自中小学、学区管理中心等140多个单位的350多位教师修改了将近800篇的传统文化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编写了《文以载道》等5本共计156万余字的结班文集,期冀“力尽一分,就算一分真事业。”
四、道外无一事
学古书院有联曰:“学以聚,问以辨;古与稽,今与居。” 可见,会友辅仁、修业进德,效法八百年前“朱张会讲”是一条极好的门径。为此,在领导指示下,我联系中国教师报,并与北师大教育家书院等机构展开合作,共同举办了“中国教师·敬德会讲”。参会者是来自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湖南、辽宁、新疆、甘肃、内蒙古等17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位研究员、教育局长、校长、教师,可容纳百人的笠僧堂常常座无虚席。目前,会讲已举行7期,每次都得到《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人民网、搜狐教育、新浪教育等十多家媒体的报道。
此外,不论是宣传片制作还是学刊编辑,不论是端茶倒水还是洒扫庭除,不论是带领研修还是服务游学,只要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事情,我均是随手而来,顺手而做。
阳明子曾教导弟子:“以天地万物之理具於一心,心外无他物。”我一后学之辈,无有深厚修养,却于书院忝居一位,心中实感不安,唯有不断提升、努力工作,管他乐水乐山,只求随处襟怀随处畅,耳畔常闻弦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