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

教师简介

获奖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属中学 梁中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端正态度,激发起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继承民族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也能在践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育人品位和人文素养,并且从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属中学,英语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教科室主任。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角,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的渗透》发表在《语言文字报》并获得区级以上奖励。结合校长委托课题《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依托北京市地方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文化课堂和文化课程建构,并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一批课程研发的校级骨干教师。


感于心  践于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属中学 梁中贤

 

  自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成为成为重中之重,各区各校都在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本人作为矿大附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负责人,一方面积极关注传统文化教育动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另一方面也借助海淀区教育平台,在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使个人自身和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取得有效进展。


blob.png 一、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blob.png

  近三年,本人连续奋战在高三教学一线,尽管教学工作紧张,仍经常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喜马拉雅App软件聆听蒙曼、李山老师的《隋唐史全集》《诗经讲解》,蒋勋《细说红楼》等,阅读并背诵《论语》、《诗经》等书籍。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培养学生懂得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 

积极参加区教科院组织的各级各类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和活动。先后参加了中华书局组织的第三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暑期成长营,获得相应学分和证书;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2016年学术年会,组织教师提交征文活动,本人和其他四位教师论文获奖并在大会上交流分享;参加《聚焦经典教学 传承文化精神》海淀区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课程实践研讨会,组织我校四位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我校何爱华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均获得海淀区一等奖;参加“诗词赏析与创作”区骨干教师培训、北师大举办的第五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聆听楼宇烈、李山等专家讲座。在教学中理性分析,筛选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角,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创新地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image.png


blob.png 二、走进师生教育教学活动一线,亲历感受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blob.png

  身为教科室主任,我始终坚持走进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线,亲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参与组织了如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一)在学生活动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参与全校推广“五诚信”活动——诚信自律、诚信品德、诚信学习、诚信集体、诚信生活,开展多种活动推动诚信教育,每学期期中期末都会设立免监考考场,促进学生成长为诚信中学生。教师节期间,我校开展“释菜礼”(古代拜师礼,将蔬、果拿来礼敬师尊)活动,高三年级国子监“传统冠笄”成人活动,学生通过重现古代拜师、加冠礼节,了解历史习俗,增加了对教师的敬重,更加珍惜老师的教诲。结合研学,组织学生游览故宫,与学生一起在行走中欣赏宏伟的传统建筑艺术,了解中国历史,游览归来,学生制作了PPT展示观览感受,欣赏着孩子们的收获,我更加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加使我意识到承担起传统文化教育这份历史使命的重要价值。寒暑假期间,学生会参加敬老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体现奉献、尊老等优秀传统美德的社会实践。

  (二)通过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的平台

负责学校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展,开设了内容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程,其中包括国学诵读、传统茶艺、厨艺、武术、古筝、书法、剪纸、布艺、快板等多门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课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领悟古人哲思,提高文化修养,提升艺术技艺,陶冶艺术情操。本人对这些课程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估和考量,通过对师生开展调查问卷,评课打分,深入了解课程状况,促进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的距离

本人在教学一线中,积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2016-2017第一学期和外教一起在高二5班共同授课,课程中进行中西方节日对比,中西融通,继承发展发扬传统文化。举行主题为“高中学生该不该异性交往”的辩论赛,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对婚恋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父母别样爱的表达方式,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正确解决自己青春期的困惑问题。

在教学指导方面,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如历史学科中讲解中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中有关仁爱、孝悌、敬业、爱国等内容至今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基础。语文学科中学习古代优秀人物的思想品行,对培养学生情怀、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推动各学科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学科活动,如语文学科开展《弟子规》的学习与诵读活动、“绘读诗歌”活动、制作活版、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历史学科开展“游古迹 学历史 品文化”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起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加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多次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区级课题研究活动,在《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说课展示活动中,我校有四名教师参加说课比赛,有两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image.png

(四)在对外交流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我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

  我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我校师生喜爱,我本人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向国内外友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我校的教育实践和成果,如广西、贵州校长、教学干部来访,汲取我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经验,法国、澳大利亚、韩国师生来访,体验我校的茶艺、古筝等课程,让外国师生体验包饺子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包饺子对外国学生来说是像是一项游戏,又像是一项竞技,他们在欢笑声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细致、精巧,我也在与外国友人的互动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外国师生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吸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其国家没有这些课程,能够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我校接待外国学生的活动多次被多家媒体报道。

2017年7月,我校荣获京城百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推广项目实验校。


blob.png 三、开展课题研究,深化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blob.png

  近三年来,在不断总结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也鼓励学校老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小课题研究。带动我校教研组、备课组开展课例研究,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校有四项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题被确立为海淀区“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关注课题、重点课题或一般课题。协助校长完成《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海淀区“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校长委托课题)申报、研究工作。2015年,我校参加由海淀区教委和中华书局联合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经教育课题,试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传统文化教材并提出反馈建议。在参加传统文化相关会议、交流活动中学习和积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验。我也在教育研究中获得教育科研管理创新奖、海淀区英语学科带头人。以研促教,使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广工作更加深入、科学。

  以上是我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努力。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生源基础薄弱。初中学生有61.17%来自京外,初一二年级所占比例更高,这些孩子会在初二或初三回到原籍参加中考,心理波动比较大,容易产生疏离感,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染,能够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高中学生中考成绩较低,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心不足,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端正态度,激发起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使教师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提升学校育人品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我本人以及学校都会继续深化、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次评选是与其他学校交流、探讨的机会和平台,我将珍惜此次评选机会,借此次活动吸收其他学校和教师更多有益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验,使我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