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无德焉能称“师”

时间:2020-05-07 浏览:1847

   

       微信图片_20200507142618.jpg“师德”本不应是个问题,如今却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离传统真的太远了。为什么?就因为“师”与“德”本来就是一个当然的“同一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唐代韩愈叹曰:“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不意千年一叹,竟一叹千年……

       为什么说“师”与“德”不可分离?盖“无德不可称师”。当然,“师”与“学问才识”也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无学不足为师,才识不济不堪任师”。师,须是德行完美、学识丰博、善教有方、尽心敬业者方可任之。

      人而无德,其害或大或小,终归是害,害人害己害社会。师而无德,其害则最为深重,这与教师的特殊职责有关。

       从宏观层面说,教师是文化的“二传手”,做的是“文化传习”的工作,教师的天职关系民族或人类文化的延传与发展。从中观层面说,教师做的是“以文化人”的工作。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达成“以文化人”的目的。中国古代有“师表、师范”的说法。“表”就是“率”,提供“样式”和“导引”;“范”就是“模本”“模具”,让学生在教师的“模具”里成长为和老师一样的人。这情形正如一句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微信图片_20200507142946.png

       故曰“师”是“德”的同义语。有德者不必为师,而师者必有德也。

       “师德”成为一个“问题”。首先是我们的观念认识出了偏差。教师的意义或价值被严重低估。社会习惯把教师仅当成一种一般性职业;教师自己也仅仅把教师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在家长眼里,孩子的学习很重要,但骨子里却把教师当成孩子的“服务员”,有时甚至是一种雇主和雇员关系。师道尊严早已荡然,以致斯文扫地,甚至沦落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当然,这里面也有教师群体自身的原因,存在诸多的不检点和行为失范等问题。

       解决“师德”问题,个人认为应该从“三正”入手。

首先是“正名”,认清“教师”的名实关系,向教师的真义复归。全社会要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觉醒”,要认识到教师是国家“软实力的生产者”,知道教师的存在状态和作用发挥,关系子弟的出息、家庭福祉和国家、民族的兴衰。

       进而是“正位”,给予教师恰当的地位。我们应该继承优良传统并做现代性的转化,在观念、制度和习惯上,全面树立“师道尊严”,让“隆师”“尊师”成为大众广泛的自觉行为。学生和家长、政府官员和各行各业都应该诚心诚意地礼敬教师;教师节应该是全社会的尊师节,不应该只是学校教师的“自娱自乐”。

       然后是“正行”,知行合一,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其要者一是“择师”,提高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传统社会择师很严,以文行兼优者为上;如果德行不佳,即使文采出众、教法超群也不采择。二是“育师”。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要注入“师道”“师德”的内容。三是“为师”。一旦被选并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就应该真正做到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制度,自觉加强自身的修炼,自觉地践行一辈子从道、守道、传道、弘道的“初心”,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四是“尊师”,努力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所谓不破不立,这特别需要我们有一次全面理性的“反思”和行为上的“拨乱反正”。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院长|王东林

(编辑:达思潮)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