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师生互动

时间:2016-04-23 浏览:1998

       2015年6月17日,正值仲夏有些闷热的午后,敬德书院草木葱郁,细雨敲窗,书声朗朗。在清雅的书院里,中华·敬德读书会举办了第十四次读书活动。

       中华书局编审、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的祝安顺先生带领读书会的老师们学习了《论语》“子张篇”和“尧曰篇”,并分享了他对《论语》学法和读法的感悟。

 

       本次进行读书展示的是第七小组,由玉渊潭中学的张秀靓老师礼赞,玉泉小学的史文新老师领诵,交大附中的孙杰老师记录,中关村二小的唐尚飞老师主讲。唐老师发言的题目是《读<论语>,学为师之道》。唐老师首先讲述了“师”字来源,然后介绍了孔子其人,再次论述了孔子首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为师之道,最后联系当下把教师的职业境界分成人员、人才、人物三种,呼吁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师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随后,祝老师对第七组的展示进行点评,他肯定了唐尚飞老师在分享时,从文字本义的分析入手,并引用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所说的“由小学入经学,其经学可信”,强调音韵、文字、训诂对学习经典的重要性。另外还赞成唐尚飞老师对现实的关注,探索从传统到现实的门径并怀有一份对现实反思的可贵,鼓励大家像唐老师说的,努力做“人物”,尽量不做“人员”。

 

      之后,祝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子张篇”及“尧曰篇”。 “子张篇”都是孔子弟子所言,祝老师首先结合““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这一章,给大家罗列了朱熹、钱穆、孙钦善三家的注释及杨伯峻、钱穆、孙钦善三家的译文,从而分析了各家注释和译文的不同。随后,他向读书会老师们提出一个问题,“对于《论语》中的‘子’和‘学’你会怎么去注释?”让现场老师回答,紧接着他又列举各家对这两个字的注释,引导大家去思考在给学生讲时我们该如何平衡取舍。作为入门书,他推荐了杨伯峻《论语译注》和孙钦善的《论语注译》;作为有趣的参考书,他推荐了赵纪彬《论语新探》和牛泽群《论语札记》。

 

       相比之前专家逐章的讲解,祝老师侧重分析“子张篇”中言论最多的子夏的言论,他说到,《韩非子·显学》中说“孔、墨之后,儒分为八”,虽然八家中没有子夏,但作为孔门四科十哲里文学科“高材生”的子夏在传承与发展儒学思想上的作用不能磨灭。然而子夏并不像颜回、曾参辈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发展出了一套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他结合“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这一章,说到,这里子夏对“好学”的定义已经与由内而外的“为己之学”不同了,他已经不重视“好学”里由内而外的对德业的把持。

 

      值得一提的是祝老师与读书会老师们有不少互动,读书会中段时,他抛出“你认为《论语》中最妙的语句”问题,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大家的回答中,有十多位学员都表示了自己最喜欢的是孔子的恕道,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黄金律”。随后,祝老师也给大家分享了他最喜欢的语句,即微子篇第十八章中,孔子在评价伯夷、叔齐等“逸民”时说到的“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祝老师说到,这是儒家文化的权变,也与《易经》中“时”“位”的观点相融通。

 

      其中让读书会老师们非常感兴趣的,祝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曾氏家族家传的读经方法,即从自注(注解字词、了解大意)—他注(读其他家注释)—再注(再次琢磨自注)—行注(把注解的义理行出来),这给老师们的教学也颇有启发。他还说到,人生之道应该是遵从由“治学”到“修身”再到“用世”的次序,顺的次序则让人主动,逆的顺序则让人被动。

 

       最后祝老师还鼓励大家学习经典时,要接近原典本身,真正自己走近经典、读准读熟读懂经典,而不是仅仅读一些感悟性的作品,另外我们也要怀抱一种向上的态度。

 

       至此,一本《论语》已经读完一遍,其中既有专家学者的引领,也有我们读书会老师们各自的分享。读书会接近尾声,希望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与经典亲密接触的诵读和研修,能够形成持续性、常态化的学习机制。如学员红英小学的语文教师张杰利所说“十五期读书会即将结束,十五次上山、下山,相信再走这条通往书院的路时,不会觉得漫长了。能够在环境如此清雅的敬德书院上课,由外而内影响自己的心性。明德讲堂内,教授们循循教导,不仅讲授知识,更授以大道。经师易遇,人师难求,能够遇到这么多好老师,倍感幸运。久不闻‘道’,在读书会中又因各位老师而得以一窥,怎能不激动、不认真、不躬身践行?”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