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脚下的中法大学

时间:2016-04-23 浏览:2942

blob.png

blob.png


一、皇家余韵 

古宅清幽沿着悠长的北清路,最终到达北安河村,再向西山脚下探寻——环谷园8号,那是一座仿佛隔离了尘世的古宅小院。它端庄而又神秘地在此坐落了一百四十余年……清光绪年间,光绪皇帝生父醇贤亲王奕譞府上总管范荣昌(范长喜),在修建七王坟的同时,在皇姑园西坡平台地为自己修建了宅园,并在院内及周围广种“暴马丁香”,一时间名动京城,当时称为“丁香院”。李石曾原名李煜瀛,字石曾,号真民、石僧,晚自号扩武,河北高阳人。1881年生于北京,15岁从名儒齐禊亭习汉学,21岁以随员名义随清廷驻法使臣孙宝琦赴法留学。“皇姑园”,又名“黄瓜园”,李石曾依谐音改名“环谷园”。寓意废皇权之威,还自然之美。北京中法大学成立于1920年,是在西山碧云寺法国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的,创办人为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大学刚成立的时候只有文理两科,首任校长是蔡元培先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共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中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的李石曾先生以此为契机,在京西温泉村创办了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1924年3月,国民党元老李石曾选中了北安河皇姑园,经多方筹资,用9400元购置下来;并修缮了丁香院作为中法大学附属中学校址的一部分。他在此购置民房76间,将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迁至于内。此举得到爱国将领及进步人士的经济支持。1924年底,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冯玉祥、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胡景翼(字笠僧)、第三军军长孙岳慷慨解囊,向温泉中学各捐大洋1万元,共3万元建设了图书馆(笠僧堂)和门前石桥。《中法大学要览》载:“合陆谟克学院乙部,服尔德学院乙部,西山温泉各校,及附设医院农场测候所总名为西山学院。”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均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分山南、山北两大区域。其山北的温泉、环谷园、金山山水如画,可称为中法大学的后花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也曾出现过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比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诗人圣—琼·佩斯曾在此写作获奖作品《远征》;法国学者铎尔孟在服尔德学院乙部教授法国文学,曾译法文《红楼梦》;特别是中法大学董事兼校医贝熙业先生,与他的贝家花园一道,为中法大学学生及当地百姓免费医疗的事迹在当时传为美谈!“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李石曾曾手书唐代张载名篇《桃花溪》,怎料西山脚下,环谷园中,他找到了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可以说,清末的丁香院以及民国的笠僧堂,随着中法大学的变迁一起成为了培养民国人才的摇篮。尤其是丁香院,虽历经百年风雨,却依然浓缩了教育先驱们的人文情怀和清式皇家建筑的一丝余韵……

二、烽火岁月 

丁香花开以李石曾为首的革命党人之所以创立中法大学有两个原因:第一,推动以“勤工俭学”为开端的中法教育事业的继续与发展,期冀在“勤工俭学”之外开辟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中法教育合作的模式;第二,希望通过中法大学的创办来促成法国退还庚子赔款余额。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在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了。他们参加孙中山先生追悼会,牢记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他们办起平民学校,教农民学文化,向农民宣传爱国思想。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学生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口号,游行示威,宣传民众。“一二?九”运动中,温泉中学的学生和北平的爱国学生一起请愿示威。徐州沦陷,由于拒绝参加日伪组织的“庆祝”活动,学校被勒令停办。特别是解放前夕的温泉中学,已经成为了北平地下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据点。“发展个性,陶冶品格,训练技能,养成健全公民。”李石曾先生的这一思想成为温泉中学教育的指导思想,贯彻于各项教育活动中。学校的创办者们立志通过改革教育振兴中华,他们坚持用爱国精神教育学生,所以温泉中学从创办之日起,就是一所爱国进步的学校,最后成为中法大学历史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早在1925年,北京中法大学已经初具规模,大学部有四个学院,分别以法国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即服尔德学院、孔德学院、居礼学院和陆谟克学院)。除了大学部以外,中法大学还设有中小学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北京中法大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设立了药学专修科,在北京除设立附属高中以外还与北京研究院组成调研组。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北京中法大学因为不愿意接受北平日伪政权的领导于1938年被迫停课,迁到云南昆明。1945年抗战胜利,大学部于1946年迁回北京。1949年北平解放以后,北京中法大学因为经费困难,由私立改为国立。最终,1950年中法大学被其他三所大学合并,其中文理系、法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并入南开大学,数理化三科并入华大工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理工大学。至此,在战火硝烟的时代中成长了30年之久的北京中法大学正式宣告关闭。岁月变迁,物是人非,如今的中法大学附中已经被北京市教育局于1953年改称为“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

三、传承血脉

海淀先行现代中国的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有许多都曾留学法国,其数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不论是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还是英国。政治上,法国曾经培养过周恩来、邓小平、陈延年、李立三、徐特立,培养了国民党的元老李石曾、吴稚晖;也培养了著名军事家朱德、陈毅、聂荣臻以及教育界的领袖人物蔡元培……北京中法大学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学制上模仿法国大学区制,“法国大学分为十七学区,每区有一大学,即包含文理医法等科与中小学,此即中法大学所欲采其长以行之者。于此言之,不仅关于一校,实亦一种学制之实验也。”也就是说,中法大学不直接提供高等教育,而是包括大中小学三级教育,京城内外皆有校区。其次,教学上中法大学十分注重自然科学和实际应用,不但在城里设有数理化各类实验室、标本室、铁工厂,而且在西郊设有西山学院。中法大学的办学宗旨是: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沟通中西文化,并注重实习和应用。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周围群山环绕、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体现了李石曾的教育观。1933年12月1日,他在《北京晨报》五周年纪念专刊上发表“教育谈”,主张俭学与工学相结合(即勤工俭学);学理与实用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兼全并重(即实干苦干、力求实效);并且以天然优美的环境与工作,代替学校之假期与游艺(即学校宜设于郊外风景区)。在西山一带建立乡村小学,李石曾明确表示:“中小学亦取接近自然之意,盖私淑中法儒者陶渊明卢梭等主张也。”体现了其意欲将中国传统儒学与西方自然主义结合之理想。从历史角度来说,中法大学最主要的贡献有两个方面:一则为人才的培养;二则为促进了中法文化交流。它有三个重要的渠道促进中法文化交流:首先是校刊,其次是邀请法国学者来华讲演,再就是派遣学生赴法留学。可以说,北京中法大学为中法教育合作事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当时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虽然,北京中法大学今天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所开创的事业值得我们珍惜。清末的丁香院与民国的笠僧堂这两座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与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隔桥而望,海淀区委区政府于2014年将这两座建筑改建为海淀敬德书院,专门服务于海淀中小学教师传统文化修习。丁香花又开,百年古宅重新恢复了它的活力与生机。美丽的海淀西山见证了中法的世纪情缘,见证了中法合作的近现代教育,海淀教育人未来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和形式更好地传承昔日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和遗址,为中法大学开拓的教育、文化、社会等事业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中法大学概要》,法国里昂市立图书馆藏。【2】蔡元培:《湖南自修大学介绍与说明》,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葛夫平:《简论北京中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4】许睢宁,张文大,端木美:《历史上的中法大学》,华文出版社,2015年版。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