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儒家思想的内核从“仁”开始

时间:2016-04-23 浏览:5905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由此可以看出“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是准确理解和把握儒学的门径。那么,对于“仁”这一抽象的思想概念如何理解、如何认识还是应该回到儒学的原典上来加以分析和思考。


  2015年6月14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文利博士为人大附中三十多位党员教师做了《如何理解“仁”》专题讲座,任老师的讲座立足儒家原典,从多个角度解构“仁”这一儒学概念,为老师们展现了“仁”所包含的丰富的哲学内涵,丰富了老师们对儒学核心思想的理解。


  任老师认为“仁”是儒家思想最核心、最根本的概念,以至于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这个“仁”字。儒家关于“仁”有极其丰富的理解和认识,其影响深入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传统称谓中的仁兄、仁君、仁公;医学用语中的仁术、医者仁心、麻木不仁;日常事物花生仁、瓜子仁、杏仁、眼仁等。因此,把握儒家思想的要旨就需要对“仁”有准确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从“仁”字的本意悉心揣摩,也需要将“仁”与“恕”、“礼”、“爱”、“生”等儒家思想概念一并加以思考,方能有所领悟。


  关于“仁”的本意,任老师从“仁”字的构成加以详细的阐释:仁,二人为“仁”。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以人意相存问”就是仁,它反映了“己”与“人”之间“以人意相侍”的关系。“以人意相侍”实际上就是平等相待价值观念的具体反映。从这个角度理解“仁”有相互间平等相待的含义。另外,对儒家“恕”、“礼”“爱”、“生”等概念的准确把握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仁”。


一、“仁”与“恕”

  关于“仁”与“恕”,任老师认为儒家的“恕”是“仁”的重要表现。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恕”的表现反映的是儒家“仁”的思想。前者是从“消极“的角度考虑“为仁”,而后者则是从“积极”的角度明确“为仁”之道。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讲,“为仁”重要的是有“同情心”、“同理心”。中国人常讲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诗经》“人之有心,余忖度之”。《大学》的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都是儒家“恕”的反映,但其内核还是儒家的“仁”。


二、“仁”与“礼”

  在讨论“仁”与“礼”的关系时,任老师认为“礼”的背后是“仁”,“仁”是“礼”的精神内核。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日用常行之中,时刻规范着人们的生活行为。传统的“礼”经数千年演化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礼”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家“礼”仅仅能够规范熟人社会,而无法有效的规范公民社会。因为儒家的“修身养性”“个人修养的提升”都属于“私德”的范畴,而“公德”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获缺的,这一点儒家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对于这种观点任老师认为有失偏颇。


  他认为:儒家的“礼”从形式到内涵恰恰是用来规范陌生人之间关系的,“礼”有很强的公共性特征,即“公德”,这一点可以从“礼”具备的“别”与“和”这两个特性加以理解。“别”,如男女之别,尊卑之别,长幼之别、天地之别,它没有褒贬之意。因为,具体到人来讲,都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家庭角色,不同的角色其“责任”、“义务”乃至享受的“荣耀”本身就不同,这是社会秩序的体现,“别”则是社会秩序的基本保证。此外,“礼”的另一个特性是“和”,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通过“礼”可以有效地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和”与“别”是“礼”的两个不同的特征,但又彼此相辅相成,正如孔子讲:“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以行也。”由此可以得出礼之“和”与“别”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是“和谐的秩序”,这恰恰是儒家“仁”的体现。


三、关于仁爱

  任老师认为,如果说“恕”与“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话,那么“爱”则是“仁”的内在核心。对于“爱”这个概念人们有许多的提法和表述,比如仁爱、兼爱、博爱、慈悲。“仁爱”是儒家的概念、“兼爱”是墨家的思想、“博爱”是西方的理念、“慈悲”是佛教的观念。


  我们从兼爱、博爱和慈悲的角度看仁爱,仁爱是“有差等的爱”,儒家认为这种有差等的爱是人类普遍的、根源性的思想表现,具有天然自有的特征,儒家正是从天然自有这一点出发理解“仁爱”。孔子:“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在儒家看来:人的幸福感在家庭里,幸福的终极目标是与孩子共同享受天伦之乐。孟子提出的人之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聚天下英才以教之”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反映。因此,儒家认为家庭是社会的根本、家庭成员的亲情最为重要。另外,儒家也提倡将亲情推广开去,家庭的亲情和秩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不能孤立、静止的存在,必须向“他人”、向“社会”、向“天下”层面“推”出去,即“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仁民、爱物”等等都是“推”之所至。儒家这种差等的爱可以形象的理解为:一块石头落入水中,所产生的水波慢慢扩散开来的情景”,如果我们的爱不能“扩散”“推开来”,这种爱就是私性的爱,有局限的爱,而不是儒家的“仁爱”。


  为更好的理解“仁爱”,任老师通过儒家两个经典故事进一步加以诠释: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


  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两种对于“直”的不同认识,而孔子的观点则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如何理解?我们注意到在现代法律、传统法律中,其实都有“亲属容隐”的规定。法律并不鼓励“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这种行为,所谓“大义灭亲”虽然有某种社会正义感,但它对于家庭伦理关系的伤害是巨大的,这种伤害也直接或间接的造成社会秩序的动摇,从利弊权衡的角度考虑,“亲属容隐”的规定是适切的。反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难以找到安全感,更谈不上幸福感。


  任老师讨论的另一个故事出自《孟子》。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


  这个故事中,面对极端的伦理困境,舜如何处理?孟子的答案: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任老师分析说:对于这一观点,有人认为舜的做法违背了某种正当性,甚至是一种利用公权达成私愿的腐败行为。但儒家认为舜在这种情况下只是一种个人选择。首先,舜放弃了自己的职位,不存在滥用公权,其行为符合儒家对“仁爱”的认识,是孝悌、亲亲这种根源性思想的反映。


  任老师进一步启发老师们:这两个故事所设定的情景的确“极端”,但能够让我们深刻地思考儒家的“仁爱”之说,对“仁爱”的理解需要长期的思辨。同时,需要注意到儒家的“仁爱”是差等的爱,但扩散开去后与兼爱、博爱等思想也是相通的,如韩愈曾经说“博爱之谓仁”,宋儒也讲“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一点需要我们认真的体悟其中的道理。

 

四、“仁”与“生”

  任老师认为:对“仁”的理解应该关注到“生”,这又是一个具有根源性的概念。儒家有:“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观点,孟子:“恻隐之心、不忍之心”;还有我们常说到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体现了儒家对“生”的独特理解,也是对“仁”的进一步诠释。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仁”不仅表现为“成仁”的“刚烈”和“坚守”,同时不乏柔软、包容、支持、贮藏、生发的一面,其作用和目的同样在“生”。


  为了理解这一观点,任老师提供了三篇重要的历史参考文献,与老师们共同研读和思考:


西 铭 张横渠: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朱子:仁说(节选)


  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请试详之。


  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不包。其发用焉,则爱恭宜别之情,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故论天地之心者,则曰乾元、坤元,则四德之体用亦不待遍举而该。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发,而此体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穷。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


  此孔门之教所以必使学者汲汲于求仁也。其言有曰:“克己复礼为仁。”言能克去己私,复乎天理,则此心之体无不在,而此心之用无不行也。又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则亦所以行此心也。又曰:“求仁得仁。”则以让国而逃,谏伐而饿,为能不失乎此心也。又曰:“杀身成仁。”则以欲甚于生,恶甚于死,为能不害乎此心也。此心何心也?在天地则坱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

王阳明:大学问(节选)


  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徳。


  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茍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徳,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任老师最后总结到:以上三篇文献都是儒学大家对于“仁”与“生”直接的、体会性的感悟,对我们理解“仁与生”有很大的启示,对“生”的理解如同对“仁爱”的理解,也要将“生”慢慢推展开,由此及彼,由生命体向非生命体推展,形成一个很宏大的思想系统。对这些文献的认真研读与揣摩,会让我们对“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过学习,老师们深刻的认识到: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仁”绝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的“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造福的大仁大义。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行为的人格修养体系。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仁”是儒家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