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之跨学科融合

时间:2023-04-30 浏览:308

4月26日下午,海淀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系列专题培训(第二场)在海淀区西苑小学举行。

 

图片


海淀教科院“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群体课题负责人高丹老师、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李萍博士、海淀卫健委中医科季筱颖老师、西苑小学教学主任岳玉明以及海淀区中医文化40余所小初高课题校的核心成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


图片

海淀教科院敬德书院 高丹老师主持培训会

 

图片

海淀区卫健委 季筱颖老师

 

图片

西苑小学 岳玉明主任致欢迎词


图片

专家简介



李萍,女,教授,研究员,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生导师。为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统筹办公室主任,北京市“中医药科学与文化”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课题的子课题“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模式研究”,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中医药资源的教学化转化与开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师资培养”及“校本课程建设”等课题,创造性地将中医药科技与文化资源融入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体系,以中医药为主题带领学生参与“雏鹰建言”、“模拟政协”、“翱翔学员培养”等活动。出版著作有《中医药文化与我们的健康》、《四季本草手记——洞察自然中的健康本源》等书籍。


本次培训会课题组请到李萍教授主讲,题目为《中医药课程建设学科融合》,李萍教授从中医的生命观讲起,解读了中医的五层含义以及中医学的核心——气,气是世界的本源,是宇宙生命的本源,介绍了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气与五脏六腑结合形成脏腑之气,而五脏之气不足会引起疾病。


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女的发育成长规律到阴阳的动态平衡和五行说,以及“和”文化,中庸之道的“致中和”思想,为老师们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解渴讲座,以荷为例,从荷与生物学科融合到荷与文学作品、美术学科、物理学科、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跨学科融合,无不体现着中医药与学科融合间的紧密联系,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多启发与可借鉴的教学案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聆听完李萍教授的讲座后,与会老师们一起参观了学校的中医药文化校园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汲取千百年来传承的中医药文化,同时参观老师们对我校中医药博物馆志愿小讲解员们的讲解和礼仪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与赞赏的眼神,博物馆的负责人岳主任为老师们讲述了博物馆的建成历史,从无到有、从弘扬到传承、从文化到育人.....汇聚着海淀教委和教科院领导、专家的支持、引领和帮助,凝聚着西苑全体怡美教师的智慧与汗水。里面不仅藏着许多中医药的文化与知识,中医器械与中草药、还有很多教师与学生们亲手共同制作的汤头歌诀、中草药名签、皮影社团制作的中医药文创产品——醉海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希望校园博物馆这一生动立体的学习空间,可以为学生开启新的学习之旅,也将成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医药文化课程更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实践课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更加希望参观的老师们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增进中医药文化群体校间友谊、交流与合作!此次活动在老师们的合影留念与依依不舍中圆满结束!


图片


(本文来源于“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公众号)


图片

专    栏

敬德动态

责编 | 静   静

          玲   玲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