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敬德行远││不忘初心与使命

时间:2019-12-26 浏览:712

培育立身行道之人



肩负人文教育使命



兼容古今治学之道



秉承中华文化精髓




     作者:赵杨(敬德书院)


那一年,孔子诞辰2565年;


那一年,我来到敬德书院;


那一年,我本命年,周岁48。


2019年,孔子诞辰2570年;


2019年,敬德书院成立5周年;


2019年,我53周岁,已“知天命”。




2014年9月,我调到敬德书院从事书院行政后勤工作。到来的第一刻就被书院那古色古香的中式四合院、红漆大门、雕梁画栋、曲径通幽所吸引,一时间百感交集,是期盼,是肃然起敬,是神秘向往,总之心中默想,这可能就是我工作的归宿了!也许就是大家常说的知天命吧!感觉注定要和书院休戚与共了!2014年9月28日,秋意正浓,正值先贤孔子2565年诞辰日,敬德书院成立。我也正式成为了一名书院人,从此每天在这座中式四合院里,总是有种特别的感觉,感觉天地人合一了,那种使命感仿佛是书院自然而然赋予我的!


对于后勤工作,我在学校从事多年,可以说驾轻就熟,但却不太了解书院,什么叫书院?我上网各种搜索,也是各说各理,不尽相同!后来我们陆续参观了岳麓书院、筼筜书院、孔学堂等,才略知一点书院的历史积淀和职责所在。敬德书院与这些有历史的书院相比,只能算是刚出生的婴儿,但是,责任与义务在我们心中满满的,想着敬德书院一点不比任何书院逊色!





敬德书院,是有120多年历史的多进式传统四合院,原是清代醇亲王府总管范长喜的宅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鹫峰山脚下,位于环谷园之中。环谷园原名“皇姑园”,曾是一位盛世一时的皇帝为他的一个小姑母修的园林。传说那位小姑母年轻貌美、才华出众,并很有权势,后迷恋诗画,决意终身不嫁,脱离凡尘,欲寻仙境颐养。1923年由李石曾先生正式更名为环谷园,深有废皇权之威、还自然之美之创举。敬德书院就坐落在环谷园之中。据说,李大钊还曾在此院居住过。只不过那时还只叫丁香院,是由于院里种的多是丁香树而得名的,可见此院也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啊!


2015年的春天来得有点早。坐在办公室,窗外远见鹫峰山峦,鹫峰因其山峦上的两座山峰好似一只振翅欲飞的鹫鸟,故称“鹫峰”。近看苍松翠柏,翠竹林立。金色阳光洒下,透过树叶,斑驳绚丽。走出办公室,漫步于庭院中,闻花香、听鸟鸣,远离世间嘈杂,只看当下!院内有难以合抱的白皮松、百年的丁香、含苞欲放的玉兰、翠绿的早园竹、石榴、樱桃、国槐等等。在翠柏间如履平地的松鼠俨然成为了我们的邻居,叮当作响的肯定是啄木鸟在捉虫,叽叽喳喳南腔北调的鸟鸣无疑是鸟儿们在交谈,也许还是在跟着老师念诗呢。细听那边教室传出老师朗诵的声音,抑扬顿挫,行云流水,我仿佛穿越时空,不知是身处天上仙境还是孔府学堂,还是二者合而为一,那一刻,感觉我也成了孔子的3000弟子之一了!





这一年,我们接待了来书院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学员6000人次,我遇见了国学大师楼宇烈、彭林、程方平、郭振有、钱逊、蔡世平等,我重温了《论语》《春秋》和《左传》。


2016年的夏天酷暑难耐,尽管如此,也挡不住教室里的琅琅书声!院外的笠僧堂工地热浪袭人,工人挥汗如雨,只为抢工期!这座建筑是1925年冯玉祥、孙岳和胡景翼三位将军捐建的图书馆(笠僧堂),同时还有门前石桥(禹行桥)。为确保秋季论坛(孔子诞辰日)能够用上讲堂,同时也是为保护文物古迹,我们不停地修改方案,加班加点地干,也是拼了!远望这座建筑并没有多么辉煌,也不显壮观,但是,看过纪录片《大西山》的人,可能还有印象,除了介绍它的历史和来历,还有一张黑白照片,一群小伙子在笠僧堂前的合影,一看装束打扮就是那个年代的,当年那可是有文化的青年人啊!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见它在当年是何等的辉煌!近看这个建筑,石阶、石柱、基座,依然完好,只留下风吹雨淋的斑驳痕迹,见证着它所经历的岁月沧桑。这一年,因为有了笠僧堂,增加了百人教室,我们服务接待了来书院学习的学员7000人次。 





2017年的秋天格外迷人。月圆中秋夜,没有嘈杂和喧嚣,没有美味和佳酿,我们围坐在百年国槐下赏月品茶,陪同楼宇烈先生与他的弟子在一起“雅集”。


四合院里的灯笼挂起来了,外面的路灯和圆月一样的亮,新栽的红果树上已经有串串的“小灯笼”,笠僧堂后面的空地已经“变废为宝”,摇身一变成了大家休憩交谈的小花园。紫藤架下谈人生、谈理想、谈古论今;弯曲的小路上俯首闻闻蔷薇的芳香;触手可及的木棉花优雅清纯;柔和的景观灯似乎可以安抚躁动的心灵……这一切让匆忙的人们一时忘记了回家!


徜徉在白皮松树间,要格外小心被松塔砸到脑袋,那是三只松鼠捣的鬼,它们一家在这里安家好多年了,今年好像它们家又添一个宝宝,我们常常开玩笑说那是隔壁院的一家四口子,这么一家子在树梢间跳来跳去,或嬉闹,或吃食,或交流,弄得树下无数松塔和一地松子,只需几分钟就能捡半口袋,足足可以嗑上半天,虽然比不上东北大松子那么个大、美味,但绝对是天然的、无公害的,还是经过松鼠一家试吃过的,保证无毒!哈哈!





这一晚,花园的静谧、舞台上的雅韵、四合院的凝重、月色的皎洁,构成大美大雅的意境。2018年冬天,瑞雪在人们的期盼中也并未到来,但透过书院的木窗还能看到远处山峰极少的积雪,虽不及梅里雪山的圣洁,更不及玉龙雪山的壮观,但也是一个满足、一个期盼、一个愿景、一个希望、一个安慰!


这一年,春季论坛、秋季论坛、敬德会讲、读书会、学术班、研修游学等各种活动如常举行,学员越来越多,如果按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算,几乎是平均每平方米就有一个学员,5个人共用一个学位,利用率之高也是成立之初没有想到的。从原来的单纯面向海淀教师,逐渐发展成面向全区、全市乃至全国,在2018年下半年更是为雄安新区教师进行培训。


岁末,整个海淀教科院老师在书院新年联欢,从教科所到教科院、从50人到80人,团队里既有新来的同事,又有即将退休的前辈,大家真诚地祝福教科院的工作蒸蒸日上、敬德书院的事业好上加好!





不觉间,2019年的春天已经到来,2019年的秋天也不会远了。待到孔子诞辰2570年,敬德书院也满五周岁了……


岁月轮回,周而复始。我将每一天的早晨都视为一次新生,身体和心灵再度清新与年轻,以最佳的状态去处理一整天的事务,就像是拥有了新生命一般。


我不敢说我还能经历多少个夜与昼的轮回,但我敢说每一个轮回我都是积极地迎接、开始、向前!如果敬德书院的五年对我来说可以是一个轮回,从无到有的过程让我成长、历练、付出!我不知还能经历书院几个轮回?但是,无论能经历多少,唯一坚守的是——不忘初心,唯一牢记的是——不忘使命!






(本文来源于《敬德行远》一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09)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