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研读第五讲:《风骨篇》解读

时间:2024-05-27 浏览:98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袁济喜


《风骨篇》和《情采篇》是刘勰非常有创新性的文章。2024年5月21日,《文心雕龙》研读课程第五讲,主要学习了《风骨篇》。

 

《风骨篇》论述了风骨的含义和作用,风骨与文采的关系,以及锻炼风骨的途径和方法。袁济喜教授认为,《风骨篇》是《文心雕龙》中最有独创性的一篇文论,“风骨”作为一种文学审美理想、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术语是从《文心雕龙》开始,是刘勰的原创。刘勰借用汉魏以来人物品评的术语“风骨”用在文学批评领域,同时“风骨”的提出是针对南齐时代尤其是齐末文学精神退化,感官之风盛行而提出的审美理想。“风骨”之论影响后世,“风骨”成为文学的理想、文学的形态,获得文学批评理论界的高度赞扬,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最有价值的范畴。

 

图片


一、“风骨”释义

 

一般说来,“风”指风采、风神等精神气韵,而“骨”指骨相形态,前者用来指文章的思想与情感,后者则指文章的文辞体貌。


“风骨”一词溯源于先秦以来的骨相法,荀子的《非相》即有记载,至汉魏六朝用得更多,大量用于人物品评,如《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刘勰首次把它引进文论,并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含义,作为对各类作品一个总的要求,体现了刘勰的审美理想。从此,“风骨”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与范畴。

 

由于“风骨”这个概念比喻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理论问题,这就使后人对它的讨论最多,却始终不能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特别是对“骨”的理解分歧最大。以刘勰在本篇中对风骨的诠释为出发点,袁老师认为“风”是对情志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辞的美学要求,“风清骨峻”则是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


二、风骨与文采的关系


 刘勰论风骨,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重视直观与形象,善于从综合角度去分析问题的思维特点。“风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刘勰一方面对“风”和“骨”分别加以诠释,把风与情(志气)、骨与辞联系起来,如“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显然“风”较多地指精神风采,而“骨”指文辞体貌;另一方面,刘勰又把“风骨”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使用,如“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锤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这就意味着“风”和“骨”虽然各自的含义有所不同,但二者的关系又非常密切,它与“藻采”相对。“藻”和“采”都属于外在的可见的美,相比之下,“风骨”则具有一种由作家内在的生命力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之美,并且它是不需要依傍于“藻采”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为一种飞扬激越、清峻挺拔的生气。尤其是针对当时浮华绮靡的文风,刘勰更倾向于倡导一种生动感人、明朗刚健的理想文风,这才是他提出风骨论的真正意义所在。

 

图片


三、锻炼“风骨”的途径和方法

 

在风骨和藻采关系的基础上,刘勰提出了锻炼“风骨”的途径和方法,即“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强调要“确乎正式”,反对“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这体现了刘勰宗经的文学倾向,同时也反映出刘勰反对功利主义的文学创作态度,认为“风骨”的形成需要厚积薄发。


四、风骨与风格

 

“风”与“骨”虽然是两个概念,各自都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范畴,还具有特别的意义,那就是它包含着一种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风骨”之所以能够成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原因正在于此。

 

当把“风骨”作为一个整体的美学范畴来看时,构成风骨的诸因素(如情感、事义或文辞等)脱离了具体的对象,而成为一种统一的美学要求。它体现为作品的一种内在力量,包括感染力和说服力,前者缘于感情的充沛、深沉和强烈,后者则缘于坚实的依据、严密的逻辑和凝练的言辞。

 

风格是与作家的创作个性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创作个性是形成风格的决定因素,而作家的创作个性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陶染的差异,由此而形成的风格必然是多样化的,正如刘勰在《体性篇》中所说的,是“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体性篇》中刘勰把作品的风格概括为八种基本类型,如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 

 

刘勰提出“风骨”的目的是为了倡导一种明朗刚健的文风,它虽然接近某种风格类型(如典雅),但其核心精神是对一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它可以存在于各种风格类型的作品之中,具有很大的张力。因此,“风骨”并不是某类风格,可以说是对一切作家作品的总的要求,具有更深远的人文审美内涵,接近于一种审美理想与文学境界。

 

袁老师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补充了很多文学知识,尤其是《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故事,还有与刘勰的文论一脉相承的后世文学批评理论,诸如韩愈《答李翊书》的“气盛言宜”、严羽《沧浪诗话》的“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等。对于这篇独创性的文论,《风骨篇》值得我们反复学习和品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