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玮娜:生物学中的适度、平衡与辨证思想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身为教师,自己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非常必要,同时也需要将传统文化精粹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带着学生一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如何使生物学教材更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可以找到很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以生物学内容为载体,两者较为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生硬地“贴膏药”。比如,在教材中,讲“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时,引用了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些富有美感的语句,既能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又于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但是尽管现在的生物学教材已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深入地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生物课堂,还需要找到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和生物学学科思想的结合点,将两者更加深入地结合。 本次课程的培训,在两者的结合方面,给了我一些启发,比如: 生物学中有适度与平衡的思想。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没有绝对的优与劣、利与害,适度就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营养不足固然不利于健康,营养过剩同样会造成健康问题;雄鹿的角长一些,容易得到雌鹿的青睐,但角过大就会影响身体平衡和奔跑速度,大角鹿就因此而绝灭;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时,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甚至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生物学中体现平衡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营养平衡、水盐平衡、稳态、生态平衡、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将稳态与平衡观列为重要的生命观念。在人教版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中,介绍了合理营养的内涵:“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这一概念既体现了适度,又体现了平衡。从适度与平衡的思想观念出发,我们可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许多与此吻合的内容。如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讲究“过犹不及”,“中”即适度,既不过,也没有不及。“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沿着这一路径去探寻,还会发现平衡思想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占有突出位置。中医学的平衡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二是指机体自身阴阳、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的动态平衡。保持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和过程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健康的重要条件,这是生物学与中医学在平衡思想上的共同点。 生物学概念具有辩证性。例如,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遗传具有保持稳定的保守性,变异具有产生新适应的革新性。遗传是指遗传物质的代代传递,传递过程中出现差错就是变异,这就是遗传概念的矛盾结构;变异要传给后代离不开遗传,这是变异概念的矛盾结构。没有遗传,具有选择优势的基因不能传给后代,生物就不可能进化;没有变异,生物就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当然也谈不上进化。生物的进化就是自然选择作用下遗传物质的定向改变,可见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物学概念的辩证性体现出的辩证思想和辩证思维,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素材,而辩证思想和辩证思维恰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智慧与生物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为两者的联通提供了可能。沿着这一路径探索,还会发现更丰富的素材,需要在未来生物学教材课程中多加探究与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物学课程,必将提升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丰厚的营养。未来,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路径和方法,力求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做更大的贡献。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2秋刊)
专 栏 敬德文丛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