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将射艺之美根植于心——传统射箭进中学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李欣(北京中法实验学校)
在中国,射箭并不是一项陌生的运动,它贯穿了中国历史的主线,与中国文化发展交相辉映,并依此衍生出了中国特有的弓箭文化——中华射艺。弓箭在中国历史演变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中国传统射箭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射箭拥有悠久的历史,是最早进入教育体系的运动项目之一。夏商之时的庠序之教中的序便是习射的场所,《孟子》中说:“序者,射也”。当时的教育系统把射箭教学放置到很高的地位,以至于周朝时国家统治框架中都有射贯彻其中。比如天子祭祀的大射,诸侯朝拜的宾射,狩猎演武的燕射,官员选拔的乡射等。不同层次的射礼把周王朝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国家礼仪彰显的十分清晰,继而出现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时期孔孟都极力推崇射以观德,以射修身。孔子有射不主皮之说,更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而孟子主张“发而不中,反求诸己”。这是把射箭上升到修身的高度,由此引发士子通过习射达到以修身修德的目的。
纵观历史,很多文人志士都是善射高手。孔子曾自评所善长之艺,射箭和驾车。列御寇有不射之射一文,其文表述了习射的最高境界,将射箭活动上升到道的境界,指导人们修心悟道。孟子更是从射箭中领悟出修身修己的道理。杜甫更有很多诗词对射箭进行了描述,其《前出塞》把射箭要领阐述的十分清楚,并把做事要分主次的道理解释的一目了然。而且杜甫还是一名箭无虚发的好射手。清代大文豪阮元,少时从学,其母以射相喻,治学如习射,持之以恒,专注从一,方向明确。阮元少时更是日日习射,不曾中断,以射悟学,终成大家。再有曾国藩,出相入将,告诫后人必习射,以射修德,立足天地。且不谈武将善射者几何,仅从诸多文人之中挑选一二加以分析,便可见射箭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可以说射箭运动已经从单一的狩猎作战领域中升华出来,成为中国文人必习技能,是道德考量手段之一,更是被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一种修身修德的运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弓箭从原始的生活技能发展成为一种传统习俗的文化象征。古代有求子在庙堂“献弓于高谋之前”的风俗。商朝之前,家有男子生,会“悬弧于门左”,意味“射者,男子之事也”。商朝时,此习俗演变为“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希望孩子立足天地,志在四方,有所作为。婚嫁中由有新郎射雁提亲,接亲射轿门驱邪祈福之习俗。亲朋有赠弓之习俗,含建功立业之意,以祝对方可成就一番事业。人去世时弓箭也要作为陪葬品,今天在徐州地区附近的农村仍留有此习俗。目前在边远地区农村仍可见小弓箭悬挂家门外,弓箭上饰有“避邪”的桃枝与艾草,意味“避邪祈福”。由此可见古代先民对弓箭的喜爱,崇尚阳刚,以善射为美的意识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中。
射箭在古代既是最重要的军事技能,又是渔猎者的生存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传播最广、参与者最多的体育项目。围绕着射箭,古代产生了“礼射”、“兵射”、和“博射”等不同属性的射箭活动。还从中衍生出诸如“投壶”、“弹弓”、“射柳”、“射网”等各种形式的竞技性游艺活动,从而形成了以“射”为中心的古代弓箭文化体系。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像中国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射”文化遗产。正因如此,中国人很早就把射箭看做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称之为“射艺”。几千年来,在中国的“武文化”体系里射学一直都是居于第一位。同时他也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领头项目。
1996年4月,由四川省和湖北省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社的《汉语大字典》一书中,以弓为部首的字收录了223个,以矢为部首的字收录了108个。在1980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一书中,以弓字开头的词有18条,以矢字开头的词有7条,以射字开头的词有49条。其中以弓,矢部首大部分都代表积极向上,富含力量的意思。而在我国的成语中,以弓箭和射箭引发出的成语、典故超过50条。由此可见,弓箭符号早已牢牢扎根于汉字与词语之中,并成为中国射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有力的证据。中国射箭文化已经深深的渗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独特的中国射文化。
二、近代学者对中国传统射箭文化的研究
晚清时期,弓箭退出军事领域,民间习射并未消失,仍有不少弓箭铺从事弓箭生产。当时习射人群有文人,猎户,杂技表演者等。民国期间,射箭是“国术”内容之一,也是多次全运会的正式项目,而且民间射箭团体也比较多,还有不少熟悉射仪射艺的老人在传授这门特殊的国术技艺。当时我国民族体育史和中国武术史学科的主要创奠人唐豪先生首次对中国古代射书进行归类整理,二十世纪40年代初,唐豪在卫聚贤主编的《说文月刊》第2卷上发表长篇考证文章《中国武艺图籍考》,这是我国学术界第一篇从文献学角度研究中国武术史的名作,内容充实,考证严谨。但由于《说文月刊》流布不广,影响到这篇论文的读者面。唐豪在文中将古代射书分成“射”和“仪节”两个部分,前者指军中和民间实用性的射艺,后者则专指“礼射”。两个部分共收清以前射书书目约八十余种。唐豪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考证,多有卓见。多数则仅列书名,未及深入考证。还有一些只是某些兵书的篇章而已,不曾独立成书,不免有收录宽泛之失。但这毕竟是我国第一个射书目录,其创轫发端之功自不待言。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传统射箭是国家认可的正式体育项目,经常有全国性的射箭比赛。1959年之后,我国接受国际射箭规定和装备,从此传统射箭淡出体坛。加之建国后一些运动的影响,传统弓箭被列为封建时代的产物扫进历史的垃圾箱。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传统射箭基本上处于中断的状态,不过一些学者曾对其文化现象进行过相关研究,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80年代开始,我国体育界开始关注传统射箭,相应的研究性论文开始增多,但仅仅停留在对与射箭相关古籍、壁画、文献的分析考证层次上。很少有学者亲身习射,结合射艺知识进行相关阐述。迄今为止,关于中国传统射箭的唯一专著还是由港籍英国人谢肃方(原香港文化署署长)先生撰写的《中国射学》,此书由香港中文大学于2000年出版。鉴于传统射箭令人堪忧的现状,原中国射箭国家队总教练徐开才先生和谢肃方先生一起为拯救中国传统射箭而奔走。他们一起挽救了“聚元号”,促成了2007年中国首次射艺研讨会,打造了2009年青海首届国际传统射箭比赛,并于2014年8月成立了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委员会。委员会以推崇传统射箭为主要工作目标,其中有社会推广和校园推广两个阵地,通过宣传和比赛把中国独有的弓箭文化重新展现给国民。而中学是传统射箭复兴和发展的沃土,选择中学推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正确举措。
三、拯救传统射箭文化的必要性
十八大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华文化便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主体便是传统文化。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地点多次提及我们的传统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很多传统在流失,很多精华文化在被冲淡,尤其是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民族立于世界的根本在于其独有的文明,文明的表现形式便是文化,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是我们的使命。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进步,具体到体育教学方面,我们应更加关注民族传统体育。反观奥运竞技项目,基本上都是西方竞技体育,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身影从未现身奥运赛场。切实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中国体育项目进军奥运大家庭的战略需求,可以更好的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传统射箭正是民族传统体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周朝的射礼便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射箭比赛,这要比奥林匹克运动会早上三百多年。传统射箭重新进入教育系统可以更大的发挥其独有的文化张力,利用文化的承载基地—中学—更好地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给彰显出来。对于传统射箭而言,进入校园并不是新鲜事,而是历史性的回归和升华。
中国传统射箭有别于现代射箭,主要是器材和技法上的区别。传统射箭使用的装备是角弓或仿角弓形制的光弓,对射手技艺要求高,箭是竹箭或者木箭。现代射箭用的是现代材料制作的反曲弓,由弓把,弓片,减震器,平衡杆,瞄准器,箭台,信号片等诸多零部件组成,精准度高,易上手。箭则是玻璃纤维,碳纤维材料制成。技法上中国传统射箭是拇指勾弦,现代射箭是三指勾弦。仅仅是装备方面,中国能够完整制作角弓的人寥寥无几,2000年时仅有聚元号杨瑞林老先生一人,后来其子杨福喜继承手艺,成为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2006年聚元号弓箭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角弓制作技艺得以保留。时至今日能够独立制作角弓的人数已经有所增加,但仍处于濒危境界。2000年时真正掌握传统射箭技法的人不足十人,其中原国家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老师在60年代以前练习传统射箭,对中国传统射箭技法有一定的了解。近些年在徐老师的大力推广下,很多习射的爱好者开始练习中国传统射箭技法。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传统射箭技法的生存现状仍处于生死线上。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器材和技法的角度来看,在校园里进行练习和推广是十分必要的。传统射箭进校园不光是表现其文化张力,也可以使其自身能够发展的更好。
四、国外射箭发展历程
射箭运动在国外极为盛行,据史书记载,中世纪的瑞士举办了欧洲第一场射箭比赛。这场比赛催生出了瑞士的民族英雄-威廉·推尔。而英国是现代射箭的发源地,1068年亨利一世执行射箭制度,英国国民周末只允许参加射箭运动,这为以后百年英法战争打下来良好的军力基础。法国人很是憎恨英格兰长弓手,不止一次的发誓要俘虏长弓手并砍掉其中指,遗憾的是他们不曾做到过。而1381年出现在比利时的射箭团体,至今仍然存在。1787年英国举办不同距离的射箭比赛,1848年英国人举办了首届射箭锦标赛。而匈牙利至今仍有骑射学校在运转,他们教授骑射技艺,世界各国的爱好者都有资格申请入学。进入20世纪,加拿大和美国的射手一度逼近500万人,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由此可以看出射箭运动在北美是比较风靡的。再看看受中国射箭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在日本,有十几万射箭爱好者,习射者比例达到了国民总数的千分之一,而且几乎每个大学都有弓道馆,每年都有全国性大学生弓道大赛。韩国射箭爱好者所占比例在亚洲居于首位,几十万的习射爱好者,人口比例接近百分之一。韩国把射箭列入学校体育课必修课程,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射箭队,而且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场全国性比赛。这样的机制为韩国射箭队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所以韩国人在世界箭坛上始终处于前茅地位。土耳其每年都举办骑射大赛,向世界展示土耳其的骑射文化和他们的角弓制作技艺。
五、传统射箭教学
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分析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仍处于一个需要提升的水平,除了必修的专业课之外,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极为重要的。做学问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培养一个积极向上,品格良好,性格坚毅,做事认真踏实,为人谦虚谨慎的学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目标,这就是核心素养。传统的说教很难起到教化遵循的作用,射箭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光可以学习技能,还能自我感悟。以敬弓之礼来敬人,以张弓之专注来做事,以有的放矢的方法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亲身体验来告诫自己要认真谨慎,以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思想来提升自我修养。寓教于射的方式能够在掌握习射技巧的同时对同学们的身心进行一种自发式的感悟提升。通过自己的射箭练习来感悟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对于整体性提升中小学生道德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射箭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当代校园中是迫切需要的。
射箭运动在中国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尽管很多人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弓箭,但是大部分人儿时都自己做过小弓小箭,这便是弓箭留给我们的文化印记。一旦真正的弓箭呈现在国人面前,大部分人都会对其感兴趣。或许这是我们民族血液中的一种弓箭情怀基因吧。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正在开展传统射箭项目。其中兰州理工大学的工大弓会是中国首个高校传统射箭社团,在会五百多人,每周六周日都进行习射训练,已经坚持了四年。根据会员自身反映,很多人射箭之后浮躁之气去除了不少,能够冷静处置危机,做事情专注力有所提高。这也是射箭的教化意义所在,自我感悟,自我提升。另有清华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等55个院校以学生社团模式进行传统射箭的推广和练习。据悉,国内开设射艺课程高校已有13所。另有32所高校着手把传统射箭编入常规体育课程。而中学开展传统射箭项目的学校不足10所,我校射艺队和清华大学射艺队已建立良好的共建关系,资源上可以共享,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传统射箭将在中学校园中发挥它独有的魅力和特有的文化张力,更好的把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和魅力给彰显出来,并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传统射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支,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曾经影响了日本和韩国的射箭发展,推动了日本弓道的诞生和韩国射道的出现。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原因使它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与价值,以至于在现代社会的高节奏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失去了生存空间,成为国人眼中的历史遗物,只留熟悉的文字代号,却无直观的感受体验。如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尽全力去保护和发展。
传统射箭进中学校园既是尝试也是回归,千百年来它一直隶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寓教于射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在习射的同时也得到品德的修炼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迫切需要传统射箭的加入,这一点也是传统射箭进中学校园的必然性。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进中学校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校园把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射箭进校园有着历史的选择。
传统射箭进中学校园可以通过社团和教学试点的方式进行前期切入,在技艺掌握的同时也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发掘,逐渐的把传统射箭学科体系建立起来,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授习,从而更有力的把传统射箭文化的张力给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徐开才,付涛,孟繁爱等.《射箭基础训练手册》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管理中心.
[2]《论语·八佾》
[3]《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4]我国古代的射箭[J]北京体院,1960(7):9.
[5]阮元(清).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541.
[6]《礼记·内则》
[7]田桂菊.论弓箭之道[J]体育学刊,2008(2):110-112.
[8]马廉祯.中国射箭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72-74.
[9]常晓帆.实用成语词典[Z].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
[10]刘英林,武文.对中国弓箭文化的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3):39-43.
[11]马明达,中国古代射书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5).
[12]冯建中,中国射箭运动史[M]武汉出版社,2006.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2年夏刊>)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