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非遗教育拓宽双减落地又一路 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

时间:2022-03-18 浏览:928

image.png

一、以非遗教育实践助力“双 减”政策落地 

今 年 的 8 月 份, 中 共 中 央 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 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作的意见》,强调“将非物质文化 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 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 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 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 传承基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 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 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 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 动。建设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鼓励非物质文 化遗产进校园。”

 为了更好的贯彻党中央的指示 要求,引领海淀区中小学“非物质 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走向深入。海 淀区高度重视非遗教育,立项了“海 淀区非遗课程实施研究”群体课题, 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 系、鼓励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课程、协助学校申请非遗传承 基地、开展非遗师资培训、将非遗 传承人引入学校、建立非遗研学基地等就是希望能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 动引入校园,通过学科教学、社团活动、课 后服务等环节在学校广泛开展。 

今天,我们特别联合海淀区非遗展示中 心召开“海淀区非遗教育研讨展示会”,就 是希望能够通过研讨展示会交流学校的非遗 教育经验,充分展示学校的非遗教育实践成 果,切实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image.png二、以群体课题推进海淀区非遗课 程建设

在海淀教科院“海淀区非遗课程实施 研究”群体课题研究工作的影响和推动下, 海淀区所有的中小学,全部引入了非遗教 育。进入学校的非遗项目有 130 项,其中 包含 7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 30 项北京市级 非遗项目。有 74 所学校成为海淀区非遗实 践基地,占海淀区非遗传承项目基地总数的 92.5%。

 45 所学校加入了海淀区非遗课程实施 研究项目,承担了 48 个子课题的研究任务。 各课题校就剪纸课程、陶艺课程、风筝课程、 京剧课程、书法课程、油纸伞课程、太平鼓 课程、颖拓课程、布艺课程、景泰蓝课程的 建设与实施开展了深入且扎实的研究工作, 通过传递非遗知识、培训非遗技艺、开展非 遗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学生通过非遗实践 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文化并 树立了文化自信。

各学校的非遗教育实践有力的推进了 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传播, 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事业积累了 深厚的海淀经验。

image.png三、非遗是 STEAM 课程本土实践 的最佳载体

非遗是一种可见的文化,是我们教育工 作者“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它通过油纸 伞、团扇等物质载体将中华文化表现出来, 寄托了中国人的情思和审美,凝结和传递着 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和经验智慧。

非遗教育兼具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 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 技术增强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在中国的中 小学开展 STEAM 课程本土实践的最佳载体。非遗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需要深度体验 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通 过非遗技艺的学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劳动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 感悟鉴赏、创意表达能力,能潜移默化地影 响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 的精神,温润学生的心灵。

非遗课程集德、智、体、美、劳教育功 能于一身,能够有机的将全学科育人理念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在课程教学 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 践、团结协作、体验真实的劳动生活,获得 社会性成长。

四、充分发挥“非遗”的教育价值 

非遗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方面, 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开展非 遗教育实践,一定要关注其“教育价值”, 关注非遗教育中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深入挖 掘其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重要 意义,充分发挥非遗教育在学生文化素质、 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功能和作 用。在非遗课程实施中融入文化内涵,让学 生了解非遗作品背后深藏的文化内涵、文化 意蕴、民族心态和民族情感。真正的,让非 遗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等方面的发展。

 image.png海淀区的各项目校都能以“立德树人” 为根本指引,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 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育英学校构建了传统文 化与学校文化融合的模式,通过“连环画” 课程让学生了解校史、传承革命精神。中法 实验学校通过皮影戏特色课程建设及特色活 动开展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科 学精神。北外附校将中国的非遗知识和作品 内容翻译成文本,帮助学生在国际交流中讲 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红英小学通过 学科教学、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讲述油纸伞 背后的文化精神,实现了学生审美水平、文 化积淀、实践能力、道德水平的全面发展。

未来,海淀教科院将继续大力支持各实 验校开展非遗教育实践研究。我们将会不断 加强培训供给,解决学校非遗教育的师资难 题;深入学校,协助学校做好非遗教育实践 经验的总结;广泛研讨,促进校际间的非遗 理论与实践交流;搭设展示平台,充分推广 和展示学校的非遗教育成果。为开辟出非物 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新局面而不断奋斗,努力 让海淀区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理 论高地和实践标杆。

 (编辑:达思潮)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