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大家”的家风比“小家”的家风还重要

时间:2019-07-04 浏览:740

作者:楼宇烈(北京大学)

       家的概念在中国来讲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家”。中国家文化中有不同层次的家,有家族、有家乡,再大的可以是城市、是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现在国和家概念已经不再是《大学》里“齐家”的“家”,“治国”的“国”,“平天下”的“天下”,意义已经发生变化。所以家教、家训、家风也不仅仅是“小家”的问题。 “大家”的家风比“小家”的家风还重要。

用人文精神形成最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就是最大的家风。

       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传授,这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礼记·学记》篇里面讲得很清楚,即“建国居民,教学为先”。建立国家,管理民众,应该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教”就是教化,化民成俗。化民成俗就是构建社会的风气、风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化民成俗,人文化成。用人文精神形成最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就是最大的家风。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家风就是维护礼仪之邦的赞誉。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这方面形成了中国大家庭的家风。它离不开每个个人,所以教育的目的对个人来讲就是让他们懂得做人之道,也就是立德树人。《礼记·学记》里讲得清清楚楚,“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璞玉必须经过雕琢,才能够成为一件精美的器皿。教育就像雕琢璞玉。 “人不学,不知道”。人要通过学习,通过教育才能够懂得为人之道。中国传统的教育目的很清楚,即化民成俗,学会为人之道,做一个真正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最为重要但也非常困难。现在的教育就忽视了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也探讨了教育的问题,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德育的理解不是非常的完整和全面,往往把德育的关注点放在所谓的政治立场的教育上,但德育的根本应当是树立人的全面德行,了解做人的根本道理。

       “教”不是传授知识,“教”是启发情商的,不是简单地启发所谓的智商的。教之以爱,育之以礼。教育就是要教人有爱心,教人懂得礼貌。礼的含义非常丰富,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我们也必须要记住中国文化中教育的理念是培养人最根本的做人品格,是为了形成最良好的社会风气、习俗。



重塑我们礼仪之邦的形象是今天非常重要的事情。

       重塑我们礼仪之邦的形象是今天非常重要的事情。礼仪之邦,即礼和仪内在的结合。仪是外在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举止行动,平时所说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睡有睡相,吃有吃相,处处都是要有相的,这就是仪。

      现在在这些仪方面,我们恐怕没有真正地遵循。我们根本不顾旁人,眼中只有自己,在公共场所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翘脚就翘脚,想躺就躺,大声喧哗,不顾及别人感受。这样礼仪的仪就丢失了。从“小家”和“大家”的角度来看,这些方面对“小家”的影响很大,但更多还是影响整个的“大家”。“仪”之所以缺失的主要根源还在“礼”的丢失,“礼”和“仪”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心的礼,外在的仪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有了内心礼的规范才有外在的形式,外在的很多形式都是内在规范的表现。



坚守信念,不做对不起祖先、对不起先烈的事。

       礼的核心就是敬,礼者敬也。“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尊敬,一个是敬畏。首先,心中要有尊敬心。只有对人、对事、对物,对自己、对他人、对长辈都怀有一种尊敬心,在外面的仪表上才会表现出来,见到长辈马上就会站正、鞠躬、打招呼。如果内心根本没有尊敬,根本就旁若无人,在仪表上面是不会有所表现的。

       今天,传统礼仪文化的情况可以总结为“失魂落魄,魂飞魄散”。“魂飞”就是丧失了礼的内在的敬。礼仪没有了魂,就会像四肢,手足无所措。手足有所措,在公共场所才能眼中有别人,尊敬别人,才会低声说话。很多地方现在已经没有内心的敬,就像魂丢了,手足无措了,就是魂飞魄散,失魂落魄。所以,我们要常怀恭敬心,对人、对事、对己、特别是对长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礼,有仪。敬里面除了尊敬,尊敬一切,尊敬他人,尊敬事,还要有敬畏。畏里面就带有畏惧,我们要有畏惧心。在中国文化中畏惧简单讲就是畏惧鬼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即在看得到的地方有礼乐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在看不见的地方,则有鬼神来规范我们自己,要让我们产生敬畏之心,“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现在需要对中国文化的鬼神概念进行梳理。



       中国文化中非常明确的“神”就是万物的变化。我们尊重万物的自然变化,就是敬鬼神。天地生万物,就是天地的大变化。天地有春夏秋冬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我们必须尊重天地春夏秋冬的变化,这是天地神道。我们现在讲神道设教就是用天地神道来设教,即用天的变化来设教。天的变化之道一年四季不测,没有差错,正因为如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才能够生长。春分而生,秋分而成。这种变化达到一个“和”的状态就万物生成。中国文化中敬天的思想,就是敬畏神。所以,我们要尊敬自然,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不能够去破坏天运行的规律,否则就会让万物无所适从,不可能生存。

       人死为鬼,“鬼者,归也”。所以,我们敬畏鬼,就是敬畏在我们心目中死去的人。敬畏先烈就是我们不能做对不起他们的事、违背他们的事。敬畏鬼神并不是迷信,而是不忘先烈,不忘先祖。祖宗是我们心目中死去的人,死去的人就是鬼,人死为鬼,“鬼者,归也”。并不是因为有个形象立在面前,所以不得不害怕,而是内心不忘先祖,不忘先烈才产生的敬畏心。

       “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这是先秦以来我们一直遵守的人的自我规范。用礼乐来规范自己,用对鬼神的敬畏来管理自己,始终坚守信念,不做对不起祖先的事、对不起先烈的事,中国文化构建了天地君亲师,天、地、君就是“神”,亲、师就是“鬼”。人们只有在心中持有这种敬畏之心,才能够规范好外在的一切行动。所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就是因为中国人心中有这样一种敬畏心、恭敬心。现在能否继续担得起此称号有人提出质疑。其实,只有重回礼仪之邦的形象,才能够真正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



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身教,身教胜于言传。没有身教,家风是无法形成的。

       家教、家训以及由此形成的家风,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身教,身教胜于言传,甚至可以说没有身教家风是无法形成的。在家庭中,家长要身体力行。在学校里,教师要身体力行。在社会上,公众人物要身体力行。

       我们不能把那些道德败坏的,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树立成楷模,否则就会把社会风气带坏。家长、教师、社会公众人物或者精英分子都是老师,分别是家庭的老师、学校的老师、社会的老师。老师如果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学生、民众做出正确的引导,那么家风无论如何是建立不起来的。“务求学不如务求师”,意思是说一个人拼命地苦学倒不如找一个好的老师。师者,模范也。教师是一个榜样人物。榜样人物只有亲身示范,学生、子女、社会大众才能跟着他们学习。所以,一定要大力地提倡和强调言传身教。

       读书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我经常说“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所谓死书,就是书本。活书,就是社会生活。我们必须在现实生活中间才能够树立家风。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榜样。身为家长,身为老师,身为公众人物、精英分子,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家风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身体力行。

本文根据楼宇烈先生在敬德书院2018年春季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核。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