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敬德书院读经课程

时间:2021-11-22 浏览:1053

经典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凝结。研读经典则是理解、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敬德书院成立伊始,便与中华书局合作创办中华·敬德读书会, 以读书会为平台引导海淀中小学教师开展系统的经典学习,帮助学校干部教师通过经典研读理解和领悟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image.png

一、课程目标


2020 年上半年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华·敬德读书会未能按照原定计划开设经典研读课程。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经缜密调研,结合读书会组织工作经验,书院提出了新的读经课程实施方案,将课程实施的重点放在强化学校干部教师团队学习力建设与提升领域,努力为学校干部、教师播下一颗“读书的种子”,用经典滋养干部、教师的德性,强调“立学以读书为本”的治学观念,为学校培育一支具有读书人气象、气质的干部教师团队,最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气象、气质的提升。


二、课程介绍


本期《论语》《大学》研读课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森教授担任导读专家,根据教学设计共安排六次面授课程,采取 4+2 模式展开,即前四次讲授《论语》,最后两次讲授《大学》。

《论语》研读部分,采用专题方式讲授《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孔子人格。针对孔子思想,重点解读孔子思想中的礼、仁、义、中庸、德治观念及其现代价值;孔子人格方面,则重点讲授《论语》中孔子人格以下几个侧面:富有洞察力的智者;严于律己的哲人;幽默平易、一往深情的师长;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气度;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悲剧性的执着等。这一部分将以专题讲授,串联对《论语》一系列重要章节的解读。

《大学》研读部分,将基于传世儒家文献与新出土早期儒典,对三纲八目等进行新的诠释。


三、授课专家


常森,山东新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屈原学会理事。2004 年 3 月至2005 年 2 月,于韩国外国语大学讲学。2009 年 10月至 2011 年 9 月,于东京大学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楚辞学、诗经学、诸子学、简帛文献与先秦学术思想史、文学历史及文学史书写等。

image.png

四、课程实施:


第一阶段:

2020.11-2020.12: 11 月 14 日 8 课时

网络自修《论语》、《礼记·礼运》

第二阶段:

2020.12-2021.01: 12 月 12 日 8 课时

网络自修《论语》、《礼记·儒行》

第三阶段:

2021.01-2021.02: 01 月 30、31 日 16 课时

网络自修《论语》、《大学》、《礼记·儒行》

第四阶段:

2021.02-2021.03: 03 月 13 日 8 课次

网络自修《论语》、《大学》 学习总结

第五阶段:

2021.02-2021.03: 03 月 27 日 8 课次

中华·敬德读书会师生会讲 

共计 48 课时


五、学员构成:


读书会课程班组建方式采取学校团队联合组班,由北京市育鸿学校、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两所中学,海淀区星火小学、图强第二小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等八所小学,共计 10 所学校的学员团队组成,学员总人数 84 人。

image.png

六、工作思考


image.png

2020 年 11 月至 12 月,中华·敬德读书会按计划开设《论语》《大学》研读课程,预计 2021年 4 月上旬完成全部教学计划。

本期读书会课程是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书院课程操作改革的尝试,注重与学校充分协调沟通,着力解决好教师工学矛盾,力促团队建设与发展,在教学设计、班级组织与研读方式上的大胆创新与探索,致力于逐步实现敬德书院读经课程的提质升级。

1. 优化读经课程教学设计

本期课程首先将《论语》《大学》研读组合实施,为后续《中庸》《孟子》的组合教学奠定了基础。这一教学设计思路特点在遵循四书成书顺序与学理传承,可以更好帮助学员理解和感悟儒家核心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将四书研读划分为两个学习阶段,可以提高读书会经典研读课程的培训效率,四书研读周期由原来的 3 个学期变为 2 个学期,即一个学年,研读周期压缩 30%,更有利于书院长期稳定规划经典研读课程。第三,本期课程采用大主题分阶段研读方式,将研读学习进程设定在 5 个月这样一个大区间,每个月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教学安排按阶段加以设计,包括专家集中面授、自主日课研读、学习小组互动等深度学习行为,可以说课程适当压缩面授课,扩大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最大限度的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促进深度学习与团队共学。第四,在研读成果评价与考核方面,本期课程也尝试有所突破,首先在坚持考勤、作业、学习总结等常规性考评做法的同时,将评价考核的侧重点放到对学员自主日课的关注,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提倡经典抄写、诵读日课制度,将评价考核贯穿到学员学习的日常过程,更好的促进经典研读的常态化、生活化。再有,总结性的评价考核将首次以学员会讲的方式实施,为学员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和讲坛,进一步完备“五步读书法”,努力构建知识输入、切磋琢磨、自由表达与知行合一完整的学习闭环。

2. 创新班级组织结构

本期课程的班级组织改变以往自由报名组班的方式,采取学校团队联合组班。自由报名组班具有操作简便,覆盖面大等优势,但也同时带来了这种组班方式固有的弱点。包括学员呈散点式分布,个体学习特点突出,不利于形成团队学习态势,不能很好的推动和引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书院课程的综合效益。

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期课程在组织过程中,深入学校开展调研,不断调整组班策略。最终确定由10 所学校团队联合组班,每个学校团队由 8-10 名教师构成(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共计 84 名学员。班级组织结构以教师团队为基本单元,可以很好的实现团队共学、互帮互促。一个一个的学习团队将逐步在海淀基层学校形成并发展壮大,如是书院教育对学校两支队伍建设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助力作用。

image.png

3. 深化教学实施过程

《论语》《大学》研读课程的教学实施大体以月为阶段,每个阶段安排 1-2 次集中面授,通过适当加大面授课程间隔,减少教师工学矛盾,同时为教师创设更宽松、更为完整的自主与团队学习空间,如此则更有利于团队及个体学习活动的自主展开,使多样化、深度研读经典成为可能。本期课程在对每个学习阶段进行设计时,除安排专家集中面授以外,尤其鼓励学员在各自学习团队中自主进行经典的阅读、抄写、诵读,其学习内容拓展到《礼记·礼运》《礼记·儒行》《四书章句集注》等,在学习方式上更加突出的体现出自主化、常态化、生活化的特点,许多学员每天诵读《论语》段落,抄写经典文本并制作成录音和照片,发布到团队学习群中,这既是对自己学习状态的时时提醒,也可以很好的起到团队互促共学的目的,自然而然实现了经典的深度学习,生活化学习。


附一:常森教授首讲致辞:

寻找和确认我们的文化身份


清人涨潮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眼下,我们正值适宜读经的季节。

2013 年 11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孔府考察,到了孔子研究院,拿起《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来翻阅,而且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眼下,我们正置身于一个适宜于读经的时代。

我们读经,是“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我们读经,是尚友古人与古人为友。张潮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即读圣贤经传是面对谨敕友,——是面对持身谨慎周密的朋友。持身有所偏颇,他会警醒我们;对原则松弛懈怠,他会敲打我们;在迷思困惑中,他会开我茅塞;境界狭小时,他会使我们别开生面。

我们读经,——更进一步说我们读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重要经典,是要寻找和确认我们的文化身份。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一个,也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一群,使我们的个人行为、人际关系、社群秩序都有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特质。钱穆说过:“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的‘生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这种关联着国家民族文化命运的阅读,不仅使得我们个人的境界提升,而且将维护那盏文化的灵灯长明不灭。

最后,请让我对书院数年来坚持推动经典阅读和传播的举措,表达由衷的敬意!对各位朋友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经典,表达由衷的敬意!预祝大家能够得到沉甸甸的收获!


附二:北京育鸿学校校长杨红霞致辞

于经典中觅初心


泱泱中华,历经时间长河;沧海桑田,万千世事变迁。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从未中断过的古老文明,它留给子孙后代无数的精神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基因和身份标志。

在学校,如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和生活?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按照时代要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我想这正是书院传统文化培训的初衷,也是我们每所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期待形成基于传统、跨越时空、融通中外、贴近当代、富有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我们期待“经典”带给老师、学校、教育精神上的改变!

一、经典可以熏染师者的风度

经典本身就是一个高远的理想,一种开阔的胸怀。它可以涵养性情,增长智慧,提升眼界。国学经典的音韵美、意境美可以陶冶性情,给生活添一份美好。“幽幽鹿鸣,即使没有美酒,也能燕乐嘉宾;琅琅书声,无需玉盘珍馐,亦迎八方来客。”是一种生活的风雅;“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一种生性的潇洒;“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生命的从容……熟读这些有高度智慧的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迅速地启迪理性,对自己的人生作较为全面而合理的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也是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久处其中的我们自然会拥有“久熏幽兰人自香”的气度。

二、 经典可以沉淀教育的深度

文化底蕴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育首先传递的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更应该是学习的实践者。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魅力被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遵循着……《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引,用生命去实践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文天祥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相信这些是值得所有读书人学习的典范,在经典的学习中这些也渗透到了师生的生命深处!

三、经典可以传递生命的温度

“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中国的传统教育,首先强调的就是德行教育。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主张“泛爱众,而亲仁。”中华经典中有一种诚恳的人性,能够进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提高人作为“人”的内在品德,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让人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在内心生发出对生命最深层的悲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发现但凡有成就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的人,都是目光远大、品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人。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我们努力寻找和发现人类精神和智慧的交集,寻找我们走失的“初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根,它所教给我们的是一种对民族的强大自信,一种做人和处世的原则,一种生生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

朱光潜先生说“此时,此身,此地”。我说,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从现在起,从自己开始,走进经典,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在路上。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