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正盛 ——敬德书院2020年工作回顾

时间:2021-11-23 浏览:1106

“天地之大德曰生”!《诗经·周颂》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古木又添新岁,砖瓦却道常青。灰墙红槛里的书院人朝夕日影,穿梭如织……三杯两盏热茶,奉上来客;且听风吟雪啸,细说子年:

 

春日,华夏疫情肆虐之时,亦是书院精神振奋之际!始于唐兴于宋,更迭兴替,雨打风吹,讲学著述,挺立不废!子曰:“君子不忧不惧。”今有敬德书院,传道明德,承续大业宏愿不减。当是时,书院云课堂发端海淀,摄传统经典之义,礼乐云云;开四书六艺之教,直指人心。家校共育,抗疫不辍;笔端书末,不忘国忧。


传统文化教育征文,广录海淀百余学校,七百余教师,七百余篇作。蒙学启智,小学断章,中学品鉴……文章门类,多有包涵。

 

“开谈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与传统美学线上研修,“红楼”大家段氏启明,耄耋之年,神采不输,口出珠玉,掷地有声,治学之风不落窠臼,诗词曲文娓娓道来,海淀学校七十六所,参与教师无不叹服!

 

五月初五,榴花照眼明;浴兰时节,惆怅忆楚风。明辨厅内,香草共析诗骚意;中和堂下,慷慨齐诵屈子辞。路漫漫其修远,日月悬兮弥昭!

 

“海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项目”启动——政策分析、师资建设、课程创新、活动育人诸模块齿轮咬合,精准衔接,思出海淀,纳育百川,推贤启后,且看今朝。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九月二十八日夫子诞辰,四海之儒,皆有所颂。书院秋季论坛,题设《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司长亲临,溯源中华文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学士抒见,探究古今之道、天人之变。堂下九十余众,各有所悟,中空弦歌,万人共鸣……


书院菊月,副院长程方平开学第一讲,提倡师道,主张气象,精进学问,鼓励著述。……禹行桥边桑沃若,明德堂里火烛明。书院业务扩大会盛请王殿卿、郭齐家等诸位先生高士,言传身教,高瞻远瞩,悉心筹划,共绘蓝图。千年大计,雄安先行,乐乎友朋,德不孤矣!院长吴颖惠,教授翟小宁、于建福,一并设台论讲。经典之教,仁爱之常,上下求索,其道也长……


仓颉造字,许慎说文,秋兴正浓,见字如面。书院邀请音韵学大师冯蒸教授开设《<说文解字>与汉字文化》,但见其字字珠玑,句句回韵,习者拳拳心切,师者兴致盎然。文字教学,授人以渔,诚敬致用,方为上乘。中华·敬德读书会,延请北大常森教授为讲席,析《论语》忠恕之道,辨《大学》明德之要,九十余众“仁以为己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笠僧堂内,熠熠生辉!


巍巍盛京,岁月悠远,千古皇城,书中探看。北京电视台十佳栏目《书香北京》,以书为媒,常临贵客。书院丛书《敬德行远》等,提炼传统儒学精华,浓缩现代书院精神。院长与众作客书香,又邀诗人蔡世平、学者干春松、徐健顺,谈诗论道,明经辩理,沧海桑田,怀有所寄。


“教育之春”会讲,延请教育大家朱永新、杨朝明、邓洪波等政协名士,荆楚寻圣,东鲁尊儒,立德树人,共铸书院之根魂。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遗珠再现:从京剧彩塑,风筝剪纸,陶艺布艺,到太平鼓、油纸伞、太极拳、景泰蓝,“三山五园”通世界,经典诵读耀古今。“非遗”不遗,蔚为大观;“三进”校园,竿头更进!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书院微课全年录制二百余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微信以小见大,传播书院文化,全年更新文章五百余篇。四季学刊,静默守护,切磋琢磨,如君子玉。手拂心尘去,纸墨暗香来……全年收录文章一百一十二篇,字数三十三万余。书院游学研修全年共计十次,接待人数达二百七十一人,线上人数八千四百余。


“学不可以已”。书院育人不倦,研学不竭,时系六年。年均师训六千人次。斩获年度“海淀区终身学习品牌”,为海淀建设学习型城区再添薪火!

 

流年揽胜,掩卷长思。衿衿士子,郁郁在兹。

泱泱中华,屹立如斯!艰罢艰兮,壮亦壮哉!

 

敬德书院

庚子年冬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