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书院:心学之源在象山

时间:2023-05-24 浏览:581

南宋时期,我国书院进入鼎盛阶段。位于江西贵溪的象山书院,是当时在全国最具影响的书院之一。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时任浙江台州祠禄官的陆九渊,应学生彭世昌的邀请,来到贵溪应天山南麓,但见“两山回合其前如两臂环拱,臂间之田不下百亩”,简直就是一个天然学府大院。再登高远眺,蜿蜒的上清河以及南岸“层峦叠嶂、奔腾飞动”的群山尽收眼底,西边的龙虎山与应天山遥相呼应,陆九渊当即决定就地结茅办学。半年后,陆九渊“顾盼山形,宛然巨象”,便将应天山改名为象山,自号象山翁,并将应天山书堂改为“象山精舍”。

朱熹得知象山精舍办学盛况,便写信向陆九渊表示祝贺:“闻象山垦辟架凿之功益有绪,来学者亦甚,恨不得一至其间观奇揽胜。”

山上条件非常简陋,所谓精舍,也就是在寺庙废墟上搭建的茅棚而已。陆九渊干脆因陋就简,学生一律自己解决食宿问题,近百“住校生”环精舍结庐而居。

陆九渊的学生中有年龄比老师大的,有官职比老师高的,满腹经纶者大有人在。他们前来拜师,仰慕的是陆九渊的学问。陆九渊每开讲席,学者云集。一时象山精舍名声大振,学生遍布东南各省。

陆九渊讨厌繁文缛节,早年不注重著书立说,也没有制定学规,但很注重仪式,每天鸣鼓开讲,自己坐着山轿来,一定是衣冠整肃、精神抖擞、一丝不苟。他讲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讲“发明本心”“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讲“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的教育并不限于课堂。为了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他常常带领学生亲近山水,到大自然中去感悟心灵,将知识传递和道德习染寓于观赏自然风光过程中。他居山讲学的五年,是他心学思想成熟的巅峰,也是他心学文化传播的高峰。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在《答石痴征士问四大书院帖子》称:“岳麓、白鹿,以张宣公、朱子而盛,而东莱之丽泽、陆氏之象山并起齐名,四家之徒遍天下。”这便是“南宋四大书院”之说的由来。2017年,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在象山书院创办830周年活动中留下墨宝“象山书院·心学之源”。

绍熙二年(1191),陆九渊被派往湖北荆门任知军,一年后病逝,终年54岁。

陆九渊离世后,象山精舍几经兴废。

南宋绍定四年(1231),陆九渊的再传弟子江东提刑袁甫登象山,见象山精舍一片萧条,便上奏朝廷将其建到贵溪城南三峰山下徐岩前,改名“象山书院”,由私立转为官办,并重印《陆象山全集》为教材。

明正德五年(1510),武宗皇帝诏赐“象山书院”四个大字。在三峰山西峰峭壁上,字迹至今清晰可辨,每字约一米见方。万历七年(1579),内阁首辅张居正下令禁毁全国64处书院。第二年,象山书院奉例废除。第三年,伍袁萃接任贵溪知县后,捐资将书院房产赎回,改为象山祠堂,简称“象祠”,供奉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像而成为祭祀场所,便没有再办学。

清乾隆十年(1745),贵溪知县彭之锦在贵溪城西潭湾港西岸的万安寺废墟上重建象山书院,一时“慕学者骈肩累迹,席不能容”。贵溪儒生担心“先哲教泽,久而淹没”,于嘉庆十八年(1813)联名上书要求恢复“象山书院”之名获准。咸丰六年(1856),太平军攻克贵溪县城,象山书院遭毁坏。同治二年(1863),贵溪知县周葭浦购下城东老当铺,在书院原址上建起了文昌宫、讲堂等。光绪十九年(1893),贵溪代理知县张詧移建象山书院于梅花墩故址。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国门洞开,国外团体和个人来华办学逐渐增多,新式学堂对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产生了冲击。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下令各省废书院,兴学堂。省城的书院一律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书院一律改设中学堂,各县的书院一律改设小学堂。象山书院遵照章程改为“贵溪县官立两等小学堂(贵溪市第二小学前身)”,为风雨沧桑数百年的象山书院画上句号。

象山书院历经数百年而蕴藉的教育、思想、文化精华并没有随之终结。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王阳明心学,实际上,王阳明的心学,追根溯源,是王阳明继承、完善、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并集心学之大成,史称“陆王心学”。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鼻祖。没有陆九渊的心学,就没有王阳明的心学,这在我国学界已成共识。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比如,陆九渊所言“一人之仁不若一家之仁为美,一家之仁不若邻焉皆仁为美,其邻之仁不若里焉皆仁之为美也”,可理解为“和谐”;“由是而仕,必皆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与今天提倡的“敬业”相似;“自欺是欺其心,慎独即不自欺”,说的是“诚信”;“父知慈,子知孝,兄知友,弟知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不正是今天的“友善”吗?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