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丨中秋节:美好生活的样子
作者简介: 张勃,山东定陶人,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和北京学研究,尤其注重节日与礼俗研究。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夏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有着中国人心目中最大最圆的月亮。它凝聚着人们的目光,牵系着人们的情感,安顿着人们的心灵。也因此,和大多数传统节日起源于对神祇祖先的信仰崇拜和感恩不同,中秋节的兴起更多基于对月亮的审美。由赏月而拜月、走月、跳月,由天上月圆延及人间家圆国圆天下圆。在月亮的辉映下,中秋节自唐代形成之时就是一个诗意唯美的节日,后来更发展出丰富多样的习俗活动,成为美好生活的样子。 中秋节的美好,首先在于它得天之时。春夏秋冬,四时代序,每个季节原有每个季节的特点和优势。但一年四季之中,最受人欢迎的还是春秋二季。这不仅因为春生秋收更容易激发人们的生命意识,也因为这两个季节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居而言更为安逸舒适。在严寒中忍耐了一冬的人们热情欢迎春天的回归,在酷暑中煎熬了一夏的人们则无比期盼秋季的来临。秋的天空格外高远,秋的色彩格外斑斓,秋的气息格外清爽,秋的虫鸣格外婉转。处于八月的中秋节自然就得天之时,有了比其他节日更适宜的气候条件。民俗学家张江裁曾比较春节和中秋节的优劣,指出春节“风寒刺人,冰雪载道,驾言出游,行者则苦”;八月则“冷燠适中,正足怡情悦性”。而十五的圆月,与“冷燠适中”相得益彰,进一步将天时之美赋予了中秋节。 “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古人眼中,太阳和月亮是天地间最重要的两个天体,它们有规律的运行,是宇宙和谐有序的保证。月亮死而复育、生生不息的特点,更使人们对它充满了崇拜之心。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秋分夕月的礼制规定,并出现嫦娥奔月等神话传说。不仅如此,月亮还承载着思念和乡愁。“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月出》所表达的,正是对恋人的思念: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窈窕轻盈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月亮也是审美的对象。“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月亮是黑暗中的光。无论新月一钩还是满月一轮,悬挂在无垠天幕上的月亮及其光辉以及光辉映照下的湖光山色,都带给人美的感受。最迟从唐代开始,人们形成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美、最堪赏玩的共识。唐人栖白说:“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宋人孙复说:“十二度圆皆好看,就中圆极在中秋。” 对于为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最堪赏玩,唐代诗人欧阳詹有十分精当的分析。他说: 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之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尘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冷。 八月十五,“寒暑均”,“蟾兔圆”,“埃尘不流,太空悠悠”,仰望月亮缓缓“升东林,入西楼”,不由人“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冷”,获得独特的人生感受。正因为在唐代中秋月被赋予特殊的审美价值,当时出现了“千家看露湿”“今夜月明人尽望”的盛世景象,赏月也成为中秋节越千年而不衰的文化传统。 围绕赏月,历代文人创作了大量不朽的诗篇。其中有对月亮的玩赏赞美,如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有对亲友家乡的思念和祝福,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对感时伤世之情的表达与寄托,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当然也有对赏月之风的状写与描绘,如王建的《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中秋节的诗意,为天时之美增加了人文之美。 中秋节的美好,还在于得地之利。春种秋收,春花秋实,中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多种多样的庄稼和色彩丰富的果实,共同构成秋天的亮丽风景。清人让廉曾在《京都风俗志》中描写,每到中秋节前三五日,北京的“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果、瓜寙,如桃、榴、梨、枣、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叫鬻,一路不断。”在这里,人们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无不被调动起来,充分感受来自土地的美好。于是,“倾筐盈荚”、满载而归的顾客与高声叫卖的售者、花花绿绿的瓜果一起,让北京的街头笼罩在丰收和喜庆的氛围里。收获的季节充盈了人们的饭桌,也让祭拜月亮的供桌变得格外丰富。除了供奉刻有蟾宫玉兔图案的大月饼,讲究的人家还要将柿子与苹果成对供上,寓意“事事平安”;桃与石榴为对,寓意健康长寿,多子多福;将枣子、栗子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寓意“早早平安”“利市大吉”,并供奉毛豆枝、鸡冠花等物。 当然,这样的地利之美不仅出现在北京,它是中华大地上随处可见的风景。“番薯包芦金粟米,晒干了茶籽好打油。”“红椒豌豆老南瓜,晒干了糯谷好做酒”。中秋节期间盛行的晒秋习俗,更将地利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丰收,人们满怀喜悦,共享劳动成果,浙江开化县苏庄镇的人们用新鲜稻草扎制草龙,在田间舞动,庆祝一年好收成。不仅如此,人们还会酬神报谢,四川、福建、台湾等不少地方都有中秋节祭祀土谷神的做法,称为“闹土地”“秋报福”,以表达对土地的感恩之情。 中秋节的美好,还在于得人之和。中华民族以农立国,农业文明安土重迁,崇尚家庭团圆,追求社会和谐。不仅在文化内涵上强调这一点,更在生活实践中注意如何促进这一点,并形成习俗惯制,本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诸多中华传统节日共有的特点。但中秋节作为唯一公认的团圆节,它在促成人情和美上发挥作用更加独特突出。 中秋节的名称可以营造人情和美。中秋节有不少别名,如月夕、秋节、八月节等,“团圆节”也是其中之一。节日以“团圆”命名,不仅深刻反映了团圆作为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更时时召唤人们中秋节要踏上回家的路,使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成为中秋节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中秋节的节物可以营造人情和美。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物品,其形取圆,其名有“团圆饼”之说。无论用作祭月的供品,还是馈赠亲朋的礼品,抑或分享的食品,都包含团圆之意。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就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中秋节的习俗活动可以营造人情和美。中秋节讲究“安排家宴,团圞子女”,这种一家人面对面的团聚相守最能体现团圆的真义。我国很多地方都将“合家团坐饮食”称为“团圆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吃团圆饭时,人们会为缺席的家庭成员安放筷子,留出座椅。全家人也会分食同一块月饼,如果有人不能到场,就要专门为他留出份额。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皇帝对祭月月饼的用法,很能让我们体会到团圆、和谐的意味。当年乾隆皇帝是在去盛京的路上过的中秋节。他按照礼制举行了祭月仪式,祭月供品中有一个重十斤、彩画圆光的月饼,还有两个重三斤的月饼,都是从京城“随果报发来”。对于这个十斤重的大月饼,是根据惯例收藏起来,等到除夕的时候大家一起享用。两个三斤重的月饼,其中一个切开,由皇帝和随从的妃嫔们分享,另一个则带回京城,由在京的妃嫔、阿哥、公主等分享。 中秋节还十分讲究亲朋好友间的人情往来,通过馈赠节令物品,互送祝福,传递温情。河南新安,每届中秋,娘家就会携枣糕、月饼、梨、柿、石榴等看视女儿,称为“送糕”。山东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闺女的习俗,节前家家户户会买月饼、鲤鱼之类的礼物。有些地方流行给外孙、外甥送礼。如在福建藤山,凡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饼,附以鲤鱼饼送给外甥孙。在江苏高邮,外婆要在中秋这天送给外孙扎制“宝塔”,直到外孙十岁为止。相比长辈馈赠晚辈,晚辈拜望长辈和平辈之间的交往更为多见。还有亲朋好友共聚宴饮,一同贺节,也为中秋节增添了浓浓的情谊。 然而,生活中总会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聚首。今天,发达的通讯科技提供了超越空间而团圆的可能,人们也充分运用微信、视频等方式加强联系,表达情感。在古代,面对这一困境,人们则发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种诗意而浪漫的方法。虽然不能共空间,但通过共时间,共享同一轮明月也要实现情感的沟通、心灵的相聚。 “瑶觞九酝瓜新荐,月色人心同缱绻。”对于中国人而言,中秋节是物质与精神双丰收的民俗大节。人们通过艰苦劳动、辛勤付出收获硕果累累、五谷丰登;通过共聚团圆、礼物馈赠,感受人生幸福,体验人间真情;通过赏月拜月、仰望星空,提升境界,净化心灵。如果说美好生活是我们亘古不变的向往,如果说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是物质充裕、精神富足、社会和谐、环境宜居的兼而有之,那么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的中秋节,无疑就是我们向住的美好生活的样子。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节日博览”)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