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君子之行,做仁爱之师

时间:2016-04-23 浏览:1379

       2015年6月3日下午,中华·敬德读书会的老师们又一次“相约星期三”,来到书院参加第12次读书活动。如果说“相约星期二”是一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一个年轻人上的一堂宝贵的人生课,那读书会每周三的相约则是一群读书人在专家学者的引领下与《论语》这部传世经典的心灵邀约,同样有着影响生命的深刻力量。

       读书活动在第五小组的读书展示中拉开序幕,由信息管理学校的王天蛟老师引礼、中关村中学的宋文婧老师领诵、六一中学的王希慧老师代表其他4位老师主讲。王老师选择了“仁”这一儒家核心概念,详述了学术史上对“仁”的几种不同理解,如忠恕说、克己复礼说、中庸说与爱人说,表明本小组成员所支持的观点是“爱人说”,进而指出“爱人说”从“知”到“行”的几个层面,内容翔实,表述清晰,表现出了很好的功底和素养。


       本次活动的导读专家是海淀区教科所所长、敬德书院秘书长吴颖惠女士。她对第五小组的展示给予了肯定,并鼓励教师要边学边用、学以致用,把在书院学到的国学内容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学经典不要担心起点低。国学已经被搁置了许多年,解放后出生的一代又一代人,基本上都没有国学的底蕴,都需要从零起步,但只要多诵读、多思考,就一定能够弥补国学底蕴的不足,因此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读《论语》、学《论语》,进而能够教《论语》、用《论语》。

 

       随后,吴所长为大家逐章讲解了《论语》“卫灵公篇”和“季氏篇”。她指出,《论语》中有很多我们习焉不察、日用而不知的成语,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等等,这些都表明经典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吴所长细致分析了“直”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涵义,如“直道而行”之正直、“以直报怨”之率直与“直哉史鱼”之刚直,于细微的辨析中达至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另外,吴所长还分析了“群而不党”中“党”字古今褒贬意味的变化,“君子”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所指及舜的“无为而治”与道家“无为而治”的差异等等,其讲解细致深入,析理分明,率真坦诚的话语激起读书会老师们的深刻共鸣,让大家在一阵阵会心的微笑中对经典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吴所长也指出,儒家对“直”的表述与“仁”等其他概念一样,是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定义的。儒家不重概念界定或逻辑推理,而是重实践,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你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应该如何行事才是君子,如何行事就会是小人。君子是孔子树立的一种理想人格,与小人这种人格相对应。通过这种对照,让人们更加清晰理解君子的人格与行为要求,比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等等。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是儒家伦理的一大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忠”是忠于事,对人对事尽心尽力,更是忠于己,不违背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忠”。而“恕”则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对方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心,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恕”是伟大的美德之一,只有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以宽容之心待人,才能够实现“恕”。每个人心中都有害怕、难过、贪婪、嘲讽、欺骗、伤害等经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关心、照顾、疼爱、守护,因此人与人的情感世界都是相通的,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只有坚持忠恕之道,才能够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论语·季氏篇》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天命是天道所赋予物的,是此事物之所以为此事物的根据。畏天命,就是随时谨慎小心,在行为上多作检讨,小人不知天命也就是不畏天命,因而行无忌惮。“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则戒谨恐惧,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大人,圣言,皆天命所当畏。知畏天命,则不得不畏之矣。”君子可以在大人或圣人之言处聆听天命,那么大人或圣人之言便是天命意志的人间使者。天命是君子识得自己、识得义理、甚至识得他人、识得万物的前提与保障。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与人是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人与世界不是主体-客体的二分式关系,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人性与天是相贯通的,人性是由创化不已、生生不息的天命,赋予到不同的个体生命中形成的。天命至高无上,不偏不倚,留驻在人身上的天命具有同一性,普遍性,天命已被赋予至上的道德性。因此,天命天道内在于主体,形成具有道德本体的人性,人性就是道德的善本身。天命既是人性的超越性原则,又内在于人性,二者是合二而一的。


       儒家的这种人格理想集中体现在儒家所说的“君子”身上。君子是儒家言行的楷模和典范。吴所长归纳了君子的各种品格及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举止,进而指出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在当前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应该成为现代社会道德重建的重要内容。如果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君子人格的现代公民,那对于读书会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则是要努力将自己修炼成具有君子品格的“仁爱之师”,以自己的德性修为去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这是敬德书院作为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的创建目标,也应该成为读书会乃至广大中小学干部教师的修习目标。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