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敬德会将圆满结束

时间:2016-04-23 浏览:1624

       德是为师之本,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正如《礼记·儒行》所言:“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故此,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教师应首重“养德”,做有德之师。

       2016年3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敬德书院、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联合举办第三次“中国教师·敬德会讲”,会讲在海淀敬徳书院隆重开启。本次会讲主题为“传统文化与教师德行”。

 

中国教师·敬德会讲

      楼宇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的基础。

      王定华、石中英:德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做新民,在于育民德,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功利需要这种坚守就是一种情怀,而做有情怀的教师,则是教师的品行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家书院执行院长、《中国教师》杂志社主编郭华女士出席并主持本次会讲。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颍惠女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敬德书院荣誉院长楼宇烈先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王定华司长;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石中英教授;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柳袁照校长等,出席了会讲活动并进行了主题演讲。另外,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教育工作者及媒体人士参与了会讲讨论。 


敬德会讲

       首先由主办方之一、敬德书院吴颍惠院长解读了本次会讲背景、目的、意义及主题设定。本次会讲的目的是力求通过讨论,着力建立起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教育、思想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本次会讲为各位与会者提供了敬德书院副院长郭振有先生手书的《礼记·儒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注重品德修行,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的道德理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即所谓圣人人格、君子人格及士人品行。这些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能从《儒行》找到精神源头,也应该成为教师德行养成的思想准则。



       楼宇烈先生做了主题演讲,他在发言中强调:“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是立国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本。他说,《儒行》中讲了道德的16个方面,简单归纳后就是“诚敬”二字。教师的德行也要注意 “诚敬”为本。


       王定华司长则从“立德树人”的出处讲起,引用《左传》《管子》中的“立德、立功、立言”等论述,说明当今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正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来源。


       石中英教授学贯中西,他把儒家文化和西方哲学相比较,从本体论和人性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教师德行。他认为,德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做新民,在于育民德,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功利需要。柳袁照校长从自身的办学实践出发,以莫言和高考作文为例,讲到了传统诗性文化的坚守。他提出,这种坚守就是一种情怀,而做有情怀的教师,则是教师的品行之一。

       在主题演讲结束后,与会者与各位专家展开互动讨论,现场气氛极为热烈,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和掌声,讨论主题涉及德育、文化、精神和师德等方方面面。本次会讲达到了与历史对话,与传统对话,与经典对话的目的,在师德建设、教师品行等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参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会讲让大家真正找到了德之本、行之基。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