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与家风的形成——徐勇

时间:2016-04-23 浏览:2548

传统家训与家风的形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徐勇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我今天要讲的是传统家训与家风的形成。马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家风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我个人认为这个报道对我们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夯实家庭与社会的环境,解决当今社会的各种乱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注意到,在这样的宣传报道中,很多人对家训家风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错误。如果是大众百姓对家风存在误解和偏差,这可以理解;可是很多专家学者的访谈,也常常把家风等同于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这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大众的认识。


我认为讨论过程中存在几种错误的说法,需要做出这样的澄清:


第一,家风不一定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如文化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特色一样,家风作为家庭文化和传统,它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反映的是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所以它是中性概念,用现在的意义说家风并不具有力量。有的家风为人简朴,有的家风为人刻薄,就相当于一个学校里的班级学风和班风,是有好坏之分、高下之别的,所以家风并不总是值得弘扬,也不都是传家宝。因此,文献中在谈到家风这个概念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态度。一个姓刁的家族世世代代享受荣宠,享受很高的俸禄。但是他的家风衰损,为论者所鄙。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确实有很多家风在传统农业社会大家庭中表现得十分生动和鲜明,但是在我看来,只要有一个组织的存在,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作为这个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着于家庭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会随着农村的城市化,随着小家庭把大家庭所取代而丧失。也可以这样说,随着历史演进,家风会有变化,但是家风会仍然存在。极端的说,没有家风本质上也是一种家风,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今天,人们感叹于家风的荡然无存,其实说的是传统所秉持的读书荣升等观念的过时和消亡。


第三,家风不同于家规。虽然两者都与家庭教育相关,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国内学者写过一部大部头的书,叫做《中华文化通志》,我在里面写了《中华文化通志·家范志》,是父辈后代立身处世,包括全家自身所确立的原则和教条。所谓的家训是借助尊长的权威、道德约束,甚至也有很多借助法律的效力。家训、家范,名称不一样,有教子孙、慎婚嫁、谋本业、勤节俭这方面的重要内容。中国的家训非常之多,但是无论根据它的内容还是根据它的形式,家训都可以分为两种。我国最早的家训是周公的,周公被封到了现在的曲阜建立鲁国,因为要辅佐周成王他离不开都城,所以他让他的儿子伯禽去代他治理鲁国。他告诫儿子说:“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大意就是:我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当今国王周成王的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轻矣,但是我每次洗澡的时候听到有人来访,我就赶紧挽着长发去接待;吃饭的时候有人来访,我就把饭吐出来去接待。我是担心会怠慢了来访人。你到鲁国千万不要以为鲁国是你的封国就看不起那里的人民。在这之后,周公与他的儿子每天交流。孔子叫他的儿子学诗学礼,齐宣王田济的母亲训诫儿子,所谓训诫就是儿子出了问题进行当面针对性的教育。但这种情况到了汉代发生了变化,由于训诫者和被训诫的两人不在一地,首先是采用书信这的形式,所以在汉代开始出现了像刘邦《手敕太子》,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等这样的家训,但是这些两汉时期出现的书信式的家训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针对性很强,目的非常明确,性质也非常统一,对训诫的目的表述的非常具体,甚至家训效果如何都会介绍。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它们的价值才能被凸显出来。训诫的永久性要和当时的条件联系在一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训又有一个大的变化和发展。从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规范性的家训,比如像王昶的家诫,从某种单一的性质发展到了具有普遍意义。前面往往是诫子书,后面到了家训。到了宋朝,家训的发展又出现了变化。家训,顾名思义,就是一家人或者一个家族的人都必须要尊重规范,是家长为了卓越,为了保持家里的兴旺,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果违背就会受到父亲的体罚,也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乃至家庭的惩罚。这个约束范围非常有限,它只对这个家庭有效。但到了宋朝,家训开始社会化,即家训超越了原来单一的针对性,摆脱了一人、一家、一族这样一个狭小的圈子,有了全社会的意义。其中,许多的劝诫条目、一些禁忌事项也成为了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宋朝很多学者都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收集相关家训汇集成一部书,比如说司马光,还有刘清之的《戒子通录》,用以教诫社会大众。一个家族的家训往往会吸收另外一个家族家训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家训和其他的文献,比如乡约,比如家谱不同。我的一个学生研究家谱,发现中国56%的家庭都有家训,而且家训最多达到七篇。我们现在家谱有多少有很大的未知性,家谱中的家训至少是两万篇。上海图书馆是我国收藏家谱最多的一个藏馆,前不久他们做了很有意义的一个工作,就是把家谱资料收集起来编了两大部家训族约。家谱和家训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内容的规定,家训没有那么长。这是我国家训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情形。


但是家风又是另外一码事,家风在有些地方也称之为门风。家风这个概念最早是西汉时期,家风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家庭的风气,理解为家庭的传承和家庭的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当中。家风跟家训的区别非常明显,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是这样一种性格气质,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家训教戒的结果。但是这个家风一旦形成,也就能够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子孙,对家族成员具有那种熏染力量,但是它不仅仅是通过耳濡目染获得的。家训是教化书,而家风是长期形成的一种结果。这就是我的结论。

                           (文字整理:中华书局张燕 海淀教科所张晓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