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生:孔子之道与教师使命(三)

时间:2017-11-22 浏览:3780


作者:黄裕生 ( 清华大学)

编者按: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截至今日,黄裕生教授的文章已推出两期,伴随着您的关注与支持,已经到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 “关怀世界,拒绝狭隘”。黄教授认为,我们今天作为一个本原化民族,应当以普遍主义精神与普遍主义情怀,来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进而警醒教师切勿在国学教学过程中把孩子培养成狭隘的民族主义。


四、关怀世界,拒绝狭隘

       今天我觉得重视“国学”,重视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毕竟中华文化传统是很伟大的,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我们的文化是四大“本原文化”之一,今天不管谁来写世界史,如果绕开中国,世界史是不完整的。为什么?因为中国文化开辟了整个东亚史,不仅开辟了整个东亚史,对整个世界史的进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不管中国在多么落魄的时候,所有世界上真正的世界史学者,都无法绕开中国。这是我们伟大的地方,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我们的先人竟然在那么早的时候就确立这样一种超越幸福的精神——追求真理而不是追求利益。正因为有超越利益的“真理”才能拥有节制、衡量利益的纯粹尺度,并因而才能合理地处理一切利益冲突,我们历史才能够绵延不断持续下去。



        如果我们的文化思想当中没有这样伟大的东西,其实是经受不起历史的苦难的。每个民族在那么漫长的历史当中,都要经受各种的灾难,不管是战争还是自然灾难。华夏大地有多少次边疆民族占领过中原?但是我们的历史没有断,我们历史是具有同一性的历史。什么叫具有自我同一性的历史?有一套信仰体系,有一套规则体系。像蒙古如此了不起的游牧民族,不但征服了当时中原,也征服了大片的亚洲,甚至打到了东欧去。但最后它在很大程度上归入了华夏文化,使得华夏历史没有断掉。元朝倒成了我们的一个朝代。这种力量就在我们的文化里:在公元五六百年的时候就自觉到普遍的精神,确立了普遍的原则。这普遍的原则就是仁爱原则,其实也就确立起了人们之间普遍的相互对待的方式。在孔子之前没有普遍之人,相互对待都是不同身份的相互对待,没有一种普遍性的相互对待方式。孔子儒学确定起来以后,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确立起一种普遍的相互对待方式,不管是华夏还是夷狄,都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不要小看这句话,这句话是石破天惊的。它突破了血缘、种族、文化、等级等等一切差序。在这仁爱原则里,每个人都作为同样的、普遍的人出现。在人类史上第一个“普遍之人”出现了。在哪里出现?华夏大地。耶稣基督几乎是到500多年以后才提出同样的原则,这是一个肯定性的命题: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这就是爱的原则。这个原则如果以否定性的方式来表达,就是孔子比耶稣早500多年提出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不起吗?没有一个发明比它更伟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儒学、孔学确定起来的是一个普遍的精神。我们今天作为一个本原化民族,也应当继承这种普遍主义精神与普遍主义情怀,来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所以中国人应该关注世界,关怀世界,应该是怀抱世界的。

        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这是我们应有的最基本的精神,不能在教国学的过程当中,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狭隘的民族主义。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对我们来说必是灾难。因为这不仅不能真正让自己伟大和强大起来,而且由于所有的狭隘民族主义带来的都是民族的狂热与愚昧,所以结果必定是义和团式悲剧的重演。

        概括地说,就孔子之学的目标是成就君子人格而言,孔子之学也可以说就是要教人坚守那普遍的“道理”而独立于天地之间。这应是所有教师应有的精神与使命。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教给学生的,首先就是独立的精神,从道不从君的精神,以及承担普遍原则、普遍道理的使命。因此,孔子之学是要人站起来的,而不是要人跪下去,不是要人跪拜在任何他人面前,不管这个他人是什么人!

(本文完,节选自黄裕生教授《孔子之道与教师使命》)

供稿 | 高   丹

责编 | 刘静静

美编 | 听    风

照片 | 王晓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