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生:孔子之道与教师使命(二)

时间:2017-11-22 浏览:3718


作者 |黄裕生(清华大学)

 编者按: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上期微信推送内容集中阐释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中之道与理,本期精彩继续,一起听黄裕生教授讲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孔子之道!

◆ ◆ ◆ ◆

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 ◆

        那么,孔子之学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申明其学的根本宗旨,孔子特地设置了一个处境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个处境就是:一个人虽然身有贯天下之学,却不为天下人所知。设想,你现在有非常大的学问,有非常高的美德,却并不为别人所知,你该如何自处呢?在古代这种情况可能性是很大的,今天相对而言,有学问有风范者,还是会有一些人知道的,而在孔子时代却有可能被埋没。那么,该怎么自处?这种情况下,你自艾自怜吗,怨天尤人吗?孔子给出了否定性的回答,不埋怨上天不给自己好运气,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推崇自己,也不责备社会不给自己应得的好处和福报。“人不知而不愠”,这个“愠”字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今天每个人都有这个经历,一旦在单位有点不顺,觉得我这么努力工作,做这么好,但是为什么没有给我相应的待遇呢?比如,没给自己应有的职称,我们心里都会不高兴。一次没上,两次没上,很多次都上不了,心情就彻底崩溃了。但孔子立学为学的目的一旦到达了,就可以了,就够了,因为孔学为学首先不是为了这些(虽然不排斥这些)。在孔子看来,我们不应当怨天尤人,因为他立学为学的根本目的不在其他,这个目的就是明心见道成就君子人格。这是他立学为学的首要目的。这个目的本身——明道而成就君子人格,就具有绝对性的价值。所以,孔学其实确立起了一种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超越性精神:就是有一种“学说”或“学问”,它独立于一切,独立于功名利禄,独立于权力。这点到后世基本上不被强调了。因为儒学被定位为官学之后,跟功名利禄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他立学与教学的目的恰恰要确立起一种不仅独立于一切功名利禄,而且独立于一切权力的学说,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在孔子这边,明道而成就君子本身就具有独立的绝对价值。就是说在《学而》篇里,孔子要表达所立之学的一种独立性,也申明了立学想要成就的目标本身具有绝对的价值。

        我们知道孔子之前已经有了悠久的官学,“私人之学”其实也已流行。但是,只是到了孔子,立学的独立性以及所要成就的目的的绝对性价值,才得到非常明确的自觉和实践。这放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看,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孔子伟大就伟大在这个地方。我们人类是要生活的,要吃要喝的,所以所学通常都是功用的,这很正常。孔子确立起一种独立的学术,当然也有功用,但他的目的首先不在功用。这种新学术首先要确立一种独立的精神,为真理(道理)而真理(道理)。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民族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地域,多强的军队,而在于它是否确立起一种独立的思想和精神。在世界古代文化里,华夏文化有这种独立的思想与超越功用的精神,所以能够开辟出长时段的历史。有这种独立思想与精神的古代文化,还有希伯莱、印度以及古希腊,它们以宗教或学术的方式最早确立起独立的思想与超越的精神,坚定地追求并确信独立于一切现实功用与现世权势的普遍之道。实际上,孔子之学的精神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从道不从君”。大家想想,孔子的团队,在那个时候应该是最大最强的国际团队:有最好的外交部长,最好的财政部长,最好的教育家,最好的军事家,这些就在他学生队伍里。这当时可以说是最强大的国际团队。他们所到之处,按他们的能力,按他们的国际影响,在各国想谋个一官半职应是不难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所到之处都失败了呢?那不是因为能力有问题,而是要人君“从我的道”。从我的道,我则跟你(君王)合作,我的团队跟你合作;如果你们无法行我的道,对不起,高官俸禄,也不为所动,毅然决然的告别。这是孔子一生的经历,这经历本身就体现出孔子最伟大的精神,也是孔学的精神。

        一个文化民族,如果没有追求具有超越性与独立性的“道-理”的思想,没有追求这种道-理的精神,这样的文化是不会成为伟大的文化。历史上有很多文化传统,甚至还曾经非常辉煌,但都没掉了,在今天只具有历史学或考古学的意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有时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包含着穿越古今的永恒价值。但是,如果一种文化仅仅是为了利益而思考、谋虑,只是考虑一国一族的思想,它能够穿越古今吗?我们华夏大地上两三千年里,有多少的族群在这期间逐鹿中原?以孔子奠定的儒学为核心的华夏文化不仅没有中断,反而教化了所有入主中原的族群,并使之归化于华夏文化,并共同构成了今天意义的“汉族”,从而构成了中华历史的自我同一性而使中华历史得以长时段延续。今天大部分中国人在“民族”身份上说是汉人,但谁敢说自己是纯粹汉人?从生物遗传角度看,没有纯粹的汉人,但大家最后都融化到以儒家为主流的华夏文化。

        儒家之学为什么能够成为主流文化?这个问题可以换成另一个问题:儒学凭什么能够担保了中华历史具有了文化同一性而没有中断?凭孔子所奠定、所追求、所践履的的普遍原则与超越精神。孔子之学所重估的礼乐诗书,以及所确立的道-理,包括所要成就的君子,都是超越了血缘,超越了族群的普遍事物。换言之,这些东西没有国界之分,没有地域之别,也没有族群之隔。所以孔子说,哪里有礼乐哪里就是中国,哪里没有礼乐,哪里就是夷狄。只有超越种族,超越地域的思想文化,才会有穿越各种历史苦难与历史偶然的力量。人们常说,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其实,这个定位是不准确的。按时间上说,华夏文化谈不上是最古的,近人甚至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华夏文化不是原发性的,而是输入性的,至少受到外来古文化的不少影响。实际上,华夏文化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是最古老的,而在于它是最早实现突破、跃升的文化之一。这种突破体现在它的思想-精神突破性上。我们与希伯来、印度、希腊差不多同时发现“绝对者”,并确立与自觉承担(践履)起普遍性原则,这也是一种独立思想与超越精神的确立。在华夏这是由孔学来完成的。

        从这里,我们来看教师究竟有什么使命。教师是社会分工体系里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的使命是什么?这个使命是由孔子确定下来的,那就是确立、追寻、传达、传播“道”和“理”。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教师或学者的使命是追求与传播真理。但,这里的“真理”不只是指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指普遍的道理。实际上,追求与传达超越性的真理这种使命是贯穿整个人类的。这一使命在近代西方启蒙思想里被表达为这样一种精神:为真理本身而追求真理,为自由本身而追求自由。

        那么,这种使命精神对于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当然要求我们老师在立学、为学、教学上要尽可能保持一种既超越个人,又超越某个集体或社会的情怀与眼光。换言之,既需要超越出个人,也需要超越出地域性集体或社会。这并不是说,作为教师,个人的权益不重要。为什么一定要有“个人”?当然要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以及相关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也应当争取自己的权利与利益,但是你的权利是普遍的,不是只有你一人独有的,所以,每个人都一定要在不违背他人与你一样的权利情况下去争取自己的权利。

妙语连珠:

        不埋怨上天不给自己好运气,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推崇自己,也不责备社会不给自己应得的好处和福报。

        孔子之学的精神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从道不从君”。

        一个文化民族,如果没有追求具有超越性与独立性的“道-理”的思想,没有追求这种道-理的精神,这样的文化是不会成为伟大的文化。

        教师或学者的使命是追求与传播真理。

        我们老师在立学、为学、教学上要尽可能保持一种既超越个人,又超越某个集体或社会的情怀与眼光。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黄裕生教授《孔子之道与教师使命》)

供稿 | 高    丹

责编 | 刘静静

美编 | 听    风

照片 | 王晓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