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生:孔子之道与教师使命(一)

时间:2017-11-22 浏览:3790

作者:黄裕生 (清华大学)


编者按: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黄裕生教授在敬德书院2017年秋季论坛中妙语连珠,解读《学而》第一在孔门之学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乃孔学的三个境界,表达了孔学的核心精神,并将孔子之道与教师使命完美契合,给当代教师提供了学习典范。文章见解独到,内容详实,篇幅略长。为了让读者能够全面领略专家风采,尽享学术之饕餮盛宴,小编在此将专家文章分三期推送,期期精彩,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这个万世师表是什么意思?我想至少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孔子是后世一切教师的表率,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孔子是后世所有人最值得学习、请教的老师。哪怕你是君王,都应该向孔子请教,以他为教师。正因为孔子是后世所有教师的表率,所以自然而然就成为后世所有人学习的老师;孔子是值得后世所有人学习的老师,所以也成为后世所有教师的榜样。这两方面是相关的。

       那么,孔子究竟有什么值得后世所有人学习的?尤其对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究竟向孔子学习什么而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好老师?

        显然,重要的不是向孔子学习礼、乐、骑、射、御、书、数。因为这些职业性技能在后世越来越不重要,比如骑射御,我们今天没有弓箭,没有马车了。就是说,就这些方面来看,孔子未必是最好的,在当时,他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这些方面都有比他更强的。当然,也不是要向他学习成功之道或者致富法门,就功名利禄角度来看孔子的一生,他并不是成功的典范,他到处碰壁,甚至还曾落得个惶惶如丧家之犬,至少不能说很成功。

        那么,我们后人究竟要向孔子学习什么?特别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什么?孔子是个思想家与教育家。这两个身份都基于他的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儒学的开创者”。那么,为了回答前面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澄清这样的问题:孔子究竟立了什么样的“儒学”?他所立的“儒学”有什么样的精神,这样的儒学有什么样的宗旨或者目的,有什么样的使命?讨论清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世师表?有所立才能有所教、有所传,而能够传之久远不衰的,必定是“大学”。那么孔子究竟立了什么样的“大学”?孔子所立的“学”,当然体现在他所删定的那些诗书礼乐里,这没有问题。但是,最直接表达孔子之学的,应当是记录他与其学生言行的《论语》里面。就是说,《论语》应该是最能够体现孔子之学的精神与使命。所以,这里我想简单通过《论语》来澄清“孔学”的精神。

        这里要附带说明一下,“孔学”其实在西语里面就是儒学的意思。但是,在汉语世界,孔学和儒学则有区别,比如,今天在座的崔茂新教授就要严格把孔学与儒学区分开来。这里我就借用他的这个说法。也就是说,孔学是由先秦孔子和他的嫡传弟子确立下来的学说。

        《论语》里面总共有20篇。第一篇是《学而》,《学而》篇之所以被当作《论语》的开篇之作,这不是随意的。里面其他的篇章的编排不一定特别讲究,但是这一篇一定是讲究的。那么,为什么《学而》会被放在第一篇?因为这一篇的头三句话其实就是表达孔学的核心精神。所以,我想通过解释开头三句话,来理解孔学的精神。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三句话其实也表达了孔学的三个境界。大家知道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孔学为学的第一个层次。这个“习”字,在古代,其实不仅是今天“学”的意思,还有“实践”的意思,也就是在生活当中去实践、遵循、贯彻的意思。不管是跟孔子学艺还是学经,我们在生活中反复实践、练习当中,体验并发现孔学所教所传的确有“道-理”。那样做果然是更好的或最好的,所以,这其中的确有“道”、有“理”,于是心中油然而升喜悦之情!比如我们说,应该尊重他人,你才能获得尊重,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要这样跟他人相处。那么,当你真正按这样去做之后,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发现,果然如此。以前没有按这么做,总觉得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一旦按照这个劝戒去做了,你果然有了更多的朋友,获得了更多的尊重。这个时候,你心中自然会生起喜悦之情。这是人们在生活习用当中见证、体会、理解生活是需要有规则的,是有“道”的,是要有“礼”的。

        而这种喜悦则促使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因此学而不止。可以说这是为学第一个境界。

        实际上,我们总是在学习、生活、实践当中体会到各种道理。通过学习,知道生活当中是有道-理的,按这个道理来做事情,我们相互之间会有更好的关系,做事也就会更顺利,心情也会更舒畅。学习的过程就是明理、明道的过程,或者说是澄明更多“理”和更多“道”的过程。如此日积月累,就会发现理理相通,而明了那些大根大本的道-理,真正达至“周而不比”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人心存恒道而事有是非,身有定则而行显万里。一个人真正明白了那些“大道理”之后,在生活当中才能承担起这些道理,铁肩担之。人的肉躯之所以能够成为担当道义的铁肩,乃在于他的肉躯是明了恒道大理之心的身躯。如果心中悟不出理来,你如何能够铁肩担道义?

        在基督教里有一个说法,叫“道成肉身”。其实,孔子所立之学就是要让人通过学习明道而使道成为肉身。通过学习,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在行动当中,在跟他人相处当中,都贯彻着心中所明的那些道、那些理,这就是让道显形在你身上,显示在生活当中。汉语里边的这个“道理”是有很深切含义的。今天人们常用“讲不讲道理”来对一个人做出基本评判。那么,为什么人要讲道理,道理来自于哪里?按我们古人的看法,这道理来自于天或来自于“自然”而贯穿于人类,具有神圣性与普遍性。按照“道”的生活才是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一切“德”都要体现为按这样的道或理去生活与行动,简单说,“德”就是在你身上“得”了道。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由最初通过学习发现、体会到一些道-理而喜悦,到明了一些大根大本的道理而能身有定则、行有大范,这就是有了很好的美德。于是,在生活当中,在处理各种事情时,让人觉得你处事公道(正),你遇事明理、讲理、守理,而不是唯利是图,不是充满偏见,不是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他人,或者为了亲朋不讲原则。相反,不管亲疏远近,你都能贯穿、践行着那些最基本的原则(道理)。于是,大家觉得你这个人有学问,会讲理,能讲理,是个公道、可靠的有德之人,所以,有什么事情都来找你论断。以前,在县之下的乡镇里实际上都处于自治状态,这种自治主要依赖于乡村里的乡贤。这些乡贤之所以能够成为乡贤,就在于他们都信奉儒家确立起来的一系列原则,而能比较公正地处理各种社会事务,从而能得到周邻的认可。

        也就是说,一旦学到了理理相通这个境界,这个层次,就会体现在行为、生活的风范上,这样,就很可能会有闻风者来。听说那边有一个人德高望重,很有“学问”,周邻乃至更远,就可能有闻风者来。来者之所以为朋,则为友,而不是来看热闹的人,是因为来者也是一个学道之人,有问学之人。来者何为呢?来问道、求道、正道,而非为名、为利、为势而来。总之,只为学而来,而非为学之外的东西而来。所以说是“有朋自远方来”。



        就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幸福”来看,什么是幸福,有各种理解,但是幸福一定跟快乐相关。如果人生没有快乐,就不可能谈上什么幸福。但不是所有的乐都能够构成幸福。我们人生有众乐,很多快乐都与功名利禄相关,而这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之为一乐,则跟功名利禄无关,而只与来者共同见证贯穿于天地、人间的道理相关。“有朋自远方来”,不仅是与他人共同见证“真理”,而且是共在“真理”当中。所以,信然而乐焉:我道不孤矣。什么叫我道不孤?有远方来人与我一起见证了我的明了的那些恒道大理:我这么认为,他也这么认为,这叫共同见证那个道和理。

        真正的道和理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是假道理。真正的道理一定是你心中所是,也是我心中所是,能够共同见证天地、人间。什么是朋友?真正朋友首先不是利益相关方,而是共同的“见证人”。见证什么?见证真理,见证道和理,就是说,真正的朋友是共同见证道和理的人。我们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知己。什么是知己?真的知己也就是知“道”者,明“理”者。所以,真正的朋友是共同见证、共同印证道理的人。换句话说,真朋友乃在于朋友之间有一个第三方,那就是道-理。为学明理,明道见理,不是孤芳自赏,不是把自己抬起来,与他人隔绝。恰恰是在明道见理当中,我们才能真正敞开自己,以所明之道,用所明之理来迎接他人,面对他人,以便与他人建立起有道理的关系。有道理的关系就是有原则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

        我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君子之交是超越利益的纯粹关系,是建立在原则、道理之上的关系。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关系,人之间总有利益关系,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要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但是,怎么来衡量你的利益关系是正当的?这里边就必须有尺度,这尺度是什么?就是道-理。

        我们在道理之下取得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利益。你该给我工资,你不给,那你就没有道理;该给多少工资,比如一个月两万还是一万?这里也是要有一定的道理的。你给少了,你就没有道理,我可以向你索要。真正的市场经济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你是在行规、法律、道德前提下追求最大的利益,那才是正当的。所以,我们人类当然不可能没有利益,所有行业,所有关系当中都有利益关系。但是孔子思想的伟大,就在于确立起了一个原则,来衡量什么情况下是正当的。

        所以儒家并不是要否定利益,当我们强调人要有超越的纯粹性原则的时候,并不是理想化,而是要确立起怎么衡量、确定基本利益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不可牺牲的。

         虽然学无止境,但是学到了第二境界而能够风范远邻,能够与他人共同见证普遍之理,共同守护和共同承担普遍之道,也就可以说“学而有成”。就人世间的一般情况而言,一个人学到如此境界,总会被众人所知,甚至闻达于天下,因此总会有一些功用,有一些福报随学而来。但是孔子之学的为学目的却与这样的功利,与这样的福报无关。因为在孔子这里,即是福禄在为学(孔学)之中,为学(孔学)本身也有自己的目的,而并不是为了福禄,不是为了闻达。

本期妙语集锦:

        学习的过程就是明理、明道的过程,或者说是澄明更多“理”和更多“道”的过程。如此日积月累,就会发现理理相通,而明了那些大根大本的道-理,真正达至“周而不比”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人心存恒道而事有是非,身有定则而行显万里。

        “有朋自远方来”,不仅是与他人共同见证“真理”,而且是共在“真理”当中。所以,信然而乐焉:我道不孤矣。

        儒家并不是要否定利益,当我们强调人要有超越的纯粹性原则的时候,并不是理想化,而是要确立起怎么衡量、确定基本利益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不可牺牲的。

未完待续

供稿 | 高    丹

责编 | 刘静静

美编 | 听    风

照片 | 王晓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