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岩:在孔子的诞辰日谈作为教师的幸福(二)

时间:2017-11-22 浏览:3593

作者:王德岩 (北方工业大学)


编者按


《在孔子的诞辰日谈作为教师的幸福》一文根据北方工业大学王德岩教授在敬德书院2017秋季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分两期连载,本期刊登第二部分,以飨读者。


第二    为学无止境。

我是中文系的老师。现在中文系也有一个责任,就是传播国学。可是国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没有确定的位置,因为原属于国学的内容被分割成文、史、哲等不同学科了。保存国学最好的是文献学,这个学科面对的是国学的所有文献,其他的可能都被分割了。我们现在中文系也想着能够讲国学。讲国学,传经可能比我们上课重要得多,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回到经典,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堂学习就没有落实点。

孔子的重要性在于他凝聚的文化。在他之前学在王官,政府将典籍转化成政策,却没有人把它凝聚成人生的意义。夫子删述之后,六经皆不同了。六经经过他的整理和传承,凝聚了他的思想。所谓的述而不作,这个述有时候比作更重要。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最终落到经上,落到经典上比落到教材和课堂上重要得多。因为后世的一切思想我们不能质问孔夫子于地下了,只能去经中找。当然《论语》提供了一些很鲜活的东西。夫子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无止境地学习,七十岁而知六十九岁之非。我们今天通过读《论语》、读经典,对于夫子和中国文化的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一个停止学习的老师不管其他方面做得多么好,都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



关于学的问题,牟宗三先生在一本书里说,民国时期那些老师人格都很精彩,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太乱了,没有时间慢慢充分积累,所以他们的学问都不够。因此熊十力先生写《新唯识论》,写《量论》,《量论》写完了就写不下去了。胡适先生的思想史写到佛教写不下去了。冯友兰先生虽然写完了中国哲学史,但是对其中的曲折基本上没做评析。所以牟宗三先生说,任何的思想阐发得不清楚就是学问还没做透,普及的不好就是学问还不够。学问透了以后,普及的就会很好。我们现在这么多做国学的,有谁能写出一个像《三字经》这样的既简单又把整体的文化都涵盖进去的蒙学读本?也没有人能像周兴嗣一样一夜之间写出《千字文》,用一千个几乎都不同的字把当时的文化体系传达出来,而且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这还是因为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掌握得不够。

从中学到大学来的孩子们,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的学的很好,但是问题是比较片段,没有一个贯穿的整体。以前私塾我们都瞧不上,可是很多人上了两年私塾,可以写对联,可以写诗,可以写信,认识两千个字都没有问题了。我们现在小学结束可能都认不了两千字。古代一个私塾先生再差,他知道他教完了以后下面会由什么人教。先是蒙学,然后是四书,之后是五经,所有人不管怎么教都在教这些内容,整个文化体系是完整的。我们今天,我不知道不同年龄段教的教材的重点是什么,能不能接的下去。我们能不能在教学生的时候,让所有这些东西衔接,孩子是在一次次的深化中一次次的接近这个整体的。所以我们跟古人相比,学的范围大得多了,但是整体感、完善程度却差很多。我们现在用分割的方式去学,怎么把它融起来是一个大问题。这需要我们教师能够把握文化的整体。



所以除了做人的真诚和精彩以外,学是无止境的。我们跟夫子所学的最重要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学”,而且这个“学”是面对一个文化整体,去学道,我们对道有所掌握,我们的学才有所附着,这两个之间都是无止境的。就整个儒学来说,其实最大的分支无非是汉学和宋学:汉学主要是着眼于经,落到经上,让我们好好读书;而宋学就回归到心了,让我们去传心去,把我们的人格都塑造起来,能够做得非常精彩。这两点我们今天都可以去借鉴吸收。作为一个教师要有幸福感的一个前提,就是不断地去充实,让人格充实而有光辉。不断地学,学无止境,学得越深越透,将来我们给孩子普及的教育就越好。龚鹏程先生曾说我们所有的普及做得不好,就是因为学得不够,学得不够才会有很多偏,有很多狭。学透了,就没有偏狭了,气质上圆了,普及也就做好了。

我们作为教师,在人格上完善自己,在学识上充盈自己,就会获得作为教师的幸福。



供稿 |  宋俊玲

责编 |  廖    玥

美编 |  庚    辰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