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邱燕:绘就家校社共育同心圆——万寿路学区家校社共育工作的实践思考

时间:2022-11-18 浏览:136
图片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学区 邱燕


前  言:

9月28日,“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秋季会讲在敬德书院隆重举行。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学区邱燕老师以“绘就家校社共育同心圆——万寿路学区家校社共育工作的实践思考”为题做了发言。万寿路学区的家教指导工作注重引导家长汲取古人“家规家训”智慧,通过活动强化家庭育人的能量场。与之配合,学区开展丰富的学生文化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如此将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邱燕老师认为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把家校社共育的同心圆描绘得更有效、更圆融,更广阔。


图片


一、为什么是“同心圆”

 

无论家庭、学校、社会,所有我们正在做的和未来要做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而绘就同一个“圆心”。

 

围绕这一圆心,学区着力践行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通过成立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孩子成长的环境场域;通过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合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育人品质。


绘就这一“同心圆”,既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又要契合学生成长规律,趋向一种润物无声的育人境界。

 

图片


二、如何描绘这个“同心圆”

 

1

传承有序,肇新寻源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论语》《大学》《中庸》等文献中都有丰富的体现。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也特别重视家庭价值。“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两千多年前,这段记述在《大学》里的文字,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家校社协同共育古已有之,如今我们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再次予以加强,培养美好家庭的传承者,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2021年12月24日,“万寿路学区家长学校”成立,为区域内的10所中小学校和9个社区分校授牌,解读了学区家长学校建设的规划,首届轮值校做了育人经验分享,家长学校第一课直播开讲,这是学区家长学校的“出生礼”。在这个架构下,我们逐步打造在线平台,分类别有序充实面向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指导课程、成长课程、主题课程;组织活动、传承经典、弘扬文化,用心描绘润物无声的育人“同心圆”。

 

图片


2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现代家庭教育中纳入心理学的支持已经越来越普遍了,这与家长们接受的现代教育也比较契合。因此不少家长已经在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也出现了家长不由自主地把一些名词往孩子身上套,怀疑孩子是不是有这个问题,是不是有那个“症状”。怎么缓解家长这种由心而生的焦虑呢?

 

我们这里有个非常好的体验分享给大家,那就是“向我们的传统文化求滋养”。

 

在我们学区开展的一对一家庭教育辅导工作中,专家张铁军老师谈到家长如何对待孩子身上的问题,他是借用太极阴阳图对“一分为二”规律加以形象描述,用“正强化”促进学生的转化和进步。家长包容错的,赞美好的,孩子就会多做对的,从而达到转化的效果。只要把握住这个原则,家长的心境也更稳定温和,孩子更有安全感,这就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家庭育人环境。

 

这个家庭教育辅导是居家学习期间开展的,自5月9日至7月17日,累计服务10所学校120个家庭60个小时,因为沟通中蕴含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家长的反馈非常积极。

 

3

润物无声,风化于成

 

家校社协同,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打造最优的场域,这其中,家庭是与孩子联系最紧密的一环。家族先辈对后人的训诫和教诲往往凝聚在“家规家训”中,我们大力倡导和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每年广泛征集“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家庭教育案例”等,通过遴选展示加以推动和弘扬,强化家庭育人的能量场。

 

同时,开展丰富的学生实践活动:“四六年级成语大赛”“六年级诗词大赛”“寒暑假实践活动”“红领巾小记者团”等,活动设计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和享受传统文化之美,并特别注重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主题设定,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活动的组织将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随着育人“同心圆”的不断延展,我们越来越需要向传统文化寻求精神滋养。我们发现家庭教育中,凡是有效而可操作的规律,都是与诸子百家的精髓相默契的,都是汉语成语所揭示的。这些都会唤起深埋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认同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根本力量。立足传统文化之根,我们就能把家校社共育的同心圆描绘得更有效、更圆融,更广阔。


图片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2秋刊>)


图片

专栏

观    点

责编 | 谦   山

          惠   风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