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三苏”家训研究——以诗文为中心

时间:2022-07-13 浏览:2140

考《说文·宀部》:“家,居也。”“家”既是每个人的居所,也是每个人道德行为的启蒙之所,是每个人心灵成长的学校,终至成为一个“国”的组成细胞与支撑力量。于是,家与品行为人、文化修养、精神追求、命运沉浮、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意义。

一、“三苏”家训溯源

(一)“家训”内涵解读

考《说文·言部》:“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可见,“训”的意思是通过语言进行教导、教诲,教诲的人一定要有条有理,顺理成章地讲解清楚。“家训”是指一个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家庭里可以作为法则的话语,是根植内心的准则。那么,中华家训的内涵如何解读?《左传·隐公三年》:“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即是说爱护孩子,就要教育孩子做人走正道,培养高尚的品德,而不要走歪门邪道,这就叫“义方教育”。“义方教育”可以视作中国家风家训的指导思想,中华家训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成熟过程,但内涵和宗旨从未改变,即要崇尚做人正道、勤劳节俭,直至公忠体国、诚实正直的“义方教育”。中华家训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后代的警戒作用而上升到修身、齐家、治国、和谐天下的理想与追求。

中国家训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家训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公教诫儿子伯禽语(《说苑·敬慎》),其言曰:“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即周公告诫儿子说:“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土地广阔富饶,用节俭的方式生活,便会永远平安;官高位尊而用卑微的方式自律,你便更显尊贵;兵多人众而用畏怯的心理坚守,你就必然胜利;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博闻强记而用肤浅自谦,你将见识更广。”这是当年周公告诉儿子伯禽有德行之人如何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此番训诫便成为了公认的中国第一家训。而再往前追溯,有学者认为在周公之前,“五子之歌”也应是家训。约公元前1600年的一天,大禹的孙子太康贪图享乐痛失国都,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回忆起先祖大禹的告诫,后悔不已,因而作“五子之歌”(《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以警示后人:“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正是当年大禹对儿子夏启的告诫内容,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才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家训。也许是周公开了个好头,周公以后的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均有家训流传下来,如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唐太宗《戒宗室》、司马光《温公家训》、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包拯《包拯家训》等,如此种类繁多的家训成果足以说明中国家风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三苏”家训文化

1.“三苏”家训概览

四川眉山苏氏家族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世称“三苏”。“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诗文传千古,均因受教于苏氏家族清正廉洁的家风和经世致用的家训。尽管“三苏”家训没有专门的记载,但是从“三苏”文章中可以找寻到蛛丝马迹,“三苏”家训特别强调道德规范,如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必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这“八必”也是整个苏氏家族通行的道德规范。因此,四川眉山苏氏宗亲联谊会总结的十六字家训为“勤读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守廉勿贪”。由于“三苏”后人遍布全世界,各地总结的家训也各有不同,四川泸州泸县苏氏家训为“敬祖宗、礼尊长、正族姓、严家规、戒争讼、敦善行”;湖北武穴苏氏家训为“凡吾子孙,必讲文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广东碧江苏氏家训为“视履考祥,退让明礼”。

2.“三苏”家训特色

“三苏”家训的语言多三字、四字短语,同一组家训常常字数对等,结构相近,简明扼要,易读易记;内容广博,包含到为人处事、修身齐家等方方面面。但是有几个关键字是“三苏”家训的精髓,概括如下:

第一、勤。俗话有“一勤天下无难事”,苏氏家训对子孙有“勤读正业”的教诲,即读书勤奋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苏轼一生的辉煌成就是天才加勤奋的结果,他流传后世的有2700多首苏诗、330多首苏词、4800多篇苏文,以及多种专书、杂著。这样一位多产作家,不勤奋是不可能成就如此辉煌的。历史记载,苏轼从小就立志勤奋学习,好读诗书,曾写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苏轼的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宋代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中曾记载:宋代司农朱载上前往拜见苏轼,因苏轼正抄《汉书》,所以迟迟未出来会客,后来朱载上得知苏轼抄《汉书》达三遍,并且博闻强记,惊讶之余更是佩服,便以此教育自己的儿子:“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

第二、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云:“孝,善事父母者。”苏氏家族常以“居家孝”“父慈子孝”等垂训子弟。苏轼在其诗《异鹊(并叙)》里曾有“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称赞父亲苏洵的仁与孝。嘉佑六年,苏轼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入第三等,被授予陕西凤翔签判,但因父亲苏洵奉命在京修礼书,苏轼就奏请留京侍奉父亲。后来,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妻子去世,父亲病故,苏轼和弟弟苏辙便一起扶柩从水路回四川,为父亲守丧。

第三、忠。儒家认为,“孝亲于亲,乃能忠于君。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有孝德之人,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社稷的关系时,会很自然地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的角色转换,将在家庭中的孝顺意识转化为忠诚观念,这就是所谓移孝行忠。孝是忠的德性基础,因此,对国家的“忠”则是大孝的表现。苏氏家训多次告诫子孙“事君必忠”,“三苏”的忠君爱国思想是贯穿人生始终的。苏轼的祖父苏序希望后代子孙通过读书达显贵,所以在苏家,至少有六名苏氏后代高中进士。苏轼父亲苏洵的兄长苏涣24岁高中进士,在兄长的影响下,苏洵年轻时渴望建功立业,多次表达“尝有志于当世”(苏洵《上余青州书》)的宏愿,在其代表作《六国论》里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苏洵忠君爱国之心日月可鉴,当然为儿子苏轼、苏辙作出了榜样。苏轼考进士一举成名的文章《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对忠厚的阐发将儒家的仁政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苏辙《唐论》一篇,借论唐实际是在论宋,是为宋王朝开救弊的一剂良方。如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在“三苏”父子的文章中俯拾皆是,难怪“三苏”父子都曾为朝廷效力并大有政绩,其对朝廷的忠诚不言而喻。

第四、廉。苏氏家族训诫子孙“守廉勿贪”,“为官必廉”,其清正廉洁的家风历史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从苏轼高祖苏杲、苏轼祖父苏序,苏轼父亲苏洵、母亲程夫人到苏轼、苏辙,均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典范。苏洵在其《族谱后录下篇》中引苏序语评价苏轼高祖苏杲“时蜀新破,其达官争弃其田宅以入觐,吾父独不肯取”,苏杲轻财是出了名的。苏洵对于荣华富贵皆视为粪土,把洁身自好作为律己准则,他在其《上张益州书》中谈到,“故虽自知其不肖,不足以晞望古之君子,而尝自洁清以避耻远辱。王公贵人,可以富贵人者,肩相摩于上;始进之士,其求富贵之者,踵相接于下。而洵未尝一动其心焉,不敢不自爱其身故也。”苏轼自己更是受祖训影响,在其《梦中作寄朱行中》说“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苏轼还在《六事廉为本赋》中把“廉”作为六事的根本,并提出“功废于贪,行成于廉”。

      第五、礼。苏氏家族家训有“礼尊长”之训导,苏洵也曾在《苏氏族谱》说:“凡在此者,死必赴,冠、娶妻必告”,苏洵要求苏氏家族的人,凡是家族内部有人去世,大家必须去参加葬礼;凡是家族内部有人行冠礼、婚礼,必须告知大家。这些族谱的文字记载即可视为家族的训言,整个家族以“礼”作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准绳。苏氏家族坚信,尊礼守规的家族才有良好的族风、家风,才能形成一股拧成绳的力量,对外树立起令人信赖的家庭形象,对内提升每个人的言行修养。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