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家风家训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时间:2019-11-11 浏览:1247

阅读分享

分享

是一种动力

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美德

欢迎将本文分享给

教师 研究人员 学生家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徐勇


对于什么是家训,我自己有一个定义,我说家训是父祖长辈对子孙后代的训教,是前者为后者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有人干脆把它称之为是宗族法。这个家训在历代有各种各样的称谓,诸如家教、家诫、家规、家仪、家书、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要、家箴、家言、家政、家制;教家、治家、传家、齐家等等。


我自己写的一本关于家训的书,就叫《家范志》。中国传统的家庭,不是三口之家,甚至不是五口之家,而一个大的家族,所以要称作族约、宗范等。很多家训,是父祖长辈在特定的时期,也就是在临终之前做出的,这个时候的家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有一个“遗”字。家训大多出自于严父之手,也有的出自于慈母之口,这个时候也称之为慈训、母训等。很多家训,都是用古代经典中的语言来命名的,所以有像闲家、顾命、燕翼、贻谋、将死之鸣等等这样的命名方式。



要了解家训,我觉得应该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从内容上来说:家训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着重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的是为人处事之法,我们今天注重的都是这个问题。其实,家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居家治生。比如说,陆九韶的《居家治用》,讲的一些居家治用的原则和方式,比如要量入为出、用度有准、丰俭适中等等。此外,家训当中还有很多的关于家族内部事务的管理,比如说祠堂、义庄、家塾,一些专项的管理规条。


第二,从形式上来说:家训可以分为训诫活动的家训和文献形式的家训两种,所谓的训诫活动,就是停留在口头上;所谓文献形式的家训,那就是以书信、规条的形式存在的。前面的一种我们说是动态的活动,后面我们把它称之为静态的文献。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批家训,都是训诫活动的家训。比如,我国最早的一则家训,周公对伯禽的训教,那就是周初大分封的时候,周公被分封到鲁国,由于他的爸爸去世了,他哥哥去世了,他的侄子继位,但他的侄子年幼,他要在朝廷辅佐、因此不能去建国,所以让他的儿子伯禽到鲁国建国。在儿子临行前,他对伯禽有这么一番训教: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成王的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但是我一浴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千万不要因为鲁国是你的封国,你就懈怠那些贤能的人。大家都知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其实一饭三吐哺,是非常有意味的。别人来拜访他,他不是说你等一等,等我把饭吃完了再说,甚至不是那慢慢咀嚼了吞咽下去,而是赶紧把嘴里的饭吐出来。为什么要吐出来,不咀嚼了咽下去呢,因为吐更快,这表达了他殷勤的待人之礼。



总之,先秦时期的家训,诸如鲁国人敬姜教诫其子公父文伯不能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田稷母教子修身洁行,尽力竭能,忠信不欺,廉洁公正;孔子教导孔鲤要学诗学礼;孟母断机教子等等。所有这一时期的家训,无一例外地都是一时的口头说教,而且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文字上。所以,我们说它是训诫活动的家训。


到了秦汉时期,中国家训的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变化,一个是出现了像家约、家教、家训这样的概念。这说明我们的古人对家训的认识,从自发进入到自觉的阶段。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那就是文献形式的家训。


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有《手敕太子》一共是五则,大家看“手敕”,就跟以前的口说不一样了,它是以书信的形式呈现的。两汉时期,这种家训非常的多,孔臧的《与子琳书》、刘向的《戒子歆书》、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张奂的《诫兄子书》、郑玄的《戒子益恩书》、司马徽的《诫子书》等,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都是文献形式的家训。



第三,从性质上来讲:我把家训也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规范性的家训,一类是规范性的家训。所谓非规范性的家训,是针对一人一事的训教。我们的孩子在今天生活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做父母的针对性的有所训教,这叫非规范性的家训。非规范性的家训有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性质单一的这样一种特征。为什么而教训,有原因;如何教训的,有很具体的内容;甚至结果怎么样,都很具体。训诫活动的家训都是属于这种非规范性家训,一些文献形式的家训,如刘向的《戒子歆书》、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等,也属于非规范性的家训。但是,规范性的家训与这不同,它不再是针对一人一事,而是针对一个人的一生,针对一个家族的世世代代。


这种规范性的家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汉代的东方朔,他写过一篇《诫子》, 用整齐的韵语,讲述了一番为人处世,要“与物变化”、“随时之宜”的原则,强调为人处事,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要因时因地,随时变化,这已经不再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训教,已经摆脱了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特征,应该说是一则规范性的家训。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家诫,如王肃的《家诫》、王昶的《家诫》、嵇康的《家诫》、李秉的《家诫》、杨椿的《诫子孙》、魏收的《枕中篇》、王褒的《幼训》等等,最典型的是出现了诸如《颜氏家训》这样的家训专书。《颜氏家训》有两个传本,一个是两卷本,一个是七卷本,都是二十篇。所以我们说六朝时期,家训由非规范性发展到了规范性阶段。主要特征就是从前一个时期篇幅相对较短的《诫子书》,发展到六朝时期篇幅相对较长的这种家诫。我们在讲前面家训的时候,几乎就像是在讲故事,有一个很完整的情节。但是,我们在介绍这个时期规范性家训的时候,那就不可能讲故事,只能是分篇论列。



这是我们要说的家训,什么是家风呢?


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习。一个国家会有性格,一个人会有自己的气质,一个家庭在它长期发展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习性习气。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个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为了理解家风,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明。


第一,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什么是文化,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我认为文化就是人类特定的群体,他们在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挑战时,他们独特性、创造性智慧的体现。这也就是说,文化主要是要表现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外在的刺激会作出反应,这种反应的方式就是我们的文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训必定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际上,这种说法不过是表现了说这个话的人的一种期许,他的一种愿望,家训本身它并不含有这样的意味。家风只是表现一个家庭的风尚和习气,表现一个家庭的自我和特色,表现的是一个家庭和另外一个家庭的不同。


所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家风完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就像我们说一个学校有校风,一个班有班风,但是班风和校风都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不能说校风或班风就一定好。家风好,家风优良,这个家庭可能会走上正道;家风差,家风不好,这个家庭就会走向灾难。所以,中国历史文献当中说到家风的时候,也有像“门风不甚修洁”、“家风衰损”这样的说法。可见,家风有好坏之分,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家风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传家宝。



第二,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我们现在经常把传统等同于过去,看作是和现代对立的一个概念,其实不是这样。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强调的是从过去一直是延传到现在的东西,传统注重的是延传,注重的是的传承。如果一定要给传统找到一个对立物的话,它不是现代,而是时尚,是那种昙花一现的东西。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希尔斯,写过一本书叫《论传统》。他在这本书中讲,一个传统的形成,最少要过三代人,经过两次传承才能成为传统。我觉得这个说法非常好,非常精彩。所以,传统强调的是时间上的延续。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时期历史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历史文献当中,我们看到家风往往和世德、世业这样的概念,同时并举。所谓的“世”,就是好多代,几辈子。所以,在时间上持续的短暂,是时尚的特征,家风则是历经几代人、好几辈子延传,持续到现在,或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


作为家庭的文化,作为一个组织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存在的。这也就是说,只要有家庭存在,就会有家风,极端地来讲,没有家风也是一种家风。也就是说你的家风不浓郁,家风很散淡,家风不鲜明。现在一些人感叹“家风”的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读书,自然富贵;不欠债,不键讼,何等安宁”这样一些古典原则的式微,是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传家”这样一些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这是我们对家风的理解。那么,家训和家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这么几句话来说明。


第一,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训。我们说家风是父祖长辈长时间言传身教、引导约束、督责惩戒的结果。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我赞同前面两位老师的观点,我认为,我们的伦理教育、道德教育主要应该在家庭中进行,而家庭当中的教育者就是父母。父母要对孩子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没有别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以己示范。接下来就是要有耐心,陪伴孩子,和他一起成长。


在这个教育过程当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引导约束、督责惩戒对孩子、家庭成员、对于家风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对于家训和家风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把家训看作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因为家训有规条;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活动,因为有训诫活动的家训。家风就是长期教化后的结果,这是家训和家风的关系。


家风一旦形成,也就转化成了教化的资源,对于家庭成员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尽管这种作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所以,我们说家训和家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对于家族子弟和所有的成员都有一种教育的意义。不同的是,家训可以立即实现,而家风的形成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刚才讲,家风要经过至少三代人、经过两次传承才能形成。另外,家风表现为隐性的耳闻目染,家训表现为显性的耳提面命。


家训和家风这样很简单的关系,经常被我们一些人搞混。前年,我参加史家小学清明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当时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她叫何梦瞳,说了这么一番话:“好家训形成好家风,好家风成就好家庭。”我觉得,这个小朋友的这句话,比我们很多专家都更加到位地诠释了家庭、家教、家风的关系。



(本文节选自徐勇《家风家训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刊于《敬徳书院学刊》<2018年夏刊>)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