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丨王殿卿:传统“礼”的价值与现代转换

时间:2022-05-06 浏览:353
图片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敬德书院学术委员 王殿卿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重视“礼”的教育和建设是中国人的传,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礼”的教化史。没有“礼教”,何谈文明与礼仪之邦!礼,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我国提出的20个字的公民道德当中,“明礼”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可见,古今中国的道德,从来没有离开过“礼”。礼,贯穿古今,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与时俱进的道德规范。而今,“礼”的内涵已经融入了现代内容,需要我们研究新习俗,演化新礼仪,再现礼仪之邦的风范。


图片
图片


礼的价值及建设定位 


礼,是明人伦、守分寸、显平等,是人际文明的规范。博文约礼,礼是规规矩矩地做人,明礼进而守法,礼,是法律的前身。行礼,重在“明礼”。礼是自敬、敬人,敬是礼的灵魂,敬生礼、礼生和、和为贵。礼,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礼,化解人际冲突,促进人际和谐。礼以修身、齐家、兴业、治国,礼是个人、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国家的文明与尊严的象征。


“富而好礼”“仓廪实而知礼仪”。“礼”的教育和建设,要与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潮流相适应。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不断富裕起来的今日,中国呼唤“礼”的建设。


“礼之用和为贵”“不学礼,无以立”。这表明了“礼”的社会历史价值。“礼”生“和”,非礼生“争斗”。礼,促使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和睦、社会祥和。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不行礼,就不能立足社会。礼的教育对于新世纪的孩子非常重要,他们是新世纪重建礼仪之邦的主力军和受益者。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于不道德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四勿”是道德教育和建设的目标,也是个体品德修养的一种境界,一种道德高度自律的体现,一种道德习惯成自然的外在表现。


图片
图片


挖掘中华民族“礼”的教育资源 


在长期礼的教育和建设中,中华民族积淀了极其丰富的经验,需要挖掘、承接、创新与利用。中国古代的“蒙学”,对于今天中小学正在进行的“礼”的教育,有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价值。如《弟子规》,就是给孩子们立规矩的书,也是孩子们学习礼的一部好教材。


其中如家礼: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如个人仪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衣贵洁,不贵华……步从容,立端正……勿践阈,勿跛倚。


在礼的教育内容上,除了“蒙学”之外,还可以开发有关礼的经典、诗文、格言、故事、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陶艺、武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已有的教育资源,要进行现代转化,充实新的内容。这是一种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再加工,是教师的辛劳与创造,它关系到礼的教育成效。


图片
图片


当代“礼”的教育重在培养人格


中国的礼及其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当今文明礼仪教育,实际上是在创造当代礼的教育,它已经不是,也不应该是两千年前的礼与礼的教育,它应是对于古今中外礼与礼的教育精华的整合。包括理念、内容、模式、途径、方法等,都须有新的创造。


礼的教育,不应只以行为为中心,而应以人为中心,重在培养人格。礼的教育,不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训练,更应着重内在意识的培养。“内仁外礼”,“仁”是“爱”,“仁者爱人”。“礼”的内在精神是“情”,是“爱”,是“敬”,是人格的“尊严”。


礼,不是用棍棒训练出来的行为习惯,因为人不是兽;礼也不是物质刺激的产物,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只能培养一种机械的习惯动作,而不会产生带有内在情感的自觉的行为。学校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应以学生人格的培养为核心,那种靠机械训练而产生的行为,由于缺少内在的支持,一旦外部的强化因素不存在,相应的行为也就消失了。


因此,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收到别人的礼物时,要说“谢谢”;听到国歌,要站起来;在公交车上,要让座等等,而且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些礼貌言行背后的理由以及对培养自己人格的意义。


总之,礼的教育要从行为开始,但不能停留在行为的层面,要坚持外在行为训练与内在人格培养的辩证统一。礼的教育过程,是从外在到内在、再到外在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在主体参与、人际互动中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是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的自我修炼过程;是通过“家礼”“校礼”“社会公礼”多维立体互动的教育过程。


图片
图片


(本文节选自王殿卿《传统“礼”的价值与现代转换》,原载《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3期)


图片

专    栏

悦    读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惠   风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