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播奖∣守护文明元气,疏通文化经脉,化成一代新人——北京育鸿学校传统文化育人

时间:2021-11-05 浏览:299

 编者按:


第三届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共评选出36名获奖者,获奖的干部、教师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播火者”  “实践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红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  获奖者


杨红霞,北京市育鸿学校书记、校长,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多次被评为区教育系统好书记好校长,被评为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课题《探索九年一贯管理模式,搭建师生幸福成长舞台》获年市基教一处委托项目主题征文一等奖,文章《构建九年一贯德育体系》刊登在《初中教育研究》杂志,《慧眼寻美汇聚党性的能量石》获教育系统党建研究案例征文一等。


 获奖感言


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未来,在于一代代新人能否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与这种文明、文化紧密的融合为一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路上探索着努力着!守元气,通经脉,化成一代新人,为未来学校的发展守住文化的根。



2015年秋季伊始,命运的转盘轻轻转动,将我送到了育鸿学校校长这一岗位,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来育鸿前,我了解到育鸿有着光荣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军中办学+传统文化。踏进育鸿这座美丽的校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我暗暗下定决心:牢记使命和担当,要让育鸿特色在我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人说:在其位,谋其政。学校是传递文明的地方,更是教化人的地方。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载培,作为一名普通学校的校长,我觉得: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便是守护文明元气、疏通文化经脉、化成一代新人。


一、中华文明之元气——汉字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但继承了我国千年的历史,也是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必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各种书法艺术更是我国文明的魂宝。汉字有着鲜明的艺术性,文化性和独特性。汉字优美的音韵造就了《诗经》《楚辞》的铿锵婉转,造就了唐诗宋词元曲的起合转承;汉字优美的字形造就了质朴古拙的钟鼎铭文,典雅庄重的碑刻,飘逸灵动的书画,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元气!

 

学校重视汉字的文化传承,从写好一笔汉字入手:把语文课做为落实汉字教学的主渠道,要求老师们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字音字义到字形,从识字到写字,从写对到写好,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汉字教学要求,把他们落实到每节语文课上。

 

不仅如此,学校还在每个年级开设了书法课程,准备了专业的书法教室,聘请专业的书法老师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小学低段从硬笔入手,初步掌握汉字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小学中段在写好硬笔楷书的基础上开始尝试使用毛笔;小学高段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初中阶段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从规范到优美,从硬笔到软笔,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受汉字形体美,通过开展师生各种形式的书法比赛,促活动深入。2019年5月,学校和九州延墨书学中心联合开展了“历代书法名家名作进校园活动”,通过活动把许多馆藏级高清复制品带进校园,带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潜移默化中得到浸润。

 

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写一笔好字,爱上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让中华文明的元气在每一代人身上传承!



二、中华文化之经脉——经典


如果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元气,那么古汉语经典便是中华文化的经脉。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它不仅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古典的魅力恒久不衰!《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都给我们向上的力量。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的白描,带给人无上的高雅。它们洗涤着人们的灵魂,不自觉中提高“人”的内在品德,让人从中享受无限的乐趣。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把经典搬进课堂,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和教研组长会,我们达成共识,从学校课程建设着手,落实经典进校园工作。我们先从与经典联系最紧密的语文组入手,从2014年开始,学校从语文课中专门拿出一节阅读课,来做经典诵读。通过召开组长会研讨,由语文组牵头,组长带领组员们通过多次研讨,制定出适合1-9年级学生诵读的内容。然后再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入手,在课表中加入一节“诵读课”,安排专职的老师来承担教学。这样发挥我们九年一贯的优势,让经典诵读课程初步成体系的贯通起来。

 

学校语文组老师们历时一年,特意编写了《小学古诗词诵读本》《初中古诗词诵读本》。学校开设了语文1-9系列化诵读课程: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三四年级诵读《千字文》《声律启蒙》;五六年级诵读《宋词》《唐诗》;七八年级诵读《论语》《孟子》。

 

育鸿的早晨,是被唐诗宋词的美妙韵律唤醒的:从《论语》到《孟子》,从唐诗到宋词,学生们在诵读中感受着汉语优美的音韵,感悟着祖先智慧的思想。学校还通过开展一年一度的诗词大会,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看着孩子们脱口而出的诗词,脸上洋溢的自信,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中华文化之追求——化人


通过不断努力,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2016年,我校蓝天少儿合唱团在人民大会堂唱响古诗新学堂歌,这些录音作品刻录成盘,全国发行;2018年我校毛益华老师因为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海淀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语文组滕小晴老师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题在海淀区立项;瑚彩梅老师的多篇古诗教学论文在市区级获奖;瑚彩梅老师参与编写了《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丛书》中的古诗文部分;学校多名老师在敬德书院的学习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育鸿学生在2017、2018两届“诗意中国”中秋原创诗歌创作活动中分别有一百多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0人,他们的作品被编辑成书。

2020年10月陈静副校长代表学校在敬德书院做“在诗与远方中寻找教育的初心”发言;我自己也在2020年11月书院读书会开班仪式上做了“于经典中觅初心”的发言。

我以为这些成果还只是外在的,学习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更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行的过程”。学习经典最终目的是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中华文化的真正价值追求在成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说的成人,在方式上有中国人的独到见解,即强调“化”,“以化成就天下之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智慧。我们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书法、诵读等课程中,通过他们来唤醒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期待它带给师生、学校、教育精神上的改变。学科渗透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也是一种不充分的“化”,要将这种“化”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育人实践之中,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充分“化”的场域和空间。

学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便是这种“化”的丰富和延伸。开学课程中的入学礼,与少先队活动课结合组建古筝团队,育鸿少儿合唱团和谷建芬老师合作演唱的古诗新学堂歌,举办书法比赛、民乐演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学会做人和做事。学校工会在组织教师活动时,也突出传统文化特色:如古诗词朗诵、端午节包粽子、“书香非遗”等参观体验。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学生研学课程中,我们也特意开辟了传统文化研学专题,如古城西安专也特线的“探寻历史之根领略古都大美”专题;北京专线的国子监“品味传统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专题和故宫的“走进故宫,感悟历史,传承文明”专题。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探寻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

 

从学生们一篇篇游学感悟中,我们看到了“化”的效果:有同学说:“一朝步入西安,一日读懂千年。西安的只檐片瓦上,都承载着难以想象的厚重历史;展现着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底蕴”。有同学说:“这次游学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和老师同学一同品味历史古迹,探寻古都大美,是多么珍贵的回忆”。有同学说:“怀着敬慕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博物馆,豁然觉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向我们扑面而来:纹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多元璀璨的中华文化……”。有同学写到:“一件件文物都静悄悄的躺在馆厅内,等待着我们去探索。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我们认真学习着。只有仔细斟酌,才能发觉每一件经历岁月的文物,都隐藏着数代人的冥思苦想与艰苦努力……”

 

我校有多名师生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2017年和2018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诗意中国”晚会。看到学生“中华原创诗会”中的获奖作品,我欣慰的感受到了经典对学生的影响正在显现: 八年级1班马枢宇《无题》:“秋到京城草未凋,绿柳斜垂展丝绦。浮云几处闲相聚,白塔一尊问天高。最是美景佳节日,玉辉遍洒贺今朝。”八年级4班陈子赓《游水镇长城有感》“舟泛西岸天愈暗,时至中秋月未圆。溯流直上千万里,仿若银河坠凡间。”三年级王若涵“晨露微风轻拂面,仲秋黄意染。低眉风清月朗,绵绵话思乡:似一片花落伴斜阳,如一份暮色醉相望。浅酌低唱舞清风,娥月星河盼归航。” 三年级余科翰同学《中秋月夜》:“霜染遍地黄金叶,月映远山卧龙松。中秋夜坐玉瓮亭,佳节思寄素光中。”

 

通过不断努力,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魅力也在学校的系列活动中渗透到了师生的生命深处,我们感受到了师生精神面貌上的巨大变化!“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路上探索着,努力着!守元气,通经脉,化成一代新人,为未来学校的发展守住文化的根。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