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克灿:中国传统教师观

时间:2019-10-15 浏览:1330

施克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写在前面的话

现在对于教师和教师教育的研究非常热门,是当下学术界、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从整体来看,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中国传统的教师、对传统的一些文化的因素,关注还不够。对教师的研究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和民族特色,我们不仅要去借鉴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经验,更要加强对中国古代教师优秀传统的梳理和分析。

1
先秦儒家的教师观


先秦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从春秋末期的孔子开始,到战国时期有孟子和荀子,到战国末期又出现了一个集大成的著作——《礼记》。


孔子:以身作则 宽严结合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以身作则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作为学生的典范。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要去教学生树立一些道德,你自己不具备,不行;你要教学生知识,你自己不会,这也不行。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必须要以身作则。


有一次,孔子对弟子说:“予欲无言。”子贡便问孔子:“那我们这些弟子,应如何来传述、传播您的思想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老天爷什么话都不说,但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照样运行,世间的万事万物照样地生长。孔子是想表达有些教育、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说的,就是用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做教育就可以了。以身作则不仅是自身的言行,更主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待教育这个工作应有一种什么态度,这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是讲教师对待自己的学业、进修要永不满足,要有一种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精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终身学习”。


宽严结合

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同时也要态度温和,两者要辩证统一,这也体现了儒家中庸思想。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有这样的赞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这种形象可以成为我们当代教师的一种理想和典范。“温而厉”是指对待学生的态度要温和,但是这种温和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还要有厉,厉就是严格。“威而不猛”是指教师必须要有威严,这种威严也有个度,就是不要凶猛。恭而安,神态要有一种专注又很安详的样子,这是对教师形象的一种表述。



因材施教

孔子有两个比较核心的教学原则,一个是因材施教,一个是启发诱导。关于因材施教,其实孔子自己并没有直接说,而是由南宋朱熹总结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说孔子教学生是要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天赋、年龄来实施教育。


启发诱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甚至是一种教学模式。启发,它的核心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什么时候启发呢?孔子说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愤,一种是悱。朱熹解释:“所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所谓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在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和表达欲望的时候,教师要去启发他。启发式教学对于我们现在的老师也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荀子:天地君亲师 师所以正礼


关于教师的地位,荀子强调的核心是“礼”。


他说礼有“三本”。第一个是生之本,也就是天地,天地是万事万物生长的根本。第二个是类之本,类就是种族、家族,种族的这个根本是先祖。第三个是治国之本。


在荀子看来,治理国家的根本有两个——国君和教师。所以他说:“君师是治之本也。”可见荀子把教师的位置放得非常高,后来整个封建时代常把天地君亲师放在一起。


第二个方面,荀子讲到了教师的作用。荀子认为教师是礼的化身,礼是荀子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教师是传播和实施礼的一个代表。所以“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主张人性本恶,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恶的,这种恶的人性需要教师靠礼法去改造,所以他提出一个概念——“化性起伪”。“有师法则隆积矣”,如果说有教师去改造他,他所扩充的是后天积累出来的一种善。



《学记》:师学为君 师则弗臣 师严道尊 长善救失


在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学记》的地位非常高,后人把它称为古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集中论述了关于教育、教师的问题。


《学记》的教师观,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作用,叫“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君师是治之本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学记》认为教师是教会人去如何做统治者。


第二,教师的地位,《学记》提到“当其为师则弗臣也”,这是从君臣关系的角度来讲,君臣之道,如果说一个臣子是教师的话,作为国君就不应该把他看成自己的一个下属,是要“弗臣也”,说明教师的地位之高。


第三,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是传道的,教师也必须要有地位,全社会要对教师尊重。


第四,教师的资格,首先,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启发诱导;其次,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还要针对他的缺点实施教育,做到长善救失。



2
汉唐经学家的教师观


古人是怎样来描述教师这种角色的?郑玄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是教人以道的。扬雄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我们现在还叫师范。教师是什么?是世人的模范、典范。孔颖达说:“师者,众所法,亦是长之义也。”这也是《学记》里提到的教师是学为君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确地提出了教师的职业定位,其任务包括三方面:传道、授业、解惑。传什么道?传儒学之道。授什么业?授儒家的经典。解什么惑?解在传道授业过程当中的一些疑惑。


汉唐的经学家也谈到了什么样的人能够当老师。韩婴在《韩诗外传》里提到:“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这里提出了“人师”的概念,第一个是自己的智慧,第二个是道德方面的表现。郑玄提到:“师说之明,则弟子好述焉,教者言非,则学者失问。”作为一个教师,在传授经典的时候,自己要明,师说之明,弟子才能够有所转述,才能够有所发挥。王充也说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条件是“知经指深”,对经典经书要有很深的造诣才能够去当老师。柳宗元说“专而通新而一”,就是教师对知识本身必须要非常精通,还要触类旁通。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关于师生关系,《白虎通》认为无论是地位多高的人都应该“就师于外”。什么叫“就师于外”?作为师生关系来说,必须要去拜师、去求师。师生之间有三个层次的关系:


第一是朋友之道,师生关系就像朋友一样,学生上门求教,叫有朋自远方来。


第二是父子情,师生好像跟父子一样,这是从亲情伦理的角度来界定师生关系的。


第三是君臣之义,也叫君臣之道,师生之间类似于君臣之间的关系。


王充对于师生关系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叫作拒师。作为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一方面要去尊重,要向老师学习;但是,学生也要有勇气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勇于拒师。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柳宗元说“交以为师”,就是指师生之间要亦师亦友。



3
宋明理学家的教师观


宋明理学家非常注重学生的自学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朱熹看来,教师是一个指引者、引路人、证明人。学生自己去学,教师在旁边去指引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种探究式学习。朱熹说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自己为学,教师的作用是指引者,就是在前面指路。朱熹提到:“此事不借资于人,人亦无着力处,圣贤垂训,师友切磋,但助鞭策耳。”教师走在前面的时候就是指路,走在后边的时候就是鞭策。周敦颐说“师范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此所以为天下善也”。


教师师范确立好了,那么全社会、全天下的好人就多了,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了。周敦颐也讲到了教师对人的发展的功能,“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教师来帮助。陆九渊说:“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王阳明也提出:“各童生之家,亦各通行戒饬,务在隆师重道,教训子弟。”邵雍曾说:“不知阴阳,不知天地,不知人情,不知物理,强为人师,宁不自愧。”从这里可以看到教师既要有外修,也要有内修,衣冠严整是外修,行义纯洁是内修。内外俱修才能够成为老师。


4
明清实学家的教师观


明清实学家的教师观,第一,关于教师的角色和功能,像王廷相曾说过为什么要有教师,作为一个地方的治理来说,是需要训育。他提到“风教、君师作人之本”,所谓“风教”,就是风俗教化,“君师”就是国君和教师。黄宗羲说:“古今学有大小,盖未有无师而成者也。”


对于个人的学业来说,没有教师,是不可能有成就的。王夫之认为:“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故欲正天下之人心,须顺天下之师受。”这是王夫之对于教师作用的表述。


关于教师的资格,黄宗羲提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是说教师的选拔必须慎重。王夫之认为“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教师在知识方面要博学。颜元讲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说:“同学善则相劝,过则相警,即师之言行起居有失,俱许直言,师自虚受。”这是民主的师生关系的表现。同时他还说“得从弟子者其道行,得畏弟子者其道光”,他认为弟子能够反驳,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学问、学术思想发扬光大。


(本文根据施克灿老师在北京大学—中华书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研修班的课程整理而成。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特此表示感谢!)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