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师友最相亲

时间:2019-09-10 浏览:808



自幼及长,从无知懵懂渐有智识,个体生命成长路上最重要之人,一则为父母,一则为师友。养我育我者,父母也;培我树我者,师友也。


常念自幼在家,经父母之培养;出门在外,得师友之扶翼……余之为余,则胥父母、师友之赐。


近读钱穆宾四先生《师友杂忆》,感动于先生质朴简净的文字中包藏的深情。


或许世人称许宾四先生最多的地方,除了其文其学,便是那幼年失学、自学成才而进入大学任教并最终成为一代国学大家的传奇经历了。然而在先生自己心里,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乃是因为身边有着师长朋友的劝掖扶翼。


惟生平师友,自幼迄老,奖劝诱掖,使余犹幸能不虚度此生。此辈师友往事,常存心中,不能忘。



这本书其实是先生在八十四岁高龄时启笔的自传性著作,不以自传命名而以忆师友言,可知先生之用情用心所在。



全书从十岁入小学开始,一直写到八十八岁止笔时。一个人的八十年,也是一个民族的八十年,个体生命河流与历史的河流交融在一起。透过这些文字,亦可大致见出近一个世纪里中国的模样。开卷宛如读一部百年中国史,却又比史书丰富生动、温婉细致。作者一生步履所及、际遇选择尽在其中,而尤注重述写对自己为人为学有着关键影响的人和事。


比如有一位紫翔师,先生虽只是幼年在暑期讲习班上从之学古文,但受益良多,于之后的读书治学、思想发展有着深切影响,先生乃终生不忘。


紫翔师最后所选授者,为曾涤生之《原才篇》。开首即云:‘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余至晚年始深知人才原于风俗,而风俗可起于一己之心向。则亦皆是紫翔师在余童年之启迪,有以发之也。


此后余每治一项学问,每喜从其历史演变上着眼,而寻究其渊源宗旨所在,则亦从紫翔师此一暑期讲习班上所获入也。


全书笔墨所重多类此。但也不尽然。


比如有一位数学老师,乃是因其独特的人格风采而令人难忘。宾四先生自言“于数学终未入门”,“然先生为人风格特具,终使余不能忘也”。





因家境所限,宾四先生读完中学后即失学,十八岁开始教读生涯。


念自此升学绝望,一意自读书。


虽然失学而自学,但先生并非从此失去了师友的指导扶翼,之后人生的每个阶段,莫不有对其性情学问养成深有助益的良师益友在。如在三兼小学任教时的长辈秦仲立,在梅村任教时的好友朱怀天。


回念余自民元出任乡村教师,得交秦仲立,乃如余之严兄。又得友朱怀天,乃如余之弱弟。惟交此两人,获益甚深甚大。至今追思,百感交集,不能已。


先生因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而见知于时任厦门集美学校教务长的施之勉,得去集美任教,开始了中学教读生涯,并结下一段持续终生的友谊。


忆余生平所交,惟之勉为最亲亦最久。而生活之清苦,亦惟之勉为甚。余尝一日问之勉,读《论语》何章最感受亲切。之勉举‘饭疏食饮水’一章以对。今已不忆是何年事,当逾五十年矣!



先生在中学任教时期,最敬重的人乃是钱基博子泉先生。


生平相交,治学之勤,待人之厚,亦首推子泉。


师友间相从游,不只是在读书治学上的交流切磋,更有在性情品格上的互相砥砺。


宾四先生又曾受知于顾颉刚先生,得赴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


初到所遇皆生人,惟晤估荪、绍虞及颉刚,使余无身居异地之感。


之后渐渐交往较密者,有孟森、汤用彤、熊十力、蒙文通、林宰平、梁漱溟、陈寅恪、吴宓、钱稻孙、张孟劬、陈援庵、马叔平、吴承仕、萧公权、杨树达、闻一多、余嘉锡、容庚等先生。一时名学者言欢相接,研讨商榷,诚为当时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再后来,先生于任教西南联大时撰写《国史大纲》,于旅居香港时创办新亚书院,亦莫不得益于诸师友之劝勉扶翼。


钱穆著《国史大纲》 商务印书馆



除了读书治学,宾四先生亦重游历,书中依次叙及多次出游经历。如和好友同游长城、卢沟桥,和北大毕业生同游泰安、济南、曲阜,和清华师生同游大同、绥远、包头,与川人赖君同游庐山,与清华师生同游开封、洛阳、西安,以及在宜良山中撰写《国史大纲》时每晨餐后登山,等等。


先生言:


读书当一意在书,游山水当一意在山水。乘兴所至,心无旁及。故《论语》首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能知读书之亦如游山,则读书自有大乐趣,亦自有大进步。否则认读书是吃苦,游山是享乐,则两失之矣……从师交友,亦当如读书游山般,乃真乐也。


得师以从游,得友以共学,此真世间一大乐事。



人并不能单独存在,更不能独自成学成才。人生际遇传奇如钱宾四先生,亦以自己之所以能不虚度此生,乃因众师友之扶翼。掩卷遥想,先生一生与师友之交往,如同电影般映在脑际,感慨系之。


今适逢教师节,特为此文,一则以纪念钱先生,一则为感念自己成长路上的恩师良友。我之为我,亦从各个阶段遇到的老师、同学、朋友身上受益良多。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感谢同行,感谢我们在彼此生命中的参与。




 



(本文转载自服务号“经典古籍库”,感谢支持!)


供稿:敬德书院